×
中国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

包邮中国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

¥68.6 (7.7折) ?
1星价 ¥68.6
2星价¥68.6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2509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300325095 ; 978-7-300-32509-5

内容简介

《中国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是“新闻十论”的总纲,由两大部分构成。**编“总论”从四个方面阐述新闻是什么:作为“文本”的新闻,着重于以本质主义、还原主义的思维方式揭示新闻的本体问题、本质问题;作为“中介”的新闻,着重于以关系思维的方式揭示新闻的功能问题、价值问题;作为“环境”的新闻,着重于以生态思维的方式揭示新闻制造的整体符号环境、信息氛围的意义问题;整体视野中的“新闻”,从以上三个维度的整合与统一中形成对新闻的时代性理解。第二编是“新闻十论”各卷的导论或对核心内容的概括提炼。
本书是在“新闻十论”的基础上,对“新闻是什么”做出的整体性的回答,是对“新闻学”学科基本理论的时代性回答,立足时代前沿阵地,对新闻学的“**概念”——新闻——做出整体性的阐释、时代性的说明,为新闻学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学术思考的结晶,是“新闻十论”的导引书。

目录

**编 总论 **章 新闻是什么 一、作为“文本”的新闻 二、作为“中介”的新闻 三、作为“环境”的新闻 四、整体视野中的新闻 第二编 新闻十论 第二章 新闻活动:贯穿新闻研究的红线 一、新闻学科的地位与性质 二、新闻学的独立性 三、理论新闻学的体系与结构 四、新闻理论研究的变化与趋势 第三章 新闻主体:新闻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处 一、人人都是新闻活动者 二、“新闻主体论”的 视野 三、新闻传播主体的结构变迁 四、传播主体与其他新闻主体间的关系 五、 新闻共同体的可能 第四章 新闻本体:新闻实践与理论的根源 一、追本湖源的理论诉求 二、“本体”与“本体呈现”的关系 三、“新闻本体”为新闻内容划界 四、“新闻本体”与“新闻创制”的关系 五、理论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第五章 新闻事实:构建新闻理论的基因 一、一个说不尽的论题 二、新闻理论的“基因” 三、点起或强或弱的“亮点” 四、“规规矩矩”在先,“自由自在”在后 第六章 新闻精神:人类新闻活动的灵魂 一、新闻精神论的学术追求 二、新闻本性是新闻精神的根源 三、为人民服务是新闻活动的总精神 四、新闻精神是新闻活动的灵魂 五、想得通、说得清、写得好 第七章 新闻道德:优良新闻活动的基本保障 一、新闻活动是讲道德的活动 二、优良的职业需要优良的道德 三、道德研究源于现实需求 四、构建“综合新闻道德论” 五、道德理论是为了道德实践 第八章 新闻观念:新闻活动的 思想 一、《新闻观念论》的基本对象与核心问题 二、《新闻观念论》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三、《新闻观念论》的几大核心观点 四、《新闻观念论》的方法论观念 第九章 新闻真实:新闻的根基与生命 一、老而弥新的研究课题 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三、关键是完整实现新闻真实 四、新闻真实需要确证和检验 第十章 新闻价值:新闻主体创造的表现 一、《新闻价值论》的基本结构 二、效应论视野中的新闻价值 三、“双重主客体”为核心的新闻价值关系 四、新闻价值活动是创造性活动新闻规律:新闻活动的内在机制 第十一章 新闻规律:新闻活动的内在机制 一、为实践观念提供正确的理论理念 二、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学术视野 三、《新闻规律论》的主要内容 四、规律研究是高难度的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保军 1962年10月生,陕西省富平县人。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7),教育部第二支持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22),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2021),中国人民大学师德标兵(2021)。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国际新闻界》副主编。 出版学术专著《新闻事实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观念论》《新闻规律论》等十余部。出版本科生教材《新闻理论教程》(2004、2009、2014、2019、2023)、研究生教材《新闻理论研究引论》(2009)。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获得者,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获得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