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生活的经济分析

包邮家庭生活的经济分析

1星价 ¥79.1 (6.7折)
2星价¥79.1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323630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6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43236301 ; 978-7-5432-3630-1

本书特色

本书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加里•S.贝克尔的经典论著。贝克尔在婚姻的人类学解释和社会学解释之上,增加了经济学解释。婚姻的经济学理由在于不同性别所造成的专业化优势可以通过家庭契约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说贝克尔的家庭经济学视角为社会科学增加了一个重要视角。此外,贝克尔家庭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突破是为现代社会生育率持续下降提供了(不同于人口经济学家提供的)经济学解释。

内容简介

家庭作为基本社会单位,其诞生的古典理由便是婚姻;而在家庭的社会学行为当中,*典型的也是婚姻。贝克尔的《家庭生活的经济分析》不仅在婚姻的人类学解释和社会学解释之上,增加了经济学解释,而且将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关于家庭的问题串联起来,从单个人的居民户分析开始,详细研究了家庭内的劳动分工和婚姻市场中的各种择偶现象,并深度探讨了生育意愿、教育、代际变动和非人类物种的家庭等问题。本书试图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形形色色的婚姻、家庭以及择偶现象,通过本书对家庭的分析,不仅可以窥见人类历史的许多方面,而且可以指导人们未来的行为。

目录

主编的话译者序增订版前言致谢1单身户1.1传统理论1.2家庭生产函数1.3人力资本投资数学附录2家户和家庭内的分工2.1家庭中的专业化分工2.2家庭中的性别分工2.3推卸责任、家庭规模和劳动分工附录 人力资本、成就与性别劳动分工3婚姻市场中的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主编的话译者序增订版前言致谢 0导论1单身户1.1传统理论1.2家庭生产函数1.3人力资本投资数学附录2家户和家庭内的分工2.1家庭中的专业化分工2.2家庭中的性别分工2.3推卸责任、家庭规模和劳动分工附录 人力资本、成就与性别劳动分工3婚姻市场中的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3.1婚姻市场的均衡3.2对多配偶制的一个更普适的分析3.3均衡收入、投资和性别比数学附录4婚姻市场中的排序配对4.1一夫一妻制下排序配对的市场均衡条件4.2特征相似之人的配对4.3男女数量不相等情况下的排序配对4.4偏好差异、爱和*优配对4.5一夫多妻制下的排序配对4.6非浮动价格、嫁妆和彩礼数学附录5生育意愿5.1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5.2子女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5.3数量质量相互作用的进一步实证分析附录 对生育经济理论的重塑6家庭背景和孩子的机遇6.1收入的确定6.2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6.3孩子之间差异的补偿与强化6.4禀赋及数量、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7不平等与代际变动7.1收入不平等的均衡7.2代际变动7.3家庭和市场参数的估计7.4异构家庭7.5政府对收入的再分配7.6经济增长7.7孩子的数量7.8婚姻匹配7.9总结和结论数学附录附录 人力资本和家庭兴衰8家庭中的利他主义8.1利他主义效应8.2家族效用函数8.3家庭中的利他主义和市场中的利己主义8.4结语数学附录9非人类物种的家庭9.1动物后代的数量和质量9.2配偶系统9.3结语数学附录10不完全信息、结婚和离婚10.1婚姻市场中的不完全信息10.2不完全信息与离婚10.3离婚带来的收益10.4离婚与羞耻感11家庭的演变与发展11.1传统社会11.2现代社会11.3 20世纪后半期附录 国家与家庭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加里•S.贝克尔(Gary S. Becker,193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之一。1930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先后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60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自1970年起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并担任过该校经济学系主任。主要论著有:《歧视经济学》《人力资本》《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偏好的经济分析》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