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65153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7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122465153 ; 978-7-122-46515-3

内容简介

《二级健康管理师培训教程》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二级健康管理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能力操作要求,围绕职业功能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划分为职业素养、相关知识、健康监测及健康评估、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四篇,共计二十一章。教程按照工作流程系统介绍了二级健康管理师所需掌握的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干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方面的必要知识与技能。在健康风险评估、干预方案制订与实施等章节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流程、相关工具,还提供了全套体检项目方案及慢性病管理实践案例等具体模板。 作为技师级专业人才,二级健康管理师不仅需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因此,本教程涵盖了国家政策与法规、管理学基础内容、职业健康与安全、基本急救方法等内容。同时,为体现我国中医药科学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传统中医知识与现代健康管理实践的融合,本教程中还设计了中医养生保健相关内容。本教程适用于健康管理师及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读者。

目录

**篇 职业素养**章 健康管理师职业概述 002一、健康管理师职业素养内涵 002二、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 002三、行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003四、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挑战与趋势 004一、国家关于健康的战略规划 006二、健康管理师相关标准及政策 009三、健康管理行业相关法规 012四、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013**节 教学与培训能力 014一、专业知识与技能储备 014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014三、沟通与协调能力 016**篇 职业素养**章 健康管理师职业概述 002一、健康管理师职业素养内涵 002二、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 002三、行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003四、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挑战与趋势 004 第二章 国家政策与法规 006一、国家关于健康的战略规划 006二、健康管理师相关标准及政策 009三、健康管理行业相关法规 012四、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013 第三章 指导、培训与研究 014**节 教学与培训能力 014一、专业知识与技能储备 014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014三、沟通与协调能力 016四、评估与反馈能力 017五、引导与激励能力 017六、团队合作与领导力 018七、持续学习与创新 018八、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 018第二节 科学研究与学术写作 019一、概述 019二、科学研究的概念和分类 020三、科学研究的选题 020四、科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021五、学术论文概述 022六、学术论文的构成与撰写方法 022七、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028参考文献 029 第二篇 相关知识第四章 管理学基础 031一、管理理论概述 031二、管理的主要职能 031三、管理学伦理与社会责任 034 第五章 客户服务与客户关系维护 035**节 健康管理师客户服务的方法与技巧 035一、客户沟通的基本原则 035二、推荐服务项目 036三、处理客户投诉 037第二节 客户满意与忠诚培育 039一、客户满意概述 039二、客户忠诚培育 042 第六章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础 046**节 流行病学概述 046一、基本概念 046二、常用研究方法及应用 049第二节 医学统计学概述 051一、相关概念及内涵 052二、研究内容及步骤 053三、对健康管理服务与研究的作用 054 第七章 常见慢性病治疗原则及手段 056**节 高血压 056一、高血压的分类 056二、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058三、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058第二节 血脂异常 059一、血脂异常概述 059二、血脂异常的分类 061三、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061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065一、冠心病分类 065二、冠心病临床表现 065三、冠心病的治疗原则 066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069一、COPD的分期和分级 069二、COPD的临床表现 070三、COPD的治疗原则 071第五节 糖尿病 074一、糖尿病的分类 074二、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075第六节 痛风 077一、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077二、痛风的治疗原则 079第七节 肿瘤 080一、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 080二、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 081三、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081四、肿瘤的预防 082五、肿瘤的治疗手段 084六、常见恶性肿瘤 088七、常用缩写 094第八节 体检项目及报告解读 095一、常见慢性病的物理检查项目 095二、血液生化检查项目 099三、其他检查项目 106 第八章 职业与健康 114**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概述 114第二节 职业病分类 115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15二、职业性皮肤病 115三、职业性眼病 115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15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115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16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16八、职业性传染病 116九、职业性肿瘤 116十、其他职业病 116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 117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117二、职业病危害的三级预防 118 第九章 公共卫生事件及响应 121**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1一、分类 121二、分级 121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 123第二节 法定传染病分类及管理 123一、法定传染病种类及分类 124二、法定传染病管理 124 第十章 常见院外急救技术 125一、常见危急情况的自救及急救知识 125二、常见意外情况的自救及急救技能 125三、心肺复苏术 130四、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方法 133参考文献 134 第三篇 健康监测及健康评估第十一章 健康信息采集 137**节 信息的来源 137一、信息与数据概念 137二、健康信息的来源 137第二节 信息收集原则和方法 138一、信息收集原则 138二、信息收集方法 139三、健康调查表的选用 140第三节 调查问卷设计 141一、调查问卷结构 141二、问卷设计 141三、问卷评价 143 第十二章 健康信息管理与利用 144**节 健康信息管理 144一、建立数据库 144二、建立健康档案 144三、数据分析与管理 147第二节 健康信息利用 148一、个体健康需求分析 148二、群体层面的信息利用 149三、特定疾病群体健康需求分析 149 第十三章 现代信息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151**节 可穿戴设备的特点 151第二节 人工智能 152第三节 大数据的应用 152一、大数据在疫情中的应用 152二、大数据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 153三、数字医疗 153第四节 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在医保中的应用 154一、医保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154二、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在医保中的作用 154 第十四章 健康危险因素概述 156**节 健康危险因素 156一、环境危险因素 156二、心理、行为危险因素 157三、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157四、医疗卫生服务危险因素 157五、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 157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157一、概念 157二、研究背景 158 第十五章 健康风险评估的实践与应用 159**节 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159一、概述 159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内容与指标 159第二节 团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169一、教育对健康的影响 169二、危险因素的性质 169三、单项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70参考文献 178 第四篇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第十六章 膳食干预 180**节 营养学基础 180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180二、各类营养素与慢性病 180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85四、营养与体质评估 188五、营养咨询 190第二节 常见慢性病营养指导 190一、高血压人群营养指导 190二、糖尿病人群营养指导 193三、肥胖的营养指导 195四、高血脂-脂肪肝营养指导 196五、痛风的营养指导 198六、贫血的营养指导 200第三节 营养配餐设计 202一、营养食谱编制依据 202二、计算法食谱编制 202三、交换份法编制食谱 204 第十七章 身体活动评价与干预 208**节 身体活动及其益处与风险 208一、身体活动概述 208二、身体活动益处和风险 209第二节 身体活动水平评价 210一、身体活动强度评价指标 210二、不同人群身体活动推荐 212第三节 运动处方概述 212一、概念 212二、运动前健康筛查 213三、运动处方的制订 214四、注意事项 215第四节 健康成人与慢性病患者运动处方 217一、慢性病患者危险因素筛查与分层运动指导 217二、慢性病患者运动风险控制 218三、健康成人运动处方要点 219第五节 运动干预效果评价 219一、运动的近中期效果评估 219二、身体指标的变化趋势 220 第十八章 心理干预 221**节 应激与应激障碍 221一、应激的概念 221二、应激的基本过程 221三、心理应激引起的精神障碍 222第二节 慢性病常见心理特点 223一、脑卒中患者 223二、糖尿病患者 224三、肥胖症患者 224第三节 心理干预 224一、心理干预基础 225二、常用心理干预技术 226第四节 健康管理师常用心理沟通技术 230一、语言沟通技巧 230二、非语言沟通技巧 231三、自我开放技术 232四、理解的反应技术 233五、人际影响技术 234 第十九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35**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述 235一、健康教育 235二、健康促进 235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236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和改变理论 236一、健康相关行为 236二、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 238第三节 健康信息传播 239一、健康传播分类 239二、传播材料的分类与制作 240三、健康传播的常用方法 242第四节 健康教育计划 245一、健康教育计划设计 245二、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 248三、健康教育计划的评价 249 第二十章 中医养生保健 251**节 中医养生保健基础知识 251一、八纲辨证 251二、脏腑辨证 252第二节 养生基本原则 255一、天人合一 255二、形神共养 255三、动静互涵 255四、正气为本 255第三节 中医体质养生 256一、平和质 256二、阳虚质 256三、阴虚质 256四、气虚质 257五、痰湿质 257六、湿热质 257七、血瘀质 258八、气郁质 258九、特禀质 258 第二十一章 干预方案的设计、实施与管理 260**节 干预方案的制订 260一、明确目标与需求 260二、制订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262第二节 干预方案的实施 264一、前期准备 264二、实施干预 265第三节 干预方案的管理 267一、实施质量监测指标与方法 267二、效果评价 268 附录 慢性病管理实践案例 269一、客户背景情况介绍 269二、糖尿病管理过程 269三、糖尿病管理效果评估 275参考文献 277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