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

包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

1星价 ¥58.7 (7.5折)
2星价¥58.7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917555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40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309175554 ; 978-7-309-17555-4

内容简介

本书据作者在中山大学所开设“中国当代文学前沿研究方法”课程(本硕贯通课程)讲稿写成,国内尚无同类著作。全书分为10讲,依次介绍、评价10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包括反映论模式、“重写文学史”思潮、“再解读”、文学制度研究、社会史视野、史料派等。对每种研究方法的学术脉络予以梳理、论其得失,并结合当前学术环境讨论其借鉴价值。 本书既是有关当代文学研究方法的概论,又可为有志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提供必要的路径指引。

目录

前言 讲 反映论模式 一、何为“反映论”模式 二、反映论的源与流 (一)欧洲“摹仿说”传统 (二)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三)反映论与中国“短二十世纪” 三、反映论与“新的人民的文艺” (一)《讲话》与“新中国的文艺方向” (二)反映论模式:新的对象与主题 (三)反映论模式:典型人物 (四)反映论与社会主义实践 四、遭遇“八十年代” (一)从反映论到“庸俗社会学” (二)来自表现论的对抗 (三)来自主体论的“拨乱反正” 五、 如何面对反映论模式 (一)“沉淀”为基本研究记忆的反映论 (二)拓展:从“反映论”到“反应论” 第二讲 “重写文学史”思潮 一、“重写”的学术渊源 二、“换剧本”与范式转换 (一)所谓“换剧本”问题 (二)范式转换:从革命到现代化 (三)“纯文学”的兴起 三、学界之于“重写”的反思 (一)“去政治化”的政治 (二)拒 “看见”左翼-社会主义传统 四、 如何“重写” (一)重估“重写”之价值 (二)看见 多的“人” 第三讲 “新方法论热” 一、何谓“新方法论热” (一)作为西方文论热的“新方法论热” (二)“影响的焦虑” 二、叙事学 (一)叙事学的脉络 (二)叙事学的主要概念 (三)中国叙事学 三、后殖民理论 (一)后殖民理论脉络 (二)萨义德与斯皮瓦克 (三)后殖民理论的洞见与危机 (四)中国的后殖民批评 四、文化研究 (一)文化研究的脉络 (二)文化研究方法要旨:聚焦权力关系 (三)文化研究在中国 五、告别“洋八股” 第四讲 “再解读”思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均,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主持 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及 人文社科项目等课题,曾入选 青年长江学者(2017年),兼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获“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成果奖等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