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80728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42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030807281 ; 978-7-03-080728-1
内容简介
本书共4篇16章,包括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及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和生态风险,较全面地介绍了环境化学的主要内容和*新研究进展。对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污染物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有机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生物标记物和生态风险早期诊断,以及全球关注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灰霾等环境问题,均在有关章节进行详细介绍。全书以阐明基本原理为主,注意反映当前国内外关注的环境研究热点问题、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有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特色。本次修订还补充了环境化学*新研究进展,并升级为基于数字资源化的新形态教材,以方便读者更系统地理解和拓展所学知识。
目录
目录第二版前言**版前言第1章 绪论 11.1 环境化学的形成 11.2 环境化学的特点 21.3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范围 21.4 环境化学发展动向 31.4.1 环境分析化学 31.4.2 水环境化学 51.4.3 大气污染化学 71.4.4 土壤环境化学 91.4.5 有害化学物质的生态风险和早期诊断 10本章基本要求 12思考与练习 12第1篇 水环境化学第2章 天然水的组成和性质 152.1 水质概况 152.2 天然水的组成 162.2.1 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 162.2.2 水中的金属离子 162.2.3 溶解在水中的气体 172.2.4 水中的营养元素 192.2.5 水生生物 202.3 天然水的性质 202.3.1 碳酸平衡 202.3.2 天然水的碱度和酸度 232.3.3 天然水体的缓冲能力 272.3.4 天然水的硬度 28本章基本要求 28思考与练习 29第3章 水环境中无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 303.1 水环境中的溶解和沉淀作用 303.1.1 天然水中各类固体的溶解度 303.1.2 水溶液的稳定性 363.2 水环境中的配位作用 403.2.1 天然水体中的配位作用 403.2.2 羟基对重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 403.2.3 螯合剂NTA的配位作用 423.2.4 腐殖质的配位作用 463.2.5 有机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483.3 天然水中的氧化还原平衡 503.3.1 天然水中氧化还原平衡的意义 503.3.2 电子活度和氧化还原电位 513.3.3 天然水体的pe-pH图 543.3.4 天然水中污染物的氧化还原转化 583.3.5 水中有机物的氧化 643.4 水环境中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 643.4.1 天然水体中的胶体物质 643.4.2 胶体颗粒的性质 663.4.3 颗粒物在水环境中的吸附过程 693.4.4 沉积物——探索天然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工具 70本章基本要求 72思考与练习 73第4章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 764.1 分配作用 764.1.1 线性分配理论 764.1.2 标化分配系数 774.1.3 生物浓缩因子 804.2 挥发作用 804.2.1 亨利定律 814.2.2 挥发作用的双膜理论 824.3 水解作用 844.4 光解作用 864.4.1 直接光解 864.4.2 敏化光解(间接光解) 904.4.3 氧化反应 914.5 生物降解作用 914.5.1 生长代谢 914.5.2 共代谢 934.5.3 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 93本章基本要求 94思考与练习 95第5章 水环境中污染物环境行为和归趋模式 965.1 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975.1.1 农药 975.1.2 多环芳烃类 985.1.3 多氯联苯 985.1.4 卤代脂肪烃 995.1.5 醚类 995.1.6 单环芳香族化合物 995.1.7 苯酚类和甲酚类 995.1.8 酞酸酯类 1005.1.9 亚硝胺和其他化合物 1005.1.10 新污染物 1005.2 有机污染物的归趋模式 1075.2.1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1085.2.2 归趋模式简介 1105.2.3 归趋模式应用举例 1125.3 无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归趋模型 1165.3.1 水环境中无机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 1165.3.2 水体富营养化 1185.3.3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化学平衡模型 121本章基本要求 123思考与练习 123第2篇 大气环境化学第6章 天然大气和重要污染物 1276.1 大气的组成和停留时间 1276.1.1 大气的组成 1276.1.2 大气组分的停留时间 1286.1.3 大气组分浓度表示方法 1296.2 大气的主要层次 1306.2.1 对流层 1316.2.2 平流层 1316.2.3 中间层 1316.2.4 热层 1316.3 大气中的离子及自由基 1326.3.1 大气中的离子 1326.3.2 大气中的自由基 1326.4 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 1346.4.1 含硫化合物 1356.4.2 含氮化合物 1376.4.3 含碳化合物 1396.4.4 含卤素化合物 1426.5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1446.5.1 地球的热平衡 1446.5.2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1456.5.3 辐射强迫 1476.5.4 碳中和 149本章基本要求 151思考与练习 151第7章 气相大气化学 1527.1 大气光化学反应基础 1527.1.1 光化学反应定律 1527.1.2 光化学反应过程 1537.2 氮氧化物的气相反应 1537.2.1 氮氧化物的基本反应 1537.2.2 NO、NO2和O3的基本光化学循环 1547.2.3 氮氧化物气相反应动力学 1557.3 二氧化硫的气相反应 1567.3.1 SO2与氧原子的反应 1567.3.2 SO2与其他自由基的反应 1577.4 有机物的气相反应 1577.4.1 碳氢化合物的一些重要反应 1587.4.2 HO?与烯烃类、烷烃类、醛类、卤代烃、芳烃的反应 159化物的反应 1607.4.4 天然有机物的转化 1627.5 光化学烟雾 1627.5.1 光化学烟雾的特征 1627.5.2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与臭氧生成机制 1647.5.3 光化学烟雾的化学动力学机制 1687.6 平流层化学 1697.6.1 平流层的化学反应 1707.6.2 南极“臭氧洞”现象及解释 1727.6.3 北极上空的臭氧损耗 175本章基本要求 176思考与练习 176第8章 液相大气化学 1788.1 二氧化硫的液相反应 1788.1.1 SO2的液相平衡 1788.1.2 SO2的液相反应动力学 1808.2 氮氧化物的液相反应 1828.2.1 NOx的液相平衡 1828.2.2 NH3和HNO3的液相平衡 1848.2.3 NOx的液相反应动力学 1858.3 酸沉降化学 1858.3.1 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1868.3.2 酸雨的化学组成 1878.3.3 酸雨中的关键性离子组分 1888.3.4 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1898.3.5 酸雨的来源及近年变化趋势 1918.4 降水化学组分和pH的背景值 1938.4.1 降水化学组分的背景值 1938.4.2 降水pH的背景值 1948.5 酸沉降临界负荷 1948.5.1 临界负荷基本含义与临界化学标准 1948.5.2 临界负荷计算方法 196本章基本要求 197思考与练习 197第9章 大气颗粒物 1999.1 大气颗粒物的分类 1999.2 大气颗粒物的源和汇 2009.2.1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2009.2.2 大气颗粒物的汇 2009.3 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及表面性质 2019.3.1 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2019.3.2 大气颗粒物的表面性质 2039.4 大气颗粒物中的无机物 2049.4.1 无机颗粒物的来源 2049.4.2 无机颗粒物的组成 2059.5 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物 2089.5.1 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的类型及来源 2089.5.2 多环芳烃 2099.5.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大气传输 2109.6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109.6.1 大气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 2109.6.2 人体吸入量的估算 2119.7 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 2119.7.1 扩散模型法 2129.7.2 受体模型法 2129.8 大气颗粒物的区域污染 2159.8.1 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及污染特征 2159.8.2 灰霾 2179.8.3 区域复合污染控制 219本章基本要求 222思考与练习 222第3篇 土壤环境化学第10章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22710.1 土壤的分层 22710.2 土壤的组成 22810.2.1 土壤矿物质 22810.2.2 土壤有机质 23310.2.3 土壤水分 23710.2.4 土壤空气 23810.3 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 23910.3.1 土壤的质地 23910.3.2 土壤的胶体性质 24110.4 土壤的离子交换与吸附 24410.4.1 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 24410.4.2 表面配位模型 24910.5 土壤的酸碱度 25310.5.1 土壤的酸度 25310.5.2 土壤的碱度 25510.5.3 土壤的缓冲作用 25610.5.4 土壤酸碱性的环境意义 25710.6 土壤的氧化还原作用 25810.6.1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25810.6.2 土壤中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 25910.6.3 土壤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环境意义 260本章基本要求 261思考与练习 261第11章 氮、磷及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26211.1 氮在土壤中的迁移 26211.1.1 土壤中氮的来源 26211.1.2 土壤中氮的形态 26211.1.3 氮在土壤中转化的重要过程 26311.1.4 氮的流失 26411.1.5 氮污染 26511.2 磷在土壤中的迁移 26511.2.1 土壤中磷的来源 26511.2.2 土壤中磷的形态 26611.2.3 土壤的固磷作用 26811.2.4 磷肥的污染 26811.3 土壤重金属污染 26911.3.1 土壤元素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 27011.3.2 控制重金属在土壤中归趋的主要反应 27211.4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归趋 27511.4.1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累积和迁移 27511.4.2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耐受机制 27811.4.3 重金属的植物修复 27811.4.4 典型重金属在土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落洼物语
¥10.9¥28.0 -
唐诗经典研读
¥20.7¥58.0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
¥5.9¥18.0 -
北大人文课(平装)
¥14.9¥45.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8.2¥26.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6.0¥48.0 -
推理要在晚餐后2(八品-九品)
¥11.9¥29.0 -
中医基础理论
¥51.7¥59.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10.3¥25.0 -
法理学(第二版)
¥31.0¥50.0 -
无人机低空基站组网与优化
¥70.6¥98.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第二版
¥58.8¥68.0 -
金融学(精编版)第六版
¥51.1¥59.0 -
刑法学 上下
¥114.4¥208.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
¥8.4¥23.0 -
智能控制
¥40.2¥56.0 -
水利工程监理
¥28.3¥42.0 -
博雅大学堂·历史中国古代简史(第2版)/张帆
¥38.8¥60.0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中国古代史(下)(第4版)/宁欣
¥23.4¥52.0 -
水电站
¥24.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