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69625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0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122469625 ; 978-7-122-46962-5

内容简介

《应急传播》共7章,内容包括:作为独立学科的应急传播学的定位、研究内容和方法等;应急管理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等)和传播学(传播模式、传受者、传播媒介、内容、效果等)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应急科学传播的含义、应急科学传播活动的策划、实施和评估等;应急舆论传播的含义、应急舆论传播的体系、规律以及调控方法和手段等;应急国际传播的含义、传受者、传播内容、传播方法和手段、传播效果等。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应急管理、安全工程、新闻传播、语言学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安全与应急培训机构教师开展应急管理中传播相关工作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的教材,还可供广大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工作者阅读和使用。

前言

传播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形态,在包括应急管理在内的一切社会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贯穿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从预防与应急准备到监测与预警,从应急处置与救援到恢复与重建。传播是如此重要,因而,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应急管理中传播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就显得极为重要,这是本书编写目的所在。
应急传播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涵盖了应急管理生命周期中所有类型的传播行为、传播活动、传播现象等。相关研究目前主要围绕危机传播和健康传播这两个概念展开:一方面,危机传播研究包括危机信息的充分透明、危机处理措施的充分透明、舆论引导、危机传播理论及应用等内容;另一方面,健康传播研究包括大众媒介健康传播的形式、内容和技巧研究,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研究和模式建构,以及效果研究,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针对不同年龄的公众做好卫生防护的信息传播等内容就可被纳入应急传播研究的范畴。换言之,目前已有的危机传播研究大部分内容以及健康传播研究中的小部分内容可被纳入本书应急传播研究的范畴,但是,应急传播研究的范围无疑更广。
目前,有较多的对应急管理和传播学进行系统介绍的教材,也有一系列关于危机传播和健康传播的教材,但是,以“应急传播”为主题的教材却不多,而本书将在该方面做尝试。具体来说,本书将对应急管理和传播学中*为基础和重要的内容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应急管理学和传播学的交叉部分——应急科学传播、应急舆论传播、应急国际传播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当然,应急管理学和传播学交叉部分的内容极为浩瀚,本书只是呈现了应急传播的研究内容框架以及几部分典型的研究内容。

目录

第1章应急传播概述001
1.1应急传播的时代背景002
1.1.1应急管理面临挑战002
1.1.2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003
1.2应急传播的学科定位和概念界定004
1.2.1应急传播的学科定位004
1.2.2应急传播的概念界定004
1.3应急传播的类型和研究内容005
1.3.1应急传播的类型005
1.3.2应急传播的研究内容005
1.4应急传播的研究方法007
1.4.1研究方式007
1.4.2搜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007
复习思考题008

第2章应急管理概述009
2.1何谓突发事件009
2.1.1突发事件的定义009
2.1.2突发事件的特征009
2.1.3突发事件的分类和分级011
2.2何谓应急管理012
2.2.1应急管理的定义012
2.2.2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013
2.3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014
2.3.1应急管理体制的定义014
2.3.2应急管理主体015
2.4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015
2.4.1应急管理机制的定义015
2.4.2应急管理机制:预防与应急准备016
2.4.3应急管理机制:监测与预警018
2.4.4应急管理机制:应急处置与救援021
2.4.5应急管理机制:恢复与重建024
复习思考题027

第3章传播学概述028
3.1何谓传播028
3.1.1传播概念的沿革028
3.1.2传播的定义030
3.1.3人类传播的历史031
3.2传播的模式034
3.2.1线性模式035
3.2.2循环互动模式036
3.2.3社会系统模式037
3.3传播的内容039
3.3.1何谓信息039
3.3.2何谓意义040
3.3.3何谓符号040
3.4传播的特点041
3.4.1时空分布广泛041
3.4.2形态复杂多样041
3.4.3社会性和阶级性041
3.4.4目的性和计划性042
3.4.5主动性和创造性042
3.4.6协同性和互动性042
3.4.7永恒性和历史性042
3.5传播的功能043
3.5.1国内传播功能的界定043
3.5.2国外传播功能的界定043
3.6传播的类型044
3.6.1人内传播044
3.6.2人际传播044
3.6.3群体传播045
3.6.4组织传播045
3.6.5大众传播045
3.7案例分析047
复习思考题048

第4章传播学重要理论049
4.1传播者研究049
4.1.1传播者的定义和分类049
4.1.2传播者的特征050
4.1.3传播者的权利050
4.1.4传播者的责任051
4.1.5几种重要的传播制度053
4.2传播受众研究055
4.2.1传播受众的定义和类型055
4.2.2传播受众的特征056
4.2.3传播受众的权利056
4.2.4传播受众的需求和动机057
4.2.5传播受众的信息选择机制059
4.3传播媒介研究060
4.3.1传播媒介的定义和属性060
4.3.2传播媒介的区分原则061
4.3.3主流传播媒介概述062
4.3.4主要的传播媒介理论064
4.4传播效果研究065
4.4.1传播效果的定义和构成065
4.4.2传播效果的特征066
4.4.3传播效果的研究史067
4.5传播谋略研究069
4.5.1直接性谋略070
4.5.2间接性谋略070
4.5.3连续性策略070
4.5.4积累性谋略071
4.5.5时机性谋略071
4.5.6定位性谋略071
复习思考题072

第5章应急科学传播073
5.1何谓科学传播073
5.1.1科学传播的定义073
5.1.2新中国科学传播的历史发展076
5.1.3西方科学传播的历史演变078
5.2何谓应急科学传播082
5.2.1应急科学传播的定义082
5.2.2应急科学传播者083
5.2.3应急科学传播接受者084
5.2.4应急科学传播媒介084
5.2.5应急科学传播内容085
5.3应急科学传播活动的策划086
5.3.1应急科学传播活动的定义086
5.3.2应急科学传播活动的分类086
5.3.3应急科学传播活动的策划原则086
5.3.4应急科学传播活动的策划要点087
5.4应急科学传播活动的实施和评估088
5.4.1应急科学传播活动的实施088
5.4.2应急科学传播活动的评估090
5.5我国应急科学传播事业现状091
5.5.1人才培养092
5.5.2媒体传播092
5.5.3场馆建设093
复习思考题093

第6章应急舆论传播094
6.1何谓舆论094
6.1.1舆论的定义095
6.1.2舆论的特征097
6.1.3舆论的分类098
6.1.4舆论的功能101
6.1.5舆论的场域102
6.2应急舆论传播体系103
6.2.1应急舆论传播的界定103
6.2.2应急舆论传播主体104
6.2.3应急舆论传播客体105
6.2.4应急舆论传播渠道106
6.3应急舆论传播规律108
6.3.1应急舆论传播的过程108
6.3.2应急舆论传播的模式110
6.3.3应急舆论传播的影响因素111
6.4应急舆论传播调控112
6.4.1应急舆论传播调控的目的112
6.4.2应急舆论传播调控的前提113
6.4.3应急舆论传播调控的方法115
6.5案例分析117
复习思考题123

第7章应急国际传播124
7.1何谓应急国际传播124
7.1.1国际传播的界定124
7.1.2国际传播的沿革125
7.1.3应急国际传播的界定129
7.2应急国际传播者130
7.2.1应急国际传播者的类型和特征130
7.2.2应急国际传播者:各国政府131
7.2.3应急国际传播者:跨国企业131
7.2.4应急国际传播者:国际组织132
7.2.5应急国际传播者:互联网时代的个人134
7.3应急国际传播受众134
7.3.1应急国际传播受众的界定和特征134
7.3.2应急国际传播受众的分类135
7.3.3应急国际传播受众的变化136
7.4应急国际传播内容136
7.4.1应急国际传播内容的分类136
7.4.2各国政府传播的内容137
7.4.3国际组织传播的内容138
7.4.4跨国企业和个人传播的内容138
7.5应急国际传播方法和手段139
7.5.1扎实做好语言和文化转换139
7.5.2全方位打造融媒体平台140
7.5.3切实提供信息跨境流动管控140
7.6应急国际传播效果143
7.6.1应急国际传播效果的定义和分类143
7.6.2应急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143
7.7案例分析145
复习思考题148

参考文献149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