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6658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11665867 ; 978-7-5116-6586-7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家公益性行业项目“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为依托,围绕苜蓿生产中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我国黄淮海平原、东北寒冷地区、内蒙古高原、西北荒漠灌区等苜蓿主要种植区完成了适宜苜蓿品种的筛选、当家品种高效根瘤菌株筛选、种植密度调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刈割调控苜蓿质量等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以良种良法为主线,将近期新的研究结果编撰成书,以期为我国苜蓿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本书可供从事苜蓿生产与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也可供环保、土壤治理及苜蓿爱好者参考与使用。

目录

**章 苜蓿品种 **节 育成苜蓿品种 第二节 苜蓿品种介绍 第二章 苜蓿品种筛选 **节 概述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适宜种植苜蓿品种筛选 第三节 东北寒冷地区适宜种植苜蓿品种筛选 第四节 内蒙古高原适宜种植苜蓿品种筛选 第五节 西北荒漠灌区适宜种植苜蓿品种筛选 第三章 苜蓿品种与根瘤菌菌株匹配技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苜蓿当家品种匹配根瘤菌菌株筛选 第三节 东北寒冷地区苜蓿当家品种匹配根瘤菌菌株筛选 第四节 内蒙古高原苜蓿当家品种匹配根瘤菌菌株筛选 第五节 西北荒漠灌区苜苜蓿当家品种匹配根瘤菌菌株筛选 第四章 苜蓿种植密度技术 **节 概述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青川,内蒙古丰镇市人,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草业学科主任,农业农村部饲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饲草育种与栽培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苜蓿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国农业科学》、《草业学报》编委。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领军人才。获农业农村部“风鹏行动、种业功臣”称号。30多年来,一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事苜蓿的遗传育种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育成中苜系列苜蓿新品种8个,已在全国十一个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或EI收录论文70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