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54803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68548038 ; 978-7-5685-4803-8

本书特色

在人类文明的璀璨星空中,中国古代数学犹如一颗独特的星辰,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科学文化特性,在人类数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旨在搭建中国古典数学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激活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数学的兴起——原始社会至西周的数学、中国古典数学框架的确立——春秋至东汉中期的数学、中国古典数学理论体系的完成——东汉末至唐中叶的数学,中国古典数学的高潮——唐中叶至元中叶的数学。中国古典数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原始社会至西周中国数学的兴起,春秋至东汉中期中国古典数学框架的确立,东汉末至唐中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体系的完成,唐中叶至元中叶中国筹算数学的高潮,元中叶至明末古典数学的衰落与珠算的发展,明末至清末西方数学的传入与中西数学的融会等几个阶段。本书着重介绍前四个阶段。

目录

目录:**章 中国数学的兴起———原始社会至西周的数学/1**节 图形观念的形成与规矩准绳/2第二节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形成与算筹的创造/3一、数概念的产生与结绳、书契、陶文数字/3二、甲骨文数字与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形成/4三、计算工具———算筹/5第三节 商与西周的数学/7一、九九表与整数乘除法则/7二、商高答周公问及用矩之道/8三、陈起的重数思想/8四、数学形成一门学科/9第二章 中国古典数学框架的确立———春秋至东汉中期的数学/10**节 数学家与数学经典/11 目录:**章 中国数学的兴起———原始社会至西周的数学/1 **节 图形观念的形成与规矩准绳/2 第二节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形成与算筹的创造/3 一、数概念的产生与结绳、书契、陶文数字/3 二、甲骨文数字与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形成/4 三、计算工具———算筹/5 第三节 商与西周的数学/7 一、九九表与整数乘除法则/7 二、商高答周公问及用矩之道/8 三、陈起的重数思想/8 四、数学形成一门学科/9 第二章 中国古典数学框架的确立———春秋至东汉中期的数学/10 **节 数学家与数学经典/11 一、诸子百家与数学/11 二、战国秦汉数学简牍/11 三、《周髀算经》和陈子/16 四、《九章算术》和张苍、耿寿昌/17 第二节 分数、今有术与盈不足术/20 一、分数及其四则运算法则/20 二、今有术与衰分术、均输术/22 三、盈不足术/24 第三节 面积、体积、勾股与测望/26 一、面积/26 二、体积/29 三、勾股定理、解勾股形与勾股数组/36 四、勾股容方、勾股容圆/40 第四节 开方术、正负术、方程术与数列/41 一、开方术/41 二、正负术/46 三、方程术/48 四、等差数列/54 第三章 中国古典数学理论体系的完成———东汉末至唐中叶的数学/56 **节 东汉末至唐中叶数学概论/57 一、魏晋数学的发展与辩难之风/57 二、刘洪、徐岳与《数术记遗》/57 三、赵爽与《周髀算经注》/59 四、刘徽与《九章算术注》《海岛算经》/59 五、南北朝的数学著作和数学家/62 六、隋至唐中叶的数学著作和数学家/66 第二节 算之纲纪———率与齐同原理/70 一、率的定义和性质/70 二、今有术的推广与齐同原理/72 第三节 勾股和重差/78 一、对勾股定理与解勾股形诸公式的证明/78 二、重差术/84 三、《数术记遗注》的测望问题/87 第四节 开方术、方程术的改进、不定问题/89 一、开方术的几何解释和改进/89 二、方程术的进展/92 三、不定问题/94 四、等差数列/96 五、二次内插法/97 第五节 无穷小分割和极限思想/97 一、割圆术/97 二、刘徽原理/99 三、圆体体积与祖暅之原理/101 四、极限思想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以圆周率为例/105 五、刘徽的面积推导系统/109 六、刘徽的体积推导系统/111 七、刘徽的极限思想在数学史上的地位/119 第六节 刘徽的逻辑思想和数学理论体系/120 一、刘徽的定义/121 二、刘徽的演绎推理/121 三、数学证明/125 四、刘徽的数学理论体系/126 第四章 中国古典筹算数学的高潮———唐中叶至元中叶的数学/130 **节 唐中叶至元中叶数学概论/131 一、古典数学的高潮与唐中叶开始的社会变革/131 二、赝本《夏侯阳算经》/134 三、贾宪和《黄帝九章算经细草》/135 四、刘益和《议古根源》/136 五、秦九韶和《数书九章》/136 六、李冶和《测圆海镜》《益古演段》/138 七、杨辉和《详解九章算法》《杨辉算法》/140 八、朱世杰和《算学启蒙》《四元玉鉴》/144 第二节 计算技术的改进和珠算的发明/146 一、○ 和十进小数/146 二、计算技术的改进/149 三、珠算的产生/152 第三节 勾股容圆/153 一、洞渊九容/153 二、圆城图式和识别杂记/155 第四节 高次方程数值解法/159 一、立成释锁法与贾宪三角/159 二、增乘开方法/162 三、正负开方术/163 第五节 天元术和四元术/168 一、天元术/169 二、四元术/172 第六节 垛积术、招差术/176 一、垛积术/177 二、招差术/179 第七节 大衍总数术与纵横图/181 一、大衍总数术/181 二、纵横图/185 余 绪/19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E.T.贝尔(Eric Temple Bell,1883—1960):数学家,小说家,诗人,192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数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学士(文学),华盛顿大学硕士(文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数学)。1924年获得美国数学学会博歇(Bocher)奖,1931—1932年任美国数学协会主席。已出版数学和科普著作14种,包括《代数的算术》(1927)、《揭穿科学之谜》(1931)、《科学的皇后》(1931)和《探索真理》(1934)等。以笔名约翰·泰恩(John Taine)发表小说15部、诗集1部。李文林:著名数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数学史和偏微分方程论研究。在数学史方面,先后在数学发展中的算法倾向、不定分析史、笛卡儿几何学的机械化特征、微积分的制定、希尔伯特数学问题、中外数学交流及东西方数学历史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已发表论文80余篇,著作8部,译著7部。代表性论文有《中国古代不定分析若干问题探讨》《算法、演绎倾向与数学史的分期》《笛卡儿 几何学 的机械化特征》。代表性著作有《数学的进化》《数学史概论》。“数学史若干问题研究”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与王元院士合作的译著《我的大脑敞开了——天才数学家保罗·爱多士传奇》曾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 作者简介:E.T.贝尔(Eric Temple Bell,1883—1960):数学家,小说家,诗人,192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数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学士(文学),华盛顿大学硕士(文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数学)。1924年获得美国数学学会博歇(Bocher)奖,1931—1932年任美国数学协会主席。已出版数学和科普著作14种,包括《代数的算术》(1927)、《揭穿科学之谜》(1931)、《科学的皇后》(1931)和《探索真理》(1934)等。以笔名约翰·泰恩(John Taine)发表小说15部、诗集1部。 李文林:著名数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数学史和偏微分方程论研究。在数学史方面,先后在数学发展中的算法倾向、不定分析史、笛卡儿几何学的机械化特征、微积分的制定、希尔伯特数学问题、中外数学交流及东西方数学历史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已发表论文80余篇,著作8部,译著7部。代表性论文有《中国古代不定分析若干问题探讨》《算法、演绎倾向与数学史的分期》《笛卡儿的机械化特征》。代表性著作有《数学的进化》《数学史概论》。“数学史若干问题研究”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与王元院士合作的译著《我的大脑敞开了——天才数学家保罗·爱多士传奇》曾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 胡作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数学史、科学史研究。精通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语言。著有《20世纪数学思想》《近代数学史》《大有可为的数学》《影响世界历史的100名著排行榜》等。译著有《罗素自传》《化学简史》《数学概观》等。 胡俊美:理学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近现代数学史及代数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已在《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科学史研究》《科学》《数学与人文》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译著有《代数学》《数学世纪——过去100年间30个重大问题》《数学指南》《数学手册》4部;编写教材《线性代数与几何》1部。 袁向东: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数学史的研究和翻译。著有《有话可说——丁石孙访谈录》《笛卡儿几何》等。其中《有话可说——丁石孙访谈录》入选2013年度全国图书馆推荐书目,获得2015年第三届湖湘优秀出版物奖。 贾随军: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美国特拉华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近现代数学史、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傅里叶分析的历史研究”。在“ZDM–Mathematics Education”《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课程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程钊:理学博士,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数学史研究,发表过“图论中若干著名问题的历史注记”等多篇论文。参与翻译《数学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等多部著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网络版)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科学技术史卷》(网络版)撰写过“玛雅数学”等多个条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