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8429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8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522842912 ; 978-7-5228-4291-2

内容简介

西方大学学术职业的发展历程可被视为知识观的演进过程,其背后是理性观念的发展和变迁。本书从理性规定的西方大学学术职业历史演进的轨迹出发,诠释学术职业的内涵及其演进的内在逻辑,并以此考察西方大学学术职业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及其当前面临的危机。在理论上,本书可为学术职业研究提供本源的逻辑依据;在实践上,本书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西方大学学术职业的理解,进而加快推进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核心概念界定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思路 **章 西方大学学术职业的历史嬗变 一 理论理性规定的古希腊大学学术职业 二 实践理性规定的中世纪大学学术职业 三 创造理性规定的近代大学学术职业 四 技术理性规定的现代大学学术职业 五 非理性规定的后现代大学学术职业 第二章 西方大学学术职业的当下态势 一 学术职业角色发展 二 学术职业素养发展 三 学术职业专业发展 四 学术职业组织发展 第三章 价值的摇摆:西方大学学术职业的理性审视 一 遵循学院科学时代学术职业的传统 二 礼赞后学院科学时代学术职业的新风 三 在传统与新风之间:学术职业日益“破碎化” 第四章 回返理性之源:西方大学学术职业的未来走向 一 传统理性的坚持固守 二 技术理性的强势规训 三 非理性的方兴未艾 四 学术职业:一个理性的游戏之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熊华军,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婴幼儿教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曌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李文超,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丁艳,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研究。 李伟,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