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810977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030810977 ; 978-7-03-081097-7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为适应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医学模式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按系统-器官重组课程内容的原则编写而成。本教材中将以往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从正常人体功能和代谢表现到疾病状态下的变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能从本教材中学习掌握人体机能和代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理解临床疾病的常见基本病理过程和重要系统变化的发生、发展机制。本教材满足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教学大纲、教学特点及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简明通俗,便于自学;基本避免了以往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化解了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在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践、联系临床,做到早实践、早临床。另外,为了配合本教材的教学安排,还配套有《人体机能学实验教程》,以便读者学习使用。

本教材可供中西医结合、中医学、护理学、维医学、哈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全科医学、医疗保险等专业人员使用。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1
**节 概述 1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
第三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3
第四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4
第二章 细胞的分子结构和基本功能 6
**节 生物大分子 6
第二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23
第三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27
第四节 细胞的电活动 29
第五节 肌细胞的收缩 33
第三章 人体物质代谢 41
**节 糖代谢 42
第二节 脂类代谢 52
第三节 生物氧化 62
第四节 氨基酸代谢 68
第五节 肝脏代谢 77
第六节 肝功能不全 85
第七节 能量代谢与体温 89
第八节 发热 97
第四章 血液生理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04
**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104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106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108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13
第五节 血型和输血 117
第五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120
**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120
第二节 突触传递 122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127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30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34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136
第六章 血液循环与常见的循环功能障碍 140
**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141
第二节 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特性 145
第三节 血管生理 151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58
第五节 器官循环 162
第六节 心力衰竭 165
第七节 休克 173
第八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 181
第七章 呼吸生理和呼吸功能不全 189
**节 肺通气 189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195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97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99
第五节 缺氧 202
第六节 肺功能不全 208
第八章 消化与吸收216
**节 概述 216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和吞咽 218
第三节 胃内消化 219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223
第五节 大肠的功能 227
第六节 吸收 228
第九章 肾脏的正常排泄功能与障碍和体液调节紊乱 232
**节 概述 232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235
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 242
第四节 清除率 244
第五节 尿的排放 245
第六节 水、电解质平衡及其紊乱 246
第七节 酸碱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257
第八节 肾衰竭 268
第十章 内分泌与生殖275
**节 概述 275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内分泌 278
第三节 甲状腺内分泌 283
第四节 甲状旁腺、维生素D和C细胞内分泌 286
第五节 肾上腺内分泌 287
第六节 胰岛内分泌 290
第七节 生殖 291
第八节 应激 294
第十一章 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 303
**节 核苷酸代谢 304
第二节 DNA的生物合成 306
第三节 RNA的生物合成 311
第四节 蛋白质的合成 317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