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780657315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200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87
- 出版时间:2002-01-01
- 条形码:9787806573150 ; 978-7-80657-315-0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从破除现代文明的病因学神话开始的。对于纳粹大屠杀的理解,人们往往将罪行边际化,把现代国家和集体的犯罪等同于历史上的杀人事件,认为是野蛮的遗留,在现代化进程中未及驯服和有效控制的前社会力量的爆发,从而免除了对现代性的罪咎的追问。作者齐格蒙·鲍曼不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因为事实是:纳粹大屠杀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屠杀事件,超过了所有所谓的前现代等价事件并使它们黯然失色,并且它昭示出了人类记忆中*耸人听闻的罪恶,并非一群无法无天的乌合之众所为,而是由身穿制服的惟命是从的人完成的;它不是源自秩序的败坏,而是源自一种完好的秩序统治。简言之,本书从社会学出发,*后回到伦理学,主旨是道德责任问题。纳粹大屠杀所以发生并成功地得以持续,变换一个角度,也未尝不可以视作“抵抗资源”的失效。 对种族主义、种族灭绝、理性、犯罪社会中的个人责任以及顺从与抵抗的源泉的反思,充满惊人的原创性。 ——《村声文学增刊》 对那些对于文明、进步和理性观念仍深信不疑的人来说,本书……挑战了我们时代的基本信念。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思想丰富而发人深省……这本书应该出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和书架上。写得极其出色。 ——《当代社会学》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反思现代性的力作。知名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认为,大屠杀不只是犹太人历只的一个悲惨事件,也并非德意志民族的一次反常行为,而是现代性本身的固有可能。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正是现代性的这些本质要素,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从极端的理性走向高度的野蛮,看似背谬,实则有着逻辑的必然,而拯救之途也许就在于:在任何情况下,个体都无条件地承担起他的道德责任。
目录
一 导论:大屠杀之后的社会学
作为现代性之验证的大屠杀
文明化进程的涵义
道德冷漠的社会生产
道德盲视的社会生产
文明化进程道德后果
二 现代性、种族主义和种族灭绝(1)
疏远犹太人的一些独特之处
从基督教世界到现代性中犹太人的不地调
骑跨在屏障之上
三棱镜群体
不协调性的现代层面
无民族的民族
种族主义的现代性
二 现代性、种族主义和种族灭绝(2)
从异类恐惧症到种族主义
作为一项社会工程的种族主义
从排斥到灭绝
展望
四 大屠杀的独特性和常态性
五 诱使受害者合作
六 服从之伦理(读米格拉姆)
七 一种道德的社会学理论初探
八 事后的思考:理性与羞耻
节选
富有而又可鄙的犹太人为转移早期释放出来的反现代主义能量提供了一根天然的避雷针。他们集可怕的金钱力量与社会的鄙视、道德的谴责和审美的厌恶于一身。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6.4¥32.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随园食单
¥9.1¥30.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