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1109551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81页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211095513 ; 978-7-211-09551-3
本书特色
李拔,字清翘,号峨峰,四川犍为县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而为官,历任长阳、钟祥、江夏知县,湖北汉阳府同知,福宁、福州、长沙、衡州、永州、岳州等府知府,湖北驿盐长宝道、荆宜施道道台,为官期间,总是留心于“开河渠,治陂塘,勤播谷,广种树,儆游惰,尚节俭,禁停棺之恶习,惩好赌之颓风”诸事务,每到一地亦必修志,李拔纂修了《福宁府志》《福州府志》等,离任时,当地百姓总是依依不舍,扶轿挽留,立碑颂德,可见他是一个百姓喜欢的能吏好官。 清福宁、福州知府李拔为官勤于思考,勇于任事,清政廉洁,担当尽责,曾以榕树遮日荫人自勉:“在一邑则荫一邑,在一郡则荫一郡,在天下则荫天下”,可称封建时代官吏的杰出代表,以循吏名垂青史,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赞誉其为政之德。 作者翻检了族谱、地方志,包括李拔就任过的各个地方的各类文献资料,然后长途跋涉到李拔的出生地,寻访李氏后人,获得诸多宝贵的资料,条分缕析地呈现了鲜活的廉吏李拔形象,文字顺畅,立意鲜明。作者寒山(原名陈启西),集十余年之功,深入实地考察,查阅大量史料,以25万字的篇幅,全面、真实、鲜活再现了260多年前一代循吏近乎传奇的人生,该书堪为新时期公职人员职业教育的优秀读物。
内容简介
李拔,字清翘,号峨峰,四川犍为县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而为官,历任长阳、钟祥、江夏知县,湖北汉阳府同知,福宁、福州、长沙、衡州、永州、岳州等府知府,湖北驿盐长宝道、荆宜施道道台,为官期间,总是留心于“开河渠,治陂塘,勤播谷,广种树,儆游惰,尚节俭,禁停棺之恶习,惩好赌之颓风”诸事务,离任时,当地百姓总是依依不舍,扶轿挽留,立碑颂德。本书条分缕析地呈现了鲜活的廉吏李拔形象,文字顺畅,立意鲜明,堪为新时期公职人员职业教育的好教材。
相关资料
书 评 政声人去后 民意闲谈中 ——读《循吏李拔》 筱陈 *近,通读了中共宁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宁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寒山(原名陈启西)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循吏李拔》。读后,掩卷沉思,李拔的形象跃然纸上,浮现于眼前,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点赞的这位古代官吏有了更深的了解,崇敬感由然而生。 读了之后,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李拔虽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但他却有着爱民的初心,有着正直、担当的情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作为领导者,从这本书中可以得到启示和借鉴。我很感佩作者寒山,在掌握大量**手史料的基础上,活化利用,以传记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册通俗易读的古人从政为官的读本,作者带着感情写作,我带着感情阅读。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李拔的为官生涯起步于署理钟祥县事,历知县,主政长阳,移调江夏,又擢升汉阳府同知,进而补授福建省福宁知府,开启了他在福建的为官生涯,从福宁府重用“八闽首府”——福州知府。回家乡丁忧守丧三年后复出任湖南长沙知府,辗转荆楚大地。 为官数十载,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提任,也有贬黜。但他始终秉持“在一邑则荫一邑,在一郡则荫一郡,在天下则荫天下”的为民理念,努力作为,离任之时,百姓夹道欢送,并推当地文人名士撰写思碑记,以志纪念:离开长阳时,民众公推地方名士王廷鸿之作《长阳县去思碑记》石刻;离开江夏时,公推江夏举人汪知本为文,立《江夏县去思碑记》,刻石以纪其德政;离任汉阳府同知时,当地士民舍不得其离去,蜂拥载道,攀辕卧辙,百姓公推汉阳贡生彭湘怀作《汉阳府同知去思碑记》;当他离任回乡丁忧守丧,“当地士绅齐聚府学,百姓聚集田野,大小商贩在街市站立聚集。福州十县士民感念他的德政,公推乡人黄蕙撰《郡守李公去思碑》……在他以年察“卓异”调任福州知府,福宁百姓扶轿挽留,而福州百姓翘首以盼,一时传出“两郡争守”的佳话。我曾在宁德、福州两地工作,那里的百姓说起历史上有贡献的人物时,便对李拔交口称赞、敬佩不已。李元模在《峨峰府君行述》中写道“每遇调移,其地方士庶,草本不有甘棠之爱,制万民衣,南德政诗,树去思碑,所在皆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政声来自于政绩。李拔为官足迹遍及湖北、福建、湖南等地,从署理县事到任道员,职位多变,岗位为同,职责不同。但他总是勤勉尽责,用心为政的心始终秉持,创造了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业绩: 在署理钟祥县事,振兴学校,清厘保甲,断结词讼,修理堤公,把钟祥管理得井井有条。到长阳任职之初,他面对长阳境内田园荒废,流民云集,许多人还食不果腹;公庭之上,诉讼案件繁复,许多案件久拖未结,县衙里的囚犯关得满满的;城墙坍塌,祠宇破损,道路长满杂草,从“急需抚慰、急需清理、急需解决”三个方面入手,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初见成效,使得长阳“士民得以安居,百业渐有起色”。任江夏知县时,湖广总督硕色、湖北巡抚卢焯联合署名,“以江(夏)令狱不淹系、野无追呼,庭无留质、市无斗死”等表现,夸其“明干精练”而朝廷推荐。任福宁府知事,提出“兴教化莫先足衣食,足衣食莫大于重农桑,重农桑莫要于兴水利”的施政措施,把整修水利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专门向上级报了《请修水利以重农功议》,亲率诸僚属亲赴西山视察,研究治理水患之策。据史料记载,在福宁府任职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整修的水利设施就有几十处之多。他的业绩得到了朝廷的认同,他也多次因政绩卓著而获朝廷擢升。如因赈灾得力有功,圣旨命著补授福宁知府,又因在福宁府获“精明干练、才浮于任,实堪调补”等评语,朝廷依议后,获调补授福州知府,在兼管长江三峡航道治理和水务事务中亲力亲为,致力于三峡河道的清理整治,取得卓著成效。他的政绩,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老百姓自然也记在心里,道在嘴里。 政绩来自于情怀和担当。李拔崇敬范仲淹,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在长阳县衙署旧址空地结茅为亭,亲笔题匾“后乐亭”并作《后乐亭跋》以自勉,在修长阳城楼时,题写“勤民”制匾挂于城楼。他以为“朝廷设官本原是为了百姓,他这样做,也是为了上司好、为朝廷好”。他体味百姓之苦,认为“不管是长阳境内的百姓还是往来商旅,都是国家的子民。地方官为政一方,任百姓劳苦而不作为,这是为政不德”,感叹“宁得罪于上官,毋得罪于下民”,足见他心中的为民情怀。 情怀涵养了他的担当精神,化为谋事干事的动力。他认为“为官者要有担当精神,不能视衙署如驿站”,他的才华和能力又能够让他实现他的为民抱负,使得两者相得益彰。通读全书,这方面的事例比比皆是。他善于统筹,一手抓了民生,抓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一手抓教化,整治民风,每到一处,建书院,兴文教,培养人才,沐化新风。他敢于处理积案,清刑平狱,洗冤昭雪,彰显清风正气,赢得社会安定祥和;他注重农桑,广劝蚕棉,种棉植树、教养桑蚕,社会物阜民丰;他革除弊规、严禁停棺、整治陋习、整肃陋弊。 他的担当,还表现在他的耿正无畏,刚正不阿。任职各处,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颇取上司的赞赏,一向好评如潮,但他为了维护公道正义,也不惜顶撞上司,因而也曾遭贬黜。但他初心不改,情怀不变,实心为政,不抱怨、不气馁、不计个人得失,坚持“用我所学,造福众生”。 情怀生于学养,担当源于内心驱动。李拔是一位出身贫寒,经过苦读,从科举中走出来的官员。他的情怀来自于他的初心,源自他的良好家风和家教。 李拔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书香家庭,少年时期,饱尝了各种痛苦,经受了各种磨难,面对的各种责难,只当是磨砺自己,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也让他初识了百姓疾苦。李拔家庭虽然没落,但其祖父李公鼎为人正直、知识渊博、满腹经纶,对他要求严格。*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母亲在他的成长道路上给予的引导,在家境*困难之时,让他读书,给他创造择交益友的机会,培养了他立志高远的家国情怀,立下了“如我为官,定用所学,造福众生”的鸿鹄之志。 李拔为官后,想接父母来同住,但父母婉拒,母亲担心他初仕为官,考虑不周全,专门托人带话,提醒他谨慎为官,做一个廉政清明、百姓爱戴的好官。李拔升长阳知县,接父母来同住,他准备了一桌丰盛饭菜为之接风,母亲见之,批评道“你刚为官,就忘了当初砍柴、放牛的苦日子吗?”并嘱咐“今后,凡是家中有好吃的,不分主仆一起吃”。 家庭教育形成了李拔作风,他为官后,经常深入民间,听取民间疾苦,了解百姓呼声,心总是贴近百姓。我带着李拔何以获得百姓赞誉的口碑这个问题,寻找他的从政轨迹。这本书值得广大干部认真地读一读,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通读这本书,加深了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从政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忠臣良吏,也留下许多历史佳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我们要从这些优秀的从政传统中汲取养分。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的重要讲话精神,谨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锐意进取、善作善成,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廉洁奉公,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通读全书,我深感作者寒山的付出。作者以传记的形式写了一位260多年前的良吏,距今时间之久、所跨区域之广令人感叹。但读来,李拔的形象浮于眼前,栩栩如生,所述故事宛如昨日。这些,首先赖于作者对史料的挖掘。史料的占有,是写作的基础。其次,是作者对史料的活化利用,进行的再创作。这本书以李拔宦迹为主线,贯穿一生,作者在写作中,详略得当,以事说话,适当夹议。再次,通俗易读,言语直白,让人融入其中,被故事感染。第四,图文并茂,全书的几十幅旧图片,好似带着我们穿越时光隧道,让人身临其境,同时,也感受到一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古时清官形象。我真要感谢编者和作者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本好书。(本文作者系福建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7¥55.0 -
小说家的假期
¥19.2¥52.0 -
两宋人物
¥6.9¥19.2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5¥29.8 -
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
¥11.3¥4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4.4¥45.0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32.0¥68.0 -
钻石与铁锈:琼·贝兹自传(八品)
¥26.5¥68.0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18.6¥58.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7.8¥29.0 -
黑夜(八品-九品)
¥12.6¥39.5 -
毛姆自传
¥17.2¥38.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9.6¥30.0 -
沿着公路直行
¥19.5¥50.0 -
道教徒的诗人 李白及其痛苦
¥9.9¥26.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8.4¥28.0 -
自述五种
¥9.0¥28.0 -
武则天演义:良相辅国 一代女皇
¥12.2¥38.0 -
词人纳兰:西风独自凉
¥14.4¥48.0 -
追梦漫画60年-藤子不二雄A自述
¥8.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