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0768476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4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807684763 ; 978-7-80768-476-3
本书特色
深受科学理念形塑的现代中国文学,如何在这种规定性下发展自身? 其间,文学承受了什么挑战,又做出何种回应? ——本书以文学为方法,以“赛先生”(即科学技术)为人文学研究视角,聚焦“赛先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与2016年以来两个时段的种种际遇,基于十则个案研究,发掘本土语境中丰富幽微的具体问题,力图理解复杂厚重的中国经验。 以文学为“主战场”,打通科学、社会与历史等多重领域,致力于从人文视角汲取与表述现代中国所蕴藏的基本经验与思想资源,关注现代中国人如何在种种强力面前培育创造力与主动性。 钱理群教授热情赞扬—— “我读李静这本专著,*感惊异的是,全书只讲了七个‘科学—文学故事’: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刘心武的《班主任》、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互联网时代的‘诗歌创作的机器拟人与人拟机器’、‘四大名著的接受’,以及鲁迅所代表的‘现代经典的后现代命运’,但我却从中看到了改革以降四十余年间的历史巨变,尤其是社会阶层的变化导致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变化。 “这部著作,就是我所期待的解析‘现实的活的中国’之‘谜’的‘人文学’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所关注的,是科学技术(即“赛先生”)在当代中国地位迅速升级的两个时期:以“改革”为主旋律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以及2016年以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文本细读和对社会文化现象的个案分析,阐释了当代文学如何因应变化而更新自身、发挥能量。 作者将科学与文学,及其背后的社会、思想、政治、文化加以有机联系,深入探究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目录
赛先生:当代中国人文学研究的重要视角(钱理群) 导 论
“文学中国”遭遇“赛先生”之后
一、走出实验室:“科学”的社会化
二、“情动于中”:科学故事在述说什么?
三、“现代文化的不安定层”:一种文学生存论
四、赛先生升格运动与文学转型 上 篇
历史转轨中的“赛先生”:
文学的“游说”与“游离” **章 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话语的复杂张力
——以蒋子龙的工业题材小说为例(1975—1982)
一、历史与文学的转轨:“老干部”变身“新人”
二、三种工作法:“管理科学”“关系学”与投机主义的旋涡
三、难以同行的“赛先生”与“德先生”:过渡时期的干群关系
小结:“老干部”叙事的背面:“老工人”退场 第二章 “科学家英雄”的诞生及其后果
——论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一、“爱”与“美”的主体抒情机制
二、改写“又红又专”:“政治感”的变迁与“知识人”的诞生
三、从“珠峰”到“人间”:“成功学”叙述的现实危机
小结:“赛先生”升格与“知识”降格 第三章 “救救孩子”变奏曲
——新时期初期教育题材书写的构造与限度
一、“治病救人”的“阅读疗法”
二、叶圣陶的“救救孩子”与《中国青年》的思想讨论
三、“分母”的命运:知识与道德的分离
小结:“爱的教育”如何可能:反思启蒙进化史观 第四章 制造“未来”
——论历史转折中的科幻畅销书《小灵通漫游未来》
一、“未来”从何来?
二、物质还是精神:“未来”怎样书写?
三、用“未来”发明历史与现实
小结:重启科技书写的社会性向度 第五章 当代中国语境下“科幻”概念的生成
——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科文之争”为个案
一、三种叙述模式与再考察的必要性
二、记忆的空白:“属科派”的观点及其逻辑
三、如何认识“自由度”:社会主义文化转轨中的科幻
小结:想象融合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共同文化” 下 篇
从“赛先生”到赛博格:
文明转型与文学创造 第六章 认知媒介与想象力政治
——作为“新显学”的中国科幻研究
一、新显学的诞生
二、当代中国的“科技”及其文学形式
三、认知媒介与想象力政治
小结:科幻文学的文明意义 第七章 赛博时代的创造力
——近年诗歌创作中的机器拟人与人拟机器
引言 当代语言经验与二元论的失效
一、她们“是人类的姿态”
二、“人拟机器”的反讽:以创造的方式复制
三、在新的“创造力”面前:数据主义、超人文主义与解放潜能
小结:重启“创造力”的现实感与政治性 第八章 当代“诗意生活”的生产原理
——解读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的文化症候
一、机器化与诗歌的美学补偿
二、夜晚:场景化与生活方式的发明
三、听觉:亲密感与本真性拜物教
四、情绪:倦怠社会的语言休憩术
五、植物:当代人格的极致想象
小结:诗意之归宿,消费或生产? 第九章 互联网世代的文学生活与主体塑造
——以弹幕版四大名著的接受为个案
一、卷入“信息流”的文化读写
二、电子社群的“口头语言”
三、神经元趣味与创造力的“体制化”
小结:“电子人”的再生产 第十章 “互联网鲁迅”
——现代经典的后现代命运
一、人人皆可“鲁迅说”:经典的“数字化生存”
二、“闰土”的赛博分身与“故乡”的新媒体再现
三、说唱版《野草》:文学传统的“新感性”
小结:互联网需要经典 注 释 后 记
祛魅时代的人文学探索
作者简介
李静 1989年生,山西长治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980年代以降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与文化现象批评。 已出版《更新自我:当代文化现象中的个体话语》(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年版),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读书》等杂志发表文章40余篇,部分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度优秀论文奖、中国文联第七届“啄木鸟杯”优秀文艺评论(2022)等荣誉。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26.4¥6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9.3¥55.0 -
孤独海子:海子经典诗选
¥18.9¥45.0 -
理想青年:朱光潜谈修养
¥18.1¥49.0 -
诗经演
¥10.5¥39.0 -
我与地坛
¥15.4¥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8.4¥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汉字里的中国
¥12.2¥45.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8.4¥49.8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22.1¥63.0 -
茶馆
¥10.8¥36.0 -
我是一只骆驼
¥19.2¥32.0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8.5¥45.0 -
熊镇.2
¥17.4¥49.8 -
活出生命的本真
¥16.7¥45.0 -
一曲难忘
¥15.1¥35.0 -
美好的生活:失败与想象力不可或缺(中英文对照)
¥14.8¥39.9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我在史铁生
¥1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