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204358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5-01
- 条形码:9787552043587 ; 978-7-5520-4358-7
本书特色
原书自出版以来被广泛用于欧美大学课堂,对于教授英国文学和历史的高校教师来讲,它是一本兼顾作品与观点的经典导读。
本书是“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亲近、鼓励的方式介绍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引导读者了解这一重要且颇具价值的文学研究领域。章节的安排依据话题,重点关注独立作品,包括《贝奥武甫》《航海者》和比德的作品。所有的文本引用都翻译成现代英语,并对原语言文本进行仔细解释。本书综合且详尽地叙述了当今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囊括了古英语和拉丁语的传统,将文学放在更大的历史和理论背景之下进行分析。
本书的结构、风格和排布非常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并且马格尼斯还给出了一份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研究的参考资料指南,引导读者把握进一步探讨这一学科的机会。整体上,本书能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欣赏遥远过去时代的巧妙而又动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对现在的人们而言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前言
万物如在镜中——“中世纪学术前沿丛书”(**辑)导论
包慧怡
世上的万物于我们
都如书本或图画,在镜中;
我们的生,我们的死
我们的处境,我们的出路
都被忠实记载。
——里尔的阿兰 (Alain de Lille,约1128—1202)
目录
**章走近盎格鲁撒克逊文学1
开端:比德故事中的凯德蒙1
学习盎格鲁撒克逊文学: 观察与感知12
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史概览22
从移居到后来24
基督教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的早期世纪27
维京人及威塞克斯的出现31
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后期: 从10世纪后期到11世纪33
凯德蒙的《圣歌》: 读一首古英语诗歌39
结语 名字的意义:盎格鲁撒克逊人,盎格鲁撒克逊,
古英语44
第二章发展文学传统48
古英语诗歌及其日耳曼口述背景48
拉丁语作品59
比德63
阿尔琴65
亚浩67
其他作家69
古英语散文作品72
9世纪及阿尔弗雷德大帝的作品75
艾尔弗里克和后期散文作品82
基督教诗歌传统89
结语《谜语47》: 口头词语和书面词语98
第三章叙事的多种样式102
英雄诗歌103
行为与英雄107
《贝奥武甫》110
《圣经》文学: 古英语的翻译与改编114
《友弟德传》: 古英语诗体的《圣经》改编125
过去与过去的意义: 历史写作129
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140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149
基督教英雄: 圣徒传记158
一位童贞殉教者: 《圣尤丽娜传》167
一位英格兰圣徒: 艾尔弗里克的《圣埃德蒙受难记》173
结语 翻译的收获178
第四章信仰、知识、经验: 非叙事类型182
古英语布道文182
解释《圣经》: 艾尔弗里克论圣婴187
道德劝诫: 沃尔夫斯坦的《沃尔夫致英格兰人的布道文》192
智慧与传说196
《埃克塞特书》中的谜语203
古英语挽歌209
两首世俗挽歌:《武甫与埃德维加》和《妻子的哀悼》213
宗教挽歌:《航海者》216
结语类型与手抄本223
第五章盎格鲁撒克逊的来生,从中世纪到现代: 盎格鲁撒克逊
作品在后代的使用和借用226
中世纪的延续228
现代早期: 复兴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231
漫长的18世纪: 历史与政治236
19世纪和20世纪的看法241
创作家与盎格鲁撒克逊文学: 从华兹华斯和朗费罗到希尼和
现今246
结语 夏兰·卡森翻译的《谜语60》和《丈夫的口信》260
附录 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学习资源267
参考书目273
相关资料
本书主要针对的是有一定文学研究背景但对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的作品缺少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的读者。希望本书也能为较为进阶的学生群体提供一些有趣的内容,不过本书身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系列中的一本,其主要指导性意图在于为那些初探本学科的人们打开盎格鲁撒克逊文学这一学科的大门,同时设法使之通俗易懂。
盎格鲁-撒克逊文学这一指称既包含“古英语”作品,也包含这一时期所使用的另一种文学语言创作的文本,即拉丁语文本。拉丁语在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一直都是少数精英的语言。但作为学习性的语言,也身为基督教教会的语言,拉丁语是这一时期某些*重要的作家的语言媒介。古英语是英语*初期的形式,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日常语言。英语在其历史中经历了极其深刻的改变,以致古英语在如今对于没有研习过这一语言的人而言已经基本无法理解。因而在本书中也就有必要对以上这两种语言进行翻译。书中所引用的大部分文学段落都是现代英语的形式,不过有一些注解的词汇和语汇是原语言的形式,也有一些较长的段落引用了原文语言,并提供了解释性的注解。
古英语文学相较于盎格鲁拉丁文学而言,一直更多受到文学评论的关注,因而本书中也保留了这种重心上的平衡,不过我也会力求在书中比以往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概论更多关注盎格鲁拉丁语言的作品,并尽力将古英语和拉丁语一并纳入讨论。在后文中,我也将试图阐述评论者们,特别是当下的评论者们尤其关注的问题,以求这本导读不仅是涵盖盎格鲁撒克逊文学,还涉及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研究。
**章提出了主要的问题,将在后续章节中得以探讨,并以伟大的盎格鲁撒克逊史学家比德(673—735)的一段论述作为起点。这一章也会就现代对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的观察和感知进行一些讨论,也对盎格鲁撒克逊的文学和文化、历史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二章随后对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传统进行详细的综述,包含古英语诗歌及其口述传统(发源自文字出现以前的时期),还包含拉丁语散文与诗歌的传统,以及世俗语言写成的散文作品,还有古英语诗歌如何被用于基督教。
第三章和第四章聚焦所产生的文学种类和体裁,前一章探讨叙事类文学,尤其是歌颂英雄的诗歌,《圣经》的翻译与改编,历史作品,基督教英雄人物和圣人的故事;而后一章探讨的是非叙事类的文学: 布道文,智慧文学和民间知识,包括谜语,还有一种在现代批评视野中别具魅力的古英语文学类型,即所谓的挽歌。
本书主要针对的是有一定文学研究背景但对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的作品缺少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的读者。希望本书也能为较为进阶的学生群体提供一些有趣的内容,不过本书身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系列中的一本,其主要指导性意图在于为那些初探本学科的人们打开盎格鲁撒克逊文学这一学科的大门,同时设法使之通俗易懂。
盎格鲁-撒克逊文学这一指称既包含“古英语”作品,也包含这一时期所使用的另一种文学语言创作的文本,即拉丁语文本。拉丁语在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一直都是少数精英的语言。但作为学习性的语言,也身为基督教教会的语言,拉丁语是这一时期某些*重要的作家的语言媒介。古英语是英语*初期的形式,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日常语言。英语在其历史中经历了极其深刻的改变,以致古英语在如今对于没有研习过这一语言的人而言已经基本无法理解。因而在本书中也就有必要对以上这两种语言进行翻译。书中所引用的大部分文学段落都是现代英语的形式,不过有一些注解的词汇和语汇是原语言的形式,也有一些较长的段落引用了原文语言,并提供了解释性的注解。
古英语文学相较于盎格鲁拉丁文学而言,一直更多受到文学评论的关注,因而本书中也保留了这种重心上的平衡,不过我也会力求在书中比以往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概论更多关注盎格鲁拉丁语言的作品,并尽力将古英语和拉丁语一并纳入讨论。在后文中,我也将试图阐述评论者们,特别是当下的评论者们尤其关注的问题,以求这本导读不仅是涵盖盎格鲁撒克逊文学,还涉及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研究。
**章提出了主要的问题,将在后续章节中得以探讨,并以伟大的盎格鲁撒克逊史学家比德(673—735)的一段论述作为起点。这一章也会就现代对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的观察和感知进行一些讨论,也对盎格鲁撒克逊的文学和文化、历史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二章随后对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传统进行详细的综述,包含古英语诗歌及其口述传统(发源自文字出现以前的时期),还包含拉丁语散文与诗歌的传统,以及世俗语言写成的散文作品,还有古英语诗歌如何被用于基督教。
第三章和第四章聚焦所产生的文学种类和体裁,前一章探讨叙事类文学,尤其是歌颂英雄的诗歌,《圣经》的翻译与改编,历史作品,基督教英雄人物和圣人的故事;而后一章探讨的是非叙事类的文学: 布道文,智慧文学和民间知识,包括谜语,还有一种在现代批评视野中别具魅力的古英语文学类型,即所谓的挽歌。
*后一章讨论的是盎格鲁撒克逊的“后文学时代”,即自中世纪以降,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及其作品在后世的运用和挪用,其中回顾了从华兹华斯和朗费罗,历经托尔金和希尼,直到现如今的作家。每一章都会出现一些文本框,还有一篇“结语”,是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一个特定话题。*后一篇结语是杰出诗人夏兰·卡森的一段新的诗歌翻译。
本书的结尾提供了一些对研究盎格鲁撒克逊文学有用的资源,也附录了书中所引用的文献,这两部分都有益于对这一题目的深入探讨,我也期盼有大量读者能有这样的心力。在走近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来自遥远过去的作品,并试图理解这些技艺精湛而又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如今的人们而言依然发人深省。无独有偶,创作了《废墟》这首古英语短诗的诗人也在描绘了伟大的先人文明所留下的建筑之后惊叹,在创造这些过往作品的过程中,有一个思想挑动起敏锐的想法,巧妙地运用起了环形。
Mod monade myneswiftne gebr gd,
Hw tred in hringas.
在后续的书中,我希望让读者们领略到这些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的思想和想法,有的敏锐,有的别样。
作者简介
[英]休·马格尼斯Hugh Magennis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资深古英语文学教授,国际盎格鲁-撒克逊学会会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深耕于中世纪英语语言和文学领域,研究方向为古英语及相关文学中的文本和思想。相关作品包括《发现古英语:引导阅读》( Discovering Old English: Guided Readings )与《知识的面向:保留和重塑中世纪的知识传统》(Aspects of Knowledge:Preserving and Reinventing Traditions of Learning in the Middle Ages )。
译者简介
林盛,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从事学术著作翻译,译有《欧洲中世纪史》《中世纪的城堡》《中世纪梦幻诗》等。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随园食单
¥9.1¥30.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