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兵器史(精装)

包邮中国兵器史(精装)

1星价 ¥32.7 (3.7折)
2星价¥32.7 定价¥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075842
  • 装帧:软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02075842 ; 978-7-5020-7584-2

本书特色

兵器并不都是冷血的,它将带你开启一场有温度的历史、文化、艺术之旅,共同探寻这座中国古兵器的纸上博物馆,呈现一场有关中国古兵器的饕餮盛宴。


内容简介

几百幅古兵器图片,全景展现兵家思想流变,呈现有温度的历史、文化、艺术的饕餮盛宴。

目录

导 言 /001


**章 石兵 /005

**节原始石器时代及旧石器时代之石兵 /006

第二节中石器时代之石兵 /016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之石兵 /017

第四节石铜器时代之石兵 /028

第五节玉兵 /031

第二章 铜兵 /035

**节铜器时代 /036

第二节三代铜兵 /039

甲 所谓夏代铜兵 /039

乙 商殷铜兵 /040

丙 周代及春秋、战国铜兵 /047

壹 周代及春秋、战国长兵 /047

子 周戈 /047


丑 周戟 /063


寅 周矛 /069


卯 周殳 /071

辰 周代劈斫长兵(斧、钺、戚、斤、戣、瞿等器)/073

贰 周代及春秋、战国短兵 /076


子 周刀 /077


丑 周剑(匕首附)/077

叁 周代及春秋、战国射远器 /109

肆 周代及春秋、战国防御武器 /116

三节 三代以后之铜兵 /122

甲 秦代铜兵 /122

壹 秦代长兵 /123

贰 秦代短兵 /123

叁 秦代射远器 /123

肆 秦代防御武器 /124

乙 汉代铜兵 /124

壹 汉代长兵 /124

贰 汉代短兵 /125

叁 汉代射远器 /128

肆 汉代防御武器 /130

伍 附铜鼓 /131

丙 两晋、南北期及唐代铜兵 /140

第三章 铁兵 /153

**节 周代铁兵 /154

第二节 秦汉铁兵 /157

第三节 晋唐铁兵 /158

第四节 宋代兵器 /160

壹 宋代长兵 /160

贰 宋代短兵 /161

叁 宋代射远器 /161

肆 宋代防御武器 /165

子 宋代卫体武器 /165

丑 宋代守城武器 /168

第五节 元代兵器(辽、金、西夏附)/169

壹 元代长兵 /171

贰 元代短兵 /171

叁 元代射远器 /175

肆 元代防御武器 /177

第六节 明代兵器 /178

壹 明代长兵 /180

贰 明代短兵 /182

叁 明代系兵 /183

肆 明代射远器 /184

子 明代弓箭 /184

丑 明代火器 /185

伍 明代防御武器 /187

陆 明代冶铁铸兵之法 /188

第七节 清代兵器 /191

壹 清代长兵 /192

贰 清代短兵 /194


子 清代军用刀及宝刀 /194

丑 清代宝剑 /196


寅 清代杂形短兵 /199

叁 清代射远器 /200


子 清代暗器 /200


丑 清代弓弩 /210


寅 清代枪炮 /212

肆 清代防御武器 /217


子 清代防守武器 /217


丑 清代卫体武器 /217

第八节 边疆各族兵器 /221

壹 边疆各族长兵 /222

贰 边疆各族短兵 /222


子 边疆各族之刀 /222


丑 边疆各族之剑 /224


寅 边疆各族之标枪 /226


卯 边疆各族其他短兵 /227

叁 边疆各族射远器 /227


子 边疆各族之弓弩箭矢及箭筒 /227

丑 边疆各族之火器 /228

肆 边疆各族防御武器 /229


子 边疆各族防守武器 /229


丑 边疆各族卫体武器 /229

伍 边疆各族之鼓 /229

**图 仰韶期之骨石合制刀 /029


第二图 石戈 /048


第三图 戈之安置法 /048


第四图 各地出土商、周、战国铜戈之形式变迁略图 /050

第五图 程瑶田氏所拟之戈柲图 /051

第六图 马衡氏所仿造之戈柲 /052


第七图 郭宝钧氏拟戈柲想象图 /053

第八图 辛村与戈同出土之角质钩 /054

第九图 卫墓出土之铜钩 /055

第十图 卫墓出土以銎受柲之铜戟 /059

第十一图 程瑶田氏所绘倨句度法生于矩之图 /062

第十二图 欧洲青铜器时代之勾兵 /063


第十三图 程瑶田氏初拟戟制图 /064


第十四图 程瑶田氏再拟戟制图 /064

第十五图 《揅经室集》载龙伯戟图 /065

第十六图 郭沫若氏所拟雄戟想象图 /066


第十七图 胡肇椿氏实测之铜戟及铁戟图 /067

第十八图 卫墓出土 戟 /068


第十九图 铜矛之形式 /070


第二十图 殷虚出土铜矛 /072

第二十一图 战国越王矛 /072


第二十二图 周初玉矛 /072


第二十三图 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六年英国伦敦之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中各国博物

馆及收藏家送往陈列之中国周代铜矛头 /072


第二十四图 商殷铜刀 /077


第二十五图 夏代铜剑 /080

第二十六图 甲种实茎有后铜剑 /083


第二十七图 甲种铜剑深刻阳文凸体花纹之剑格(腊)/084

第二十八图 剑格(腊 ) 上精刻鸟篆书之春秋、战国名剑/084

第二十九图 乙种空茎铜剑 /086

第三十图 波斯出土与乙种剑相类似之管柄铜剑 /087


第三十一图 戊种冠首及无首铜剑 /091


第三十二图 程瑶田氏所图示形式特异之中国古代铜剑 /092

第三十三图 空体筒形铜茎之剖面形 /098


第三十四图 日本名手所铸刃上出现平面天然花纹之良刃 /108

第三十五图 殷墟铜矢 /110


第三十六图 程瑶田氏所图矢人为矢三等之图 /115


第三十七图 周代及春秋、战国之铜镞和有铭之铜镞 /116


第三十八图 殷代铜盔 /116


第三十九图 石冠 /121


第四十图 汉刀笔 /127


第四十一图 汉代铜弩机详图 /129


第四十二图 铜鼓鸟首花纹变迁图 /139


第四十三图 唐宋残甲片 /148


第四十四图 西夏文青铜小刀二柄 /151

第四十五图 汉代铁杆铜镞 /155


第四十六图 日人所藏唐人佩剑图 /159


第四十七图 清代弩弓 /211


第四十八图 清代弹弩 /211


第四十九图 弩弓之机 /212


第五十图 蜀汉诸葛武侯弩 /212


第五十一图  清乾隆时所用御制鸟枪 /213

**图版 原始石器时代及旧石器时代之石兵、骨兵 /232

第二图版 中石器时代之石兵 /234

第三图版 新石器时代之石斧 /235

第四图版 新石器时代之石刀 /237

第五图版 河南殷虚出土石刀 /238

第六图版 新石器时代之石矛头及石镞 /239

第七图版 新石器时代之骨兵及贝兵 /241

第八图版 石铜器时代之骨、角、蚌贝兵器 /243

第九图版 三代玉兵 /245

第十图版 三代玉兵 /247

第十一图版 殷虚出土商代青铜啄兵及戚 /248

第十二图版 商代体上满刻文字之青铜勾兵及矛头 /249

第十三图版 殷虚出土商殷青铜刀、勾兵及空头斧 /250

第十四图版 商代青铜勾兵 /251

第十五图版 殷虚出土铜兵五种 /252

第十六图版 殷虚出土石制、骨制、蚌制、铜制各种箭镞之形式 /253

第十七图版 殷虚铜兵显微镜透视形 /254

第十八图版 周代铜戈制造得法及不得法之形式 /255

第十九图版 周代雕戈 /256

第二十图版 周代鸟书戈 /257

第二十一图版 周代郾王戈 /258


第二十二图版 清陈澧氏所绘《考工记》周戟图 /259

第二十三图版 锛之变迁图 /260


第二十四图版 斧之变迁图 /261


第二十五图版 周代铜斧 /262


第二十六图版 周钺与周斧之形制图 /263


第二十七图版 周代戚、斤、戣、瞿等铜兵图形 /264

第二十八图版 周代异形铜戚、铜瞿 /265

第二十九图版 周铜剑与西伯利亚式及斯奇地安式、

色马式诸古民族铜剑之比较图 /266


第三十图版 周代丙种铜剑 /268


第三十一图版 周代丁种铜剑 /269


第三十二图版 丁种剑之剑首及玉饰 /271


第三十三图版 各种不同形式之中国古代铜剑 /272


第三十四图版 异形文字之周代铜剑 /274


第三十五图版 玉具剑之玉首 /275


第三十六图版 玉具剑之玉饰形制 /276


第三十七图版 清高宗所藏周代玉具剑 /278


第三十八图版 中国古铜剑之横切面形制图 /280


第三十九图版 周代、战国及汉初之铜剑格 /281


第四十图版 中国古铜剑之剑格及鞘之上下铜饰 /282


第四十一图版 伊斯兰古剑之平面天然花纹名刃图形 /284


第四十二图版 马来民族所铸之克力士佩剑天然花纹糙面名刃图形 /285

第四十三图版 战国时所铸糙面天然花纹之鱼肠剑 /286


第四十四图版 战国时所铸糙面天然花纹之吴越名剑 /287


第四十五图版 周代及战国铜镞 /288


第四十六图版 秦代青铜兵器 /290


第四十七图版 汉代青铜兵器 /292


第四十八图版 汉代青铜兵器 /294


第四十九图版 中国青铜鼓 /296


第五十图版 中国及安南青铜鼓 /297


第五十一图版 东南苗族及西北羌族青铜鼓 /299


第五十二图版 安南及马来群岛之青铜鼓花纹 /301


第五十三图版 安南河内州出土*精美铜鼓之胴部战船图形 /303


第五十四图版 安南河内州出土*精美铜鼓之鼓面花纹一小部分图形 /304

第五十五图版 两晋、五胡、六朝及唐代铜兵 /305


第五十六图版 两晋、五胡、六朝及唐代铜兵 /306


第五十七图版 周汉铁兵 /308

第五十八图版 汉代铁兵 /310


第五十九图版 六朝及唐代铁兵 /312


第六十图版 宋代长杆铁枪 /313


第六十一图版 宋代长杆铁枪 /314


第六十二图版 宋代长柄铁刀 /316


第六十三图版 宋代各种短兵 /317


第六十四图版 宋代各种短兵 /318


第六十五图版 宋代铁棒 /320


第六十六图版 宋代弓箭 /321


第六十七图版 宋代弩矢 /322


第六十八图版 宋代大弩及矢 /323


第六十九图版 宋元铁胄 /325


第七十图版 宋代胄铠 /326


第七十一图版 宋代胄铠 /327


第七十二图版 宋代甲胄 /328


第七十三图版 宋代马甲 /329


第七十四图版 宋代防御武器 /330

第七十五图版 宋代防御武器 /331


第七十六图版 元时蒙古军铁兵 /333


第七十七图版 蒙古(元代 [?])铁剑 /335


第七十八图版 元代胄铠 /338


第七十九图版 明代铁兵—长枪及飞钩 /340


第八十图版 明代铁兵—叉形长兵及长刀、短刀 /342

第八十一图版 明代特形长兵及绳系铁兵 /343


第八十二图版 明代铁兵 /345


第八十三图版 明代火器 /348


第八十四图版 明代铁盔甲 /350


第八十五图版 清代铁兵—长枪、镋、钯及长刀、短刀 /352

第八十六图版 清代宝刀及各种长兵 /353


第八十七图版 清代宝剑及弓箭 /356

第八十八图版 清代铜盔、铁甲、军装及刀剑 /358

第八十九图版 清代战服及藤盾 /360


第九十图版 边疆少数民族之武器 /361


第九十一图版 边疆少数民族之武器 /364


第九十二图版 边疆少数民族之武器 /36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纬,字传经、仰庚,号星槎,1884年生于安徽寿州,中国古代兵器研究的奠基之人。1903年,保送北京译学馆(今北京大学前身),被派往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攻读法学。1919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秘书,赴法国出席巴黎和会。周纬先生虽以外交、法学及经济为专业,曾著有《巴黎和会纪要》《新国际公法》等书,但毕生的追求和成就是对中国古兵器和亚洲古兵器的研究,遍访图书馆与博物馆,搜集研读相关著述,广泛接触兵器研究者和收藏家,更出资收集了几百件古兵器珍品和近万幅资料图片。在大量第手资料的基础上,他对中国历代兵器的发展源流、形制演变、制作工艺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著作品有《中国兵器史稿》《亚洲各民族古兵器考》《亚洲古兵器制造考略》,构成了亚洲古兵器研究的完整体系,堪称经典之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