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22231559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222231559 ; 978-7-222-23155-9
本书特色
“我阅读韦伯,来自生命中的迫切需要。”——杨照从个人的生命经验出发,
青年时期,杨照在台湾知识界的“韦伯热”中初识韦伯。自此,阅读韦伯与他往后的选择、生命经验相交织、映照。如杨照所言,他所理解与呈现的韦伯不是出于冷静、客观的研究结果,而是来自于一种迫切的需求:“我必须要知道,个人到底应该如何思考社会。”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杨照从自己阅读韦伯的生命经验出发,带领读者看到韦伯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由此理解韦伯的理论及其源头、形塑过程。杨照认为,韦伯的悲观贯穿他整个人乃至于他所有的社会学的概念和研究中,我们不可能忽略、跳过韦伯的悲观而认识他并进入其社会学世界。
以贴近生活的表述,提供多重视角的解读,即使是没有社会学背景的小白也能读懂韦伯
本书跳出学院派的解读方式,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发,紧扣宗教与社会、政治与社会、经济与社会等韦伯社会学的几个核心概念。不仅有对韦伯文本的诠释,更有横向分析背景、纵向比较马克思与韦伯的观点,指出韦伯不会把经济作为分析社会的唯一指标,而是更重视宗教、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
写给所有关心自身处境与社会的人!一起进入韦伯的思想世界,以“社会学之眼”透视今日社会之真相
现代社会里,人是自由的吗?
我们摆脱不了价值判断,也摆脱不了系统安排?
为什么人会活得慌乱、忧郁?
“我阅读韦伯,来自生命中的迫切需要。”——杨照从个人的生命经验出发,
青年时期,杨照在台湾知识界的“韦伯热”中初识韦伯。自此,阅读韦伯与他往后的选择、生命经验相交织、映照。如杨照所言,他所理解与呈现的韦伯不是出于冷静、客观的研究结果,而是来自于一种迫切的需求:“我必须要知道,个人到底应该如何思考社会。”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杨照从自己阅读韦伯的生命经验出发,带领读者看到韦伯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由此理解韦伯的理论及其源头、形塑过程。杨照认为,韦伯的悲观贯穿他整个人乃至于他所有的社会学的概念和研究中,我们不可能忽略、跳过韦伯的悲观而认识他并进入其社会学世界。
以贴近生活的表述,提供多重视角的解读,即使是没有社会学背景的小白也能读懂韦伯
本书跳出学院派的解读方式,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发,紧扣宗教与社会、政治与社会、经济与社会等韦伯社会学的几个核心概念。不仅有对韦伯文本的诠释,更有横向分析背景、纵向比较马克思与韦伯的观点,指出韦伯不会把经济作为分析社会的唯一指标,而是更重视宗教、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
写给所有关心自身处境与社会的人!一起进入韦伯的思想世界,以“社会学之眼”透视今日社会之真相
现代社会里,人是自由的吗?
我们摆脱不了价值判断,也摆脱不了系统安排?
为什么人会活得慌乱、忧郁?
官僚系统如何“切割”人们的日常生活?
理性发达的现代社会有什么隐忧?
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为什么会导致人的失落?
令人悲观的世界中,我们该往何处去?
……
本书将借助韦伯的理论框架解读若干现代社会的真相,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代社会中人的处境和生存状况,并重新思考如何探索新生活的可能。如杨照所说,“韦伯建立了这个知识系统,也就指引了我们要如何思考社会,解开我们面对社会时的不同疑惑,从而让我们在面对社会时,在这样的集体情境下活着时,不至于那么无力和无奈。”
内容简介
“我阅读韦伯,来自生命中的迫切需要。” 青年时期,杨照在台湾知识界的“韦伯热”中初识韦伯。自此,阅读韦伯与他往后的选择、生命经验相交织、映照。三十多年后,杨照回顾自己阅读、消化和理解韦伯的过程,带领我们看到韦伯其人,并由此出发,理解韦伯的理论从何而来,他如何构建自己的思想脉络,他的理论对现代社会、对今天的我们有何种意义。 透过本书,我们能借助韦伯特别的理论系统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并重新思考在现代社会的困境面前,我们如何能保有主体性和主动性,去探索生活的新可能。
目录
代序 我阅读韦伯,来自生命中的迫切需要 i
导 言
走进韦伯,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 003 拆解韦伯的系统:至今未被超越的完整社会图像 010 马克斯·韦伯的俄罗斯套娃 017 理解现代,从这几位思想家开始 023**章 从马克思到韦伯:重新解释资本主义
来自韦伯的质疑:资本家之所以成为资本家,只因本性贪婪吗? 033 新教伦理的阴影:为什么成功的资本家很少享受? 039 财富的作用:上天堂、开工厂,还是买“人”? 046 工具理性如何影响了社会心理、政府组织? 053 资本主义的独特性:马克思没有解释清楚? 059 西方文化的独特性:“科学”和“西方的科学”有什么不同? 065 被理性主宰的西方社会:官僚体系、专业宰治与资本主义 071 谋杀五先令的人,不配做资本家 077 又理性,又执迷:永远追求财富增长的*优解 083 旧教伦理vs新教伦理:上帝需要服侍,还是需要义人? 088 韦伯的创见:社会基于信仰而建立 094 先破后立:资本主义诞生与宗教没落有关系吗? 100 从天主教到基督新教:以信仰之名,打击教会的权威 105 我们与上帝的距离,从《忏悔录》谈起 111 今天的社会,和清教徒到底有什么关系? 117 现代“巫术”的诞生 123 理性社会的巨大隐忧:Charisma与残破的意义之网 129 韦伯的社会学理想与精神分析批判 135第二章 宗教与社会:人类文明如何演进、如何不同
马克斯·韦伯的成长环境 143 韦伯的独到观察:军事体制,也是一种宗教吗? 149 是谁把你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154 政治的作用:解决不同价值系统的冲突 161 正当性:人类为什么愿意服从于他人? 167 社会的开端:四种正当性原型的综合作用 173 韦伯的研究方向: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人类文明史 180 “超越突破”是从先知到哲学的追问?以希腊为例 186 “超越突破”来自革命性观点的出现?以印度为例 192 中国文明的“超越突破”比孔子还早吗? 198 中国有资本主义精神吗? 204 孔子与韦伯的共通之处 210第三章 政治与社会:我们被什么支配
韦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论 217 韦伯的理想型:描述人类社会,而非规范 224 如何像韦伯一样提问? 230 韦伯:现代资本主义成立的六项前提 238 政治共同体:人为什么会为了集体奉献生命? 245 正当性的来源:我们依赖什么解决纷争? 251 正当性支配:为什么人们对支配的服从率有高有低? 257 韦伯如何预言了希特勒的崛起? 264 理想的政治:如何评价一项政策的好坏? 270 如何理解现代的官僚体系? 276 成为一个公务员意味着什么? 282 官僚系统如何“切割”人们的日常生活? 289 无所不在的官僚习气,让人的眼中不再有“人” 295 传统型的正当性:像家长一样安排一切 301 超凡魅力型权威:如何聚拢一批狂热的追随者? 307 超凡魅力的权威为何难以持久? 314第四章 经济与社会:我们如何合作、相处
经济与社会:你的阶级由什么来决定? 321 你的生活中,理性和非理性各占比多少? 328 社会行动:你的日常生活,需要依赖对他人的预判? 335 经济活动越普遍的社会,工具理性越发达? 341 “城市”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有多大? 347 城市:西方民主诞生的根本土壤? 354第五章 理解现代社会:理性的胜利与悲哀
我们为什么无法准确预测未来? 363 人自由地选择组成社会,却因社会失去了自由 370 韦伯*深的忧虑:现代社会的非人格化趋势 376 现代理性的噩梦:官僚与市场的共犯合作 383 人的失落:系统对于生活世界的殖民 390 责任伦理:知识让人没有理由保持天真 397 祛魅的世界:我们对生活的掌握,不如原始人? 404 令人悲观的世界中,我们该往何处去? 411后记 韦伯,我在哈佛的“护身符” 419
相关资料
我们可以把韦伯想象成一个100多年前发明了一整套工具箱并把它留给我们的人。如果我们今天读懂了韦伯,善用这套工具箱,那么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对于周边事态的理解绝对会和以前不一样。——梁文道 杨照先生摆脱了那种从界定概念到阐释理论的学院派俗套,他的讲解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发,辨析我们熟知的现代人的处境及现代社会的特征,逐渐延伸到韦伯的概念、理论与思想脉络。杨照的导读,在叙事与论述之间建立了内在关联,且表述平白晓畅,既清晰又生动。——刘擎 韦伯的著作浩繁,初学者往往难以下手。这时候,特别需要一位引路人,既能照顾到韦伯体系的全貌,又能细致地梳理其中繁复的细节。在这方面,我相信杨照先生特别合适。
作者简介
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师从杜维明教授,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近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各种东西方经典著作的解读,并担任“诚品讲堂”、“敏隆讲堂”长期经典课程讲师,“看理想”古代中国经典节目主讲人。
主要著作有:《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经典里的中国》《故事照亮未来》《想乐》《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的读法》《不止江湖》及现代经典细读系列等。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偏见
¥21.8¥56.0 -
乡土中国
¥18.5¥2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蚂蚁社会
¥29.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