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排放控制技术

包邮碳排放控制技术

1星价 ¥31.6 (8.8折)
2星价¥31.6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62770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24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122462770 ; 978-7-122-46277-0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高职高专环境类教材的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本书分别讲述温室气体控制措施、大气污染与保护、低碳固废处理技术、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化工类、医药类、轻工类、冶金类、材料类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环境保护教育教材,还可供环境保护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章概述001**节碳循环与温室效应001一、碳循环001二、温室效应002第二节温室气体的来源和温室效应的危害003一、温室气体的种类和来源003二、温室效应的危害007第三节温室气体的监测009一、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009二、空气中甲烷含量的测定011三、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013四、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化学发光法015五、空气中氟化物含量的测定017六、空气中臭氧含量的测定020**章概述001**节碳循环与温室效应001一、碳循环001二、温室效应002第二节温室气体的来源和温室效应的危害003一、温室气体的种类和来源003二、温室效应的危害007第三节温室气体的监测009一、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009二、空气中甲烷含量的测定011三、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013四、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化学发光法015五、空气中氟化物含量的测定017六、空气中臭氧含量的测定020能力训练题024 第二章温室气体控制措施025**节“双碳”目标025一、碳达峰和碳中和025二、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026三、中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027第二节碳核算方法029第三节温室气体减排措施与对策035一、基本原则035二、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036三、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038第四节碳排放管理体系040一、碳源和碳汇040二、碳交易040三、碳排放管理体系043能力训练题048 第三章大气污染与保护049**节大气污染概述049一、大气与大气圈的基本概念049二、大气污染051第二节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影响因素052一、大气污染的危害性052二、大气污染形成、扩散的影响因素053第三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055一、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055二、大气污染的分类防治办法056三、汽车尾气污染及其治理057能力训练题060 第四章低碳固废处理技术061**节资源化概述061一、资源化的概念061二、资源化的国内外现状062三、资源化的特点和原则062四、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基本途径063五、资源化系统065第二节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065一、粉煤灰065二、冶金渣067三、高炉渣070第三节农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075一、堆肥075二、固体废物的沼气利用077三、粉煤灰的农业利用079第四节城市垃圾和污泥的综合利用080一、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080二、污泥的综合利用082能力训练题088 第五章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089**节清洁生产概述089一、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涵089二、推行清洁生产的目的090三、国外清洁生产发展动态091四、清洁生产在中国的发展091第二节企业清洁生产审核091一、筹划和组织092二、预评估093三、评估095四、方案产生和选择097五、可行性分析098六、方案实施100七、连续清洁生产101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105一、可持续发展105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106三、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108能力训练题111 附录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示例112 参考文献115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