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大众传媒与中国农民工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 ISBN:978752274122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5-15
- 条形码:9787522741222 ; 978-7-5227-4122-2
内容简介
本书从媒介与阶层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以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为主要构成的大众传媒在中国农民工阶层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更多元地理解农民工阶层和农民工问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呈现了来自话语、符号、媒介技术等角度的解读。同时,本书立足中国情境、从经验数据出发,在比较视野下论述了媒介一阶层经典研究范式的适切性问题;并实现了经验研究和规范研究的统一,彰显了新闻传播学对社会重大议题的关切和回应。
目录
**章 导言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问题、研究进路及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五节 全书纲要
第二章 中国农民工阶层的兴起
**节 中国农民工阶层兴起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中国农民工阶层的基本状况
第三节 中国农民工阶层的地位和困境
第三章 “农民工”在大众传媒中的话语嬗变
**节 “农民工”在大众传媒中的称谓嬗变
第二节 “农民工”在大众传媒中的形象嬗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民工阶层的媒介话语空间
**节 农民工媒介话语空间的主要形态
第二节 农民工阶层在媒介话语空间的利益表达——基于“讨薪”报道的个案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对互联网新媒体的意义认知
**节 互联网对于广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意义
第二节 互联网对于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意义
第三节 互联网对于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意义
第四节 互联网之于京、广、沪新生代农民工的意义探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互联网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发展——基于北京市的个案研究
**节 传播、媒介使用与发展
第二节 “互联网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发展”概念的操作化
第三节 互联网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民工阶层的媒介困境及其突破——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
**节 解困之道:构建维护性媒介、包容性城市、保护性社会的联结体
第二节 解困之道:农民工信息化建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何晶,女,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治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与社会变迁、政治传播、健康传播等。著有《大众传媒与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报刊媒介话语中的中产阶层》,主编《政治传播研究的中国进路——“政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2.2¥36.0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