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7798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59877987 ; 978-7-5598-7798-7

本书特色

「笔记体小说×篆刻艺术」
以四十余方玉印为叙事线索,每方印章既是文本的视觉符号,也是故事的引子——朱文印引江湖奇谈,白文章藏市井烟云,刀痕走势暗合叙事脉络。篆刻成为参与叙事的“金石旁白”,在翻页间实现文学与艺术的跨界对话。

「奇人异事×民俗非遗」
传奇卷:江湖奇人勾连市井百态,折射生存智慧;
名物卷:老字号商号揭秘百业兴衰,见证商道变迁;
革命卷:隐秘往事串联红色记忆,重温革命岁月;
历史卷:典籍钩沉再现名士风骨,重现历史风华;
艺术篇:金石书画勾勒颍州美学,唤醒文化记忆。
书中既有“太岁”“斗牛”的乡野奇闻,也有“革命星火”的历史切片,更通过“朱寨彩刀”“龙山河鲀”等非遗名物,刻画出颍州独有的“江湖规矩与文人风骨”。

编辑推荐
翻开《颍州印记》,仿佛推开颍州老茶馆的雕花木门——泛黄的纸页上飘着龙井香,刀刻印痕里藏着药铺陈年的甘草味。且跟着说书人的醒木声寻找消失的甜水井,从裕昌祥果品店掉漆的柜台缝里抠出果品秘方。那些散落在街角檐下的文化碎片,*终被编织成这部带着体温的“地方志”。

你会发现:
→ 传奇不只在江湖:“猴王胡”的绝活不仅是捉猴子,更是用经验写就的生存智慧 「笔记体小说×篆刻艺术」

以四十余方玉印为叙事线索,每方印章既是文本的视觉符号,也是故事的引子——朱文印引江湖奇谈,白文章藏市井烟云,刀痕走势暗合叙事脉络。篆刻成为参与叙事的“金石旁白”,在翻页间实现文学与艺术的跨界对话。


「奇人异事×民俗非遗」

传奇卷:江湖奇人勾连市井百态,折射生存智慧;

名物卷:老字号商号揭秘百业兴衰,见证商道变迁;

革命卷:隐秘往事串联红色记忆,重温革命岁月;

历史卷:典籍钩沉再现名士风骨,重现历史风华;

艺术篇:金石书画勾勒颍州美学,唤醒文化记忆。

书中既有“太岁”“斗牛”的乡野奇闻,也有“革命星火”的历史切片,更通过“朱寨彩刀”“龙山河鲀”等非遗名物,刻画出颍州独有的“江湖规矩与文人风骨”。


编辑推荐

翻开《颍州印记》,仿佛推开颍州老茶馆的雕花木门——泛黄的纸页上飘着龙井香,刀刻印痕里藏着药铺陈年的甘草味。且跟着说书人的醒木声寻找消失的甜水井,从裕昌祥果品店掉漆的柜台缝里抠出果品秘方。那些散落在街角檐下的文化碎片,*终被编织成这部带着体温的“地方志”。


你会发现:

→ 传奇不只在江湖:“猴王胡”的绝活不仅是捉猴子,更是用经验写就的生存智慧

→ 历史藏在细节里:“颍州书局”泛黄账本里,隐藏着油墨掩护下的革命暗语

→ 艺术活在指尖上:“泥人干”祖传的泥塑手艺,捏出了颍州人的喜怒哀乐


特别推荐给:

? 爱听故事的旅行者

? 痴迷非遗的新匠人

? 想读懂故乡的异乡人


一半是泛黄纸页上说书人酒后的吹牛史,

一半是刀刻石痕里较真的历史底账,

合上书时,低头发现裤脚上沾着颍州的泥土。

内容简介

《颍州印记》以笔记体小说为载体,结合篆刻艺术,生动勾勒出颍州从明清至近代的文化风貌。全书以传奇、名物、革命人物、历史人物、书画艺术五卷为骨架,四十余方妙印与文字互为映照,既有乡土怪客的奇闻轶事,又有古渡碑铭的岁月钩沉,朱白印痕与笔墨叙事间,铺陈出一幅兼具烟火气与书卷味的颍州人文长卷。

目录

传 奇……001

管一骨……004

包相爷……008

刀 爷……012

鳝 王……016

太 岁……020

猴王胡……024

金戒指……029

竹 花……033

斗 牛……037

黄大仙……041

斗把刘……045

摸金王……049

牛王爷……054


名 物……059

宏盛清真果店……062

侯大升……066

活体牛黄……070

方知州……075

明道堂笔庄……079

龙山河鲀……083

泥人干……088

砂 礓……092

唐家班皮影戏……096

甜水井……101

裕昌祥……105

医剑坊……109


革命人物……113

张淑真……116

崔大脚……120

淮颍书局……125

匪 师……129


历史人物……133

养由基……136

张神医……140

张太师……145

张星桥……148


书画艺术……151

张海观……154

沙河李……158

朱老怪……161

黎国琛……165

拳石山房……169

徐连江……173

诗文茶馆……177

书道之友……181

刘玉瑛……186

庄传林……190

颍上本兰亭……194


后记……19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雷,安徽阜南县人,当代玉印篆刻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张氏玉印篆刻传承人,阜阳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著有《印镌辉煌——献礼建党100周年玉印篆刻作品集》《印镌辉煌——献礼改革开放45周年玉印篆刻作品集》。

张殿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见于《清明》《安徽文学》《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著有《成败兴衰:长江流域的古国与城邑》《阜南历史文化通览》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