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5011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0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302550112 ; 978-7-302-55011-2

本书特色

本书为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建设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教材,网络安全经典教材。本书作者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教学名师,“网络空间安全导论”是北航首批思政示范课。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6章。第1章为网络空间安全概述,主要阐述网络空间安全指导思想、学科内涵、发展历程、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知识;第2章为密码学基础,主要阐述密码学的演进历史、基本概念、**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方向;第3章为网络安全基础,主要阐述网络安全基本概念、网络安全边界防护技术、网络安全工程与管理、新兴网络及安全技术;第4 章为系统安全基础,主要阐述系统安全基本概念、系统安全模型、系统安全关键技术和系统安全应用实践;第5章为内容安全基础,主要阐述内容安全基本概念、网络舆情与事件检测、网络欺诈与虚假新闻、网络水军与网络暴力、内容伪造与深度鉴别;第6章为应用安全基础,主要阐述应用安全基本概念、身份认证与信任管理、隐私保护及新技术安全。 本教材内容丰富,概念清楚,语言精练,在内容阐述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特别是本教材采用微课形式出版,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相关内容。每章后面均提供了习题,便于读者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每章后面也提供了参考文献,便于有兴趣的读者继续深入学习有关内容。 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对抗技术、密码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核心通识课教材,也可以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低年级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对于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管理员和政府工作人员来说,本教材也是很好的参考书和培训教材。 "

前言

为了加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正式于2015年6月决定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目前,全国已有9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37所高校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47所高校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点,151所高校设立信息安全本科专业,121所高校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5所大学设立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许多高校的网络空间安全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均将“网络空间安全导论”课程设为低年级本科生的核心通识课。为满足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需求,急需编写一本适合本科通识课教学的《网络空间安全导论》教材。
本教材的主编和部分副主编主持或参与编写了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和《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并参与了由王小云院士牵头的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办公室课题《网络空间安全教材编写指南的研究和制定》《网络空间安全教材体系建设研究》《网络安全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研究》。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充分汲取了上述研究成果,力求使本教材编写大纲符合上述专业规范、教材编写指南和教材体系建设方案的要求。
本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目录

第1章网络空间安全概述1
1.1信息时代与信息安全1
1.1.1信息技术与产业空前繁荣1
1.1.2信息安全形势严峻4
1.2网络空间安全发展历程8
1.3习近平网络强国思想10
1.3.1总体国家安全观10
1.3.2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11
1.4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简介13
1.4.1网络空间安全有关概念13
1.4.2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内涵16
1.4.3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18
1.4.4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理论基础20
1.4.5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方法论基础23
1.5网络空间安全法律法规25
1.5.1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现状25
1.5.2计算机犯罪有关《刑法》的法律条款27
1.5.3涉互联网安全的刑事责任28
1.5.4《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9
1.5.5《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32
1.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34
1.5.7《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35
1.5.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36
1.6信息安全标准37
1.6.1技术标准的基本知识37
1.6.2信息安全有关的主要标准化组织39
1.6.3我国的网络安全标准41
习题50
参考文献51目录第2章密码学基础54
2.1密码学概述54
2.1.1密码的起源54
2.1.2古典密码59
2.1.3机械密码66
2.1.4现代密码学70
2.1.5密码学面临的挑战73
2.2密码学的基本概念76
2.2.1密码体制的分类77
2.2.2密码分析78
2.2.3密码学理论基础81
2.2.4国内外密码算法概览88
2.3密码学新进展92
2.3.1身份基公钥密码92
2.3.2属性基公钥密码94
2.3.3同态密码97
2.3.4抗量子密码98
2.3.5轻量级密码101
2.4密码学主要研究方向104
2.4.1密码理论104
2.4.2密码工程与应用105
2.4.3密码安全防护106
2.4.4量子密码106
2.4.5密码管理107
习题108
参考文献108

第3章网络安全基础111
3.1网络安全概述111
3.1.1网络安全现状及安全挑战111
3.1.2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措施113
3.1.3安全攻击的分类及常见形式117
3.1.4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与安全体系结构122
3.1.5网络安全模型127
3.2网络安全边界防护技术128
3.2.1边界访问控制128
3.2.2防火墙133
3.2.3入侵检测系统139
3.2.4虚拟专网143
3.2.5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148
3.2.6安全漏洞扫描技术151
3.3网络安全工程与管理157
3.3.1安全等级保护157
3.3.2网络安全管理163
3.3.3网络安全事件处置与灾难恢复169
3.4新兴网络及安全技术172
3.4.1工业互联网安全172
3.4.2移动互联网安全174
3.4.3物联网安全177
习题180
参考文献181

第4章系统安全基础182
4.1系统安全概述182
4.1.1操作系统与安全182
4.1.2数据库系统与安全183
4.1.3信息系统安全需求184
4.2系统安全模型186
4.2.1信息系统的定义186
4.2.2系统安全基础模型187
4.3系统安全关键技术192
4.3.1访问控制技术192
4.3.2文件加密技术195
4.3.3安全审计技术198
4.4系统安全应用实践200
4.4.1操作系统200
4.4.2数据库系统202
4.4.3大数据系统204
习题211
参考文献211

第5章内容安全基础213
5.1内容安全概述213
5.1.1定义215
5.1.2目的215
5.1.3重要性215
5.1.4大模型时代的内容安全216
5.2网络舆情与事件检测218
5.2.1网络舆情事件概述219
5.2.2网络舆情事件检测技术220
5.2.3网络舆情事件检测的应用222
5.3网络欺诈与虚假新闻223
5.3.1数据泄密和隐私泄露223
5.3.2欺诈行为与攻击方式的分析224
5.3.3虚假新闻检测技术224
5.3.4网络欺诈检测技术227
5.3.5反诈措施与新闻监管230
5.4网络水军与网络暴力233
5.4.1网络水军与网络暴力概念233
5.4.2网络水军检测技术234
5.4.3网络暴力识别技术235
5.4.4社交媒体平台的反制措施237
5.5内容伪造与深度鉴别238
5.5.1深度伪造技术239
5.5.2语音文字伪造240
5.5.3图像视频伪造240
5.5.4内容伪造识别技术241
习题244
参考文献244

第6章应用安全基础246
6.1应用安全概述246
6.2身份认证与信任管理248
6.2.1身份认证的主要方法248
6.2.2身份认证的主流标准252
6.2.3信任管理模型258
6.2.4访问控制模型261
6.3隐私保护263
6.3.1隐私、隐私保护和隐私计算263
6.3.2匿名化和差分隐私264
6.3.3安全多方计算267
6.3.4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268
6.4新技术安全270
6.4.1云计算及其安全270
6.4.2区块链及其安全281
6.4.3人工智能及其安全286
6.4.4数据安全291
习题293
参考文献293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