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52372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47523728 ; 978-7-5475-2372-8

本书特色

本书系将日本著名汉语语言学家野原将挥和秋谷裕幸对闽语与上古音关系进行探讨的学术成果结集并系统化的学术著作。本书对闽语并非分化自《切韵》系统,而是源自上古汉语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和分析,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上古音及闽语与上古音之间的关系,分为三部分:**部分综论,专论闽语中早于中古音的音韵特点及其历时含义。第二部分声母研究,重点有二:一是于上古音中T系声母和L系声母之间的分野及其在闽语里的表现,二是中古来母在上古音中的复杂来源及其在闽语里的表现。第三部分韵母研究,重点是上古音中唇化元音和非唇化元音之间的分野及其在闽语里的表现。此外,还研究了上古前舌元音在闽语里的表现和以歌部为例进行了上古音和闽语之间的系统性比较。

前言

前 言
1. 1 本书的主题
1926 年瑞典汉学家 Bernhard Karlgren(高本汉)教授提出了一个统率汉语方言史的重要观点,即《切韵》语言是绝大多数现代汉语方言的祖先语。①此时他也认识到闽语不是源自《切韵》的语言,所以不得不附带说闽语源自从《切韵》语言分化出来的早期方言(参见本书第1章第1节)。
正如 Karlgren教授所观察,在闽语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不能用《切韵》音系解释的音韵特点,而这些特点往往符合上古音系。所以,闽语音韵史总离不开上古音的研究。不参照上古音,我们就发现不了闽语中具有重大汉语音韵史意义的现象。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也是一件不应该的事。 闽语很需要进行与上古音之间的系统性比较。
上古音的基础语言和原始闽语之间的谱系关系目前没有定论。②由于原始闽语的年代要晚于上古音(参见本书第 1 章的 3. 3. 3 小节),所以本书暂且把上古音视为原始闽语的前身。本书中所要研究的音韵现象也不一定能够追溯到上古音阶段。比如,本书第 5 章把“篮”的原始闽语声母拟作了∗r,而它的上古音是∗k. r?am。闽语中已不存在∗k 的痕迹。此处原始闽语代表的主要是晚于上古音而早于中古音的音值。本书把这种音韵现象即介乎上古音与中古音之间的音韵现象也作为研究对象。

目录

前言 ……………………………………………………………… ( 1 )
1. 1 本书的主题 ( 1 ) ……………………………………………
1. 2 本书所收录的论文 ( 3 ) ……………………………………
1. 3 本书所用的古音系统 ………………………………… ( 3 )
1. 4 本书所引用汉语方言的归属以及材料来源 ………… ( 6 )
1. 5 本书体例说明 ………………………………………… ( 10 )
**部分 综 论
第 1 章 闽语中早于中古音的音韵特点及其历时含义 ……… ( 3 )
1 引言 ……………………………………………………… ( 3 )
2 闽语中早于中古音的音韵特点 ………………………… ( 4 )
3 闽语早于中古音音韵特点的历时含义 ………………… ( 13 )
4 结语 ……………………………………………………… ( 26 )
第二部分 声 母 研 究
第 2 章 再论上古音 T 类声母与 L 类声母 ………………… ( 31 )
1 引言 ( 31 ) ………………………………………………………
2 Pulleyblank(1962)的假设 ( 32 ) ………………………………
3 出土文献考察 …………………………………………… ( 37 )
4 “来源不明字”的构拟 …………………………………… ( 44 )
5 结语 ( 47 ) ………………………………………………………
第 3 章 也谈来自上古∗
ST-的书母字 ( 48 ) …………………………
1 引言 ……………………………………………………… ( 48 )
2 闽语中读不送气塞擦音的书母字 ……………………… ( 50 )
3 其他方言中读塞擦音的书母字 ………………………… ( 51 )
4 战国楚简中的表现 ……………………………………… ( 54 )
5 结语 ( 61 ) ………………………………………………………
第 4 章 构拟“少”的上古音 ( 65 ) ……………………………………
1 引言 ……………………………………………………… ( 65 )
2 以往的研究 ……………………………………………… ( 66 )
3 出土材料中的“少” ( 69 ) ………………………………………
4 闽语的送气/ 不送气塞擦音(中古书母)的对应关系 ( 79 ) ……
5 结语———今后的课题 ( 81 ) ……………………………………
第 5 章 闽语中“来母 S 声”的来源 ( 83 ) ……………………………
1 引言 ( 83 ) ………………………………………………………
2 “来母 S 声”与“来母 ? 声” ( 84 ) ………………………………
3 原始闽语∗
r 的构拟 ( 87 ) ………………………………………
r 的音值 ………………………………………………… ( 89 )
5 原始闽语的清鼻音和清流音 ( 90 ) ……………………………
6 “来母 S 声”产生在福建西北部闽语的原因 ( 94 ) ……………
7 结论 ( 96 ) ………………………………………………………
第 6 章 Old Chinese ‘Egg’ More Evidence for Consonant Clusters
………………………………………………………… ( 97 )
1 Introduction: Early Studies ( 98 ) ………………………………
2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Philological Evidence ( 99 ) …………
3 Reconstruction Method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104) …………
4 The Characters for ‘Egg’ in the Excavated Documents (113) ……
5 Conclusion ………………………………………………… (119)
第 7 章 闽语中来自∗m. r 和∗
?. r 的来母字………………… (121)
1 引言 ……………………………………………………… (121)
2 原始闽语的舌叶塞音声母 ……………………………… (123)
3 “懒”“辣”以及“濑”———剌声字 ………………………… (126)
4 “鲤”以及“狸”“裏”———里声字 ………………………… (133)
5 “蠣”———萬声字 ………………………………………… (138)
6 “鹿”———鹿声字 ………………………………………… (142)
7 {鸡虱} …………………………………………………… (147)
8 结论 ……………………………………………………… (148)
第三部分 韵 母 研 究
第 8 章 上古唇化元音假说与闽语 …………………………… (155)
1 引言 ……………………………………………………… (155)
2 “泉” ……………………………………………………… (157)
3 “反”和“飯” ……………………………………………… (159)
4 “發”和“髪” ……………………………………………… (162)
5 “過”和“裹”“禾” ………………………………………… (167)
6 “夥”的上古音 …………………………………………… (170)
7 结语 (172) ………………………………………………………
第 9 章 闽客语的“泉”字读音 (174) …………………………………
1 引言 ……………………………………………………… (174)
2 闽语的“泉”字读音 ……………………………………… (175)
3 客家话的“泉”字读音 …………………………………… (177)
4 原始闽客共同祖语的“泉”字读音 ……………………… (181)
5 “泉”字的上古音 ………………………………………… (188)
6 结论 ……………………………………………………… (191)
第 10 章 构拟“泉”字音———兼论“同义换读” ……………… (194)
1 “泉”的中古音与谐声关系 ……………………………… (194)
2 以往的研究 ……………………………………………… (197)
3 “泉”在出土文献中的情况 ……………………………… (203)
4 “泉”的上古音与“同义换读” …………………………… (207)
5 结语 (211) ………………………………………………………
第 11 章 上古前元音假说与闽语中“面”和“眠”的读音 (213) ……
1 引言 ……………………………………………………… (213)
2 上古音前元音假说 ……………………………………… (214)
3 “面” ……………………………………………………… (215)
4 “眠” ……………………………………………………… (219)
5 结语 (222) ………………………………………………………
第 12 章 原始闽语中上古∗
a 类歌部字的表现 (224) ………………
1 引言 ……………………………………………………… (224)
2 举例和语音对应 ………………………………………… (226)
3 相关问题讨论 …………………………………………… (235)
4 上古歌部和原始闽语的年代问题 ……………………… (247)
5 结语 ……………………………………………………… (249)
参考文献 ………………………………………………………… (252)
拼音音序索引 …………………………………………………… (276)
后记 ……………………………………………………………… (286)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野原将挥[NOHARA Masaki],男,1981年6月30日出生于日本爱知县。2016年于早稻田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任京都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上古音的研究,著有《也谈来自上古*ST-的书母字》、Old Chinese “west”: *sn??r等。
秋谷裕幸[AKITANI Hiroyuki],男,1963年3月13日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88年于早稻田大学获文学硕士;2017年于神户市外国语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任爱媛大学法文学部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音韵史和词汇史研究。南方集中在闽语和浙南吴语,著有《吴语处衢方言研究》《闽北区三县市方言研究》《闽东区古田方言音韵研究》《吴语婺州方言研究》《闽东区宁德方言音韵史研究》《闽东四县市方言调查研究》(2020)《中原官话汾河片音韵史研究》(商务印书馆待版)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