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005302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550053021 ; 978-7-5500-5302-1
本书特色
《呼吸练习》是一本兼顾思想性、艺术性的诗集,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对作者来说,诗就是一次次的“呼吸练习”,他的诗凭借独特的语言肌理和丰富褶皱,呈现了当代诗的微妙、歧义、迂回、幽邃,较好地贯彻了他所坚持的“诗必须回应来自语言内部以及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压力”的美学理想。 《呼吸练习》是一本有关记忆与伦理及其当代呈现的抒情诗集。不同于一般的浪漫抒情与修辞雕琢,作者以崭新的语言技艺和开阔的审美视野,将童年记忆、家族叙事、土地伦理、现实经验等诸多元素有机融合,在呈现心灵体验和情感深度的同时,关注人在时代变化中的处境与际遇。这部诗集在如何处理现实与历史、语言与世界、本我与大我之间的紧张关系方面,体现出了一种珍贵的平衡。
内容简介
《呼吸练习》是诗人蒋立波继《迷雾与索引》《听力测试》之后近期新创作的一本诗集。在这本诗集中,诗人十分敏锐地捕捉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热点、焦点、盲点及断面,以他精湛的语言技艺加以剖析、阐释、变形,从而实现对历史与现实所做出的语言的多次包裹与内部消化。诗人娴熟而富有成效地处理了人在世界上的位置及其准确定位、人在面对宇宙时的迷途之思、人在历史与现实的夹角中产生的晕眩与承受的压强等主题。凭借独特的语言肌理和丰富褶皱,他的诗在有效回应历史与现实的压力的同时,呈现了当代诗的微妙、歧义、迂回、幽邃和“丰富的语言声带”。
目录
相关资料
在一个诗艺泡沫化的时代,蒋立波的作品延续了1980年代以来的先锋主义的诗歌传统。这一传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诗歌从外在仆从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使诗歌成为诗歌,成为个人的精神活动和语言的艺术。……但蒋立波在向前辈的时代致敬的同时,也敏锐地觉察到过去时代在诗艺上的不足,现代汉语诗歌尚未真正成熟,但它却不得不去承载过多的历史和现实、政治和艺术双重的重负。解除这些重负,激活汉语的美学活力,是先锋主义文学运动的基本目标。蒋立波试图重建诗歌与生存之间的关系。然而,必须刷新语言,才可以重整经验世界。蒋立波的诗维持了基本的话语强度,这对于诗歌艺术来说,是极其必要的。 ——张闳(学者,批评家,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蒋立波的诗让我们想到的是“小语种诗人”般的命运感,那是词语的庇护和词语的受难以及救赎同时猝然降临的过程,“小语种里拱出更灵敏的触须”。与此同时,这也是一场场在夤夜开始的精神失眠和自我暴动,是一次次微微颤动的翅膀所*终形成的灵魂的激荡与时间的旋涡。 ——霍俊明(诗人,批评家,《诗刊》副主编) 读蒋立波的每一首诗,都会体验到独特而繁复的线条感。它们仿佛立体的细密画,涌动着方言和地方戏中变化曲张的活力,冲撞当代人心灵的道德训诫,以及古老星空里的象征与奥秘。这本诗集像是一册斑斓的地图集,打开每一页,都别有一番纵深之感。访古怀旧的旅程,正是新世纪媒介转变的时刻,乡间的交谈与沉思,与生物演化的突变协奏——这一切既有精确定位的探索,又指向人在面对宇宙时的迷途之感,塑造出存在之诗的一个当代面相。 ——王敖(诗人,耶鲁大学文学博士,美国维斯里安大学东亚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
蒋立波,又名陈家农,浙江嵊州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诗歌写作。近年辑有诗集《帝国茶楼》《迷雾与索引》《听力测试》《呼吸练习》。曾获《人民文学》首届“青春中国诗歌奖”、第二十三届“柔刚诗歌奖”、第十一届“扬子江诗学奖”、第六届“突围年度诗人奖”等奖项。2021年受“诗歌来到美术馆”之邀在上海举办“蒋立波诗歌朗读交流会”。现居杭州。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