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锋二十年

包邮交锋二十年

¥56.3 (7.1折) ?
1星价 ¥56.3
2星价¥56.3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01349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85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220134944 ; 978-7-220-13494-4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已走向前台,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新宠,而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苗头。美国在急剧上升的贸易赤字里,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日益增强,开始采取更加具有进攻性的双边市场开放政策。 无论在美国政府内部还是美日双边经贸谈判中,强硬派的对日政策引发了白热化的交锋。 *终强硬派压倒自由贸易派,美国正式对日本开启具有进攻性的、以结果为导向的贸易政策。从半导体开始,扩展向汽车零部件、电信、计算机等领域。 贸易政策虽然堪称*枯燥乏味的研究课题,但它也能够唤醒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本书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对日贸易政策的新视角,作者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日本人,而是一名澳大利亚人。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当事人记录和相关档案,全面回顾了美日两国自1970年代末到2000年间二十多年贸易摩擦的整个过程。突出了美国国内在贸易问题上对日本态度的变化,尤其是贸易代表、商务部门和国会在改变美国国务院、军方等亲日派看法上的努力过程。本书同时对美国逐渐弱化对日本的贸易压力也做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另外,二战之前日本和德国的崛起,得益于两国当时的财经官员,典型代表即为高桥是清和沙赫特,两位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影响力*大的专家型官员,他们改变了世界,也间接影响了中国。

目录

自序 序: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任将延续 **章 概述 第—节 在国家和社会的接合部 ,构建理论体系/004 第二节 概述主要论点/008 第二章 解读美国贸易政策: 国家—社会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节 针对贸易政策的体系理论存在局限性/014 第二节 贸易政策体制是 — 种“ 国内结构”/031 第三节 游说联盟 、理念和面向政策的学习/039 第三章 美国贸易政策经历了一场体制危机 **节 作为—种条件变量的国内体制危机/048 第二节 美国经济的相对衰退和来自日本的挑战/059 第三节 里根经济学和体制危机的国内根源/075 第四节 进攻性的双边主义嶇起了/082 第四章 强硬派与自由贸易派针锋相对 **节 NTT和高科技目标: 焦点在于边境保护/097 第二节 —边“ 剥洋葱”,— 边争论产业政策/116 第三节 自由贸易派: 对强硬派严加管控/124 体制危机和《市场导向多领域谈判方案》 以及新政策开端/140 第五章 《半导体协议》:强硬派迎来高光时刻 **节 日本对内存市场的主导和高科技工作组的设立/148 第二节 拯救危机中的战略性产业/155 第三节 倾销诉讼增强了美国的谈判筹码/166 第四节 暖昧的交易、20%的目标以及报复的动力/171 第五节 正确看待第 — 份半导体协议/178 第六章 里根 、老布什和面向结果的多领域诉求 **节 汽车零部件争端: 当国产化率遇到自愿进口扩张/185 第二节 摩托罗拉和克雷科技: 为结果而战/196 第三节 半导体协议更新版和必须达到的20%目标/209 第四节 里根—老布什时代留下的遗产/220 第七章 强硬派高歌猛进 **节 国会、日本和超级301/225 第二节 美国公司和日本难题/233 第三节 修正主义: 强硬派学习建立范式/238 第四节 肥沃的土壤和隐性的强硬派/253 第八章 自由贸易派与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障碍 **节 经济学家与日本问题/261 第二节 《结构性障碍问题协议》/276 第九章 修正主义者与强硬派领袖的避近 **节 克林顿的拥廷们重任在肩/290 第二节 “ 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 种对抗性框架/305 第三节 适度的结果:第 — 份框架协议/318 第四节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澳]约翰·昆克尔是一位国际贸易顾问, 目前在罗马工作。他曾担任澳大利亚政府的贸易政策顾问和经合组织的顾问。他拥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