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土地-粮食”多元关联性研究

包邮中国“水-土地-粮食”多元关联性研究

1星价 ¥47.2 (6.9折)
2星价¥47.2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932646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109326460 ; 978-7-109-32646-0

内容简介

本文以2005—2020年为研究期,综合运用RSGIS技术、DEA模型、LMDI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空间分析模型、障碍诊断模型等多种方法,在分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粮食生产中各要素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测度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粮食生产效率,分解粮食生产变化的水土资源利用效应,定量评价“水资源-土地资源-粮食生产”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识别该复合系统的主要内部障碍因子和外部驱动因子,以期为推动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粮食生产的协同发展与治理提供路径方案。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如何统筹水土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是当前全球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水土资源约束条件下中国粮食生产面临新的挑战

 1.1.3 “水-土地-粮食”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完善水资源、土地资源与粮食生产关系特征体系

 1.2.2 促进水资源、土地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3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决策参考

 1.3 文献计量分析

 1.3.1 方法设计

 1.3.2 结果分析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水资源配置、土地资源配置与粮食生产能力研究

 1.4.2 水土资源利用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1.4.3 水资源、土地资源与粮食生产关系研究

 1.4.4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1.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配置理论

 2.2.2 区域经济学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系统性理论

 2.2.5 耦合协调理论

 2.3 分析框架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候条件

 3.1.3 土壤植被与生态建设

 3.1.4 社会经济

 3.2 数据来源

第4章 “水-土地-粮食”关联的要素演变特征研究

 4.1 分析模型

 4.1.1 重心模型

 4.1.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第5章 “水-土地-粮食”关联的效率分析研究

第6章 “水-土地-粮食”关联的效应分解研究

第7章 “水-土地-粮食”关联的耦合协调评价研究

第8章 “水-土地-粮食”关联的发展机制与路径选择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