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先光谱:中古士族的谱系与谱牒(精装)

祖先光谱:中古士族的谱系与谱牒(精装)

1星价 ¥73.5 (7.5折)
2星价¥73.5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32133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80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73213365 ; 978-7-5732-1336-5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讨论中古士族祖先记忆中的构成、载体以及意义。谱系和谱牒是其中 关键的话题。上编“贞石证谱”,从谱系的石刻化传统入手,探寻中古谱牒与石刻文献的共生关系,追踪谱牒知识的基本史源,在此基础上观察中古谱牒在士族社会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下编“个案研究”,集矢于中古碑志中向来被学者忽视的介于虚实之间的祖先描述,尤其考察祖先记忆的模糊区域和阶段性特征,进而揭示这种祖先书写与门阀兴衰的交互作用。附录“揽镜自照”,通过深度评介域外重要学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反思中古士族研究的问题、主义与理论,借此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和中古史研究的开展。本书作者熟练运用碑志资料,结合传世文献,重绘士族祖先记忆中波澜不惊而又光怪陆离的“光谱”,赋予士族研究这一旧话题以新的意义,可谓推雅取正,别开生面。

目录

目 录 自序:重绘祖先记忆的光谱 1 上编:贞石证谱 8 胙土命氏:汉魏士族形成史论 9 一、先秦氏族的后裔及命运 9 二、两汉贵族意识的生长 15 三、《新表》所反映的祖先观念 19 四、胙土的变相 22 士族谱牒的构造及其与碑志关系拾遗 25 ——从《出土墓志所见中古谱牒研究》谈起 25 一、文献资料的开拓 26 二、士族谱牒的构造 28 三、引谱入志的源头:汉碑中的谱牒 32 四、引谱入志的走向:谱牒与唐代碑志 38 五、谱系的石刻化传统 44 中古早期谱系、谱牒与墓志关系辨证 47 一、中古谱牒内容考实 48 二、墓志中的谱系分布 55 三、墓志所载谱系的史源 60 四、中古谱牒的变化与不变 64 行动指南 68 ——谫论中古谱牒的基本功能及实践 68 一、清与浊:门第秩序的摇摆 68 二、内与外:婚姻集团的限度 73 三、远与近:祖先记忆的张力 77 四、谱系的时代格 80 南北朝门阀士族谱系的异同及意义 82 一、载体与构成 82 二、单线与复线 85 下编:个案研究 89 中古郡望的成立与崩溃 90 ——以太原王氏的谱系塑造为中心 90 一、六朝太原王氏的祖先记忆 90 二、唐代太原王氏的谱系塑造 95 三、郡望和祖先的虚化 100 中古士族谱系的虚实 103 ——以太原郭氏的祖先建构为例 103 一、有限的客观:汉魏六朝郭氏的谱系 103 二、多元的书写模式:唐代郭氏的祖先建构 107 三、虚实相杂与乱中有序 114 中古士族谱系的变奏 117 ——基于中古太原白氏的个案考察 117 一、白氏谱系的文本系谱 118 二、远祖系统的比较:白氏、郭氏与王氏 123 三、谱系构建的双轨制 128 附录:揽镜自照 132 范式的形成与分合 133 ——以守屋美都雄《六朝门阀:太原王氏家系考》为中心 133 一、方法论:个案研究的系谱 133 二、内在理路:微观与宏观的平衡 138 三、问题意识:启示与可能的空间 148 北美士族研究传统的演变 156 ——以姜士彬和伊沛霞的研究为线索 156 一、引言 156 二、大族的称谓、范围和基础 161 三、贵族制的终结:社会流动? 167 四、余论:士族研究的源流与推移 175 参考文献 17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范兆飞,1978年生,山西芮城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旨趣集中于中古士族政治、石刻文献及北朝政治社会史。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2014),译著《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2011)、《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2016)、《西方学者研究中国中古贵族制论集》(2018)以及学术论文近五十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