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321488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73214881 ; 978-7-5732-1488-1

本书特色

江南文学与艺术、江南学术与文献、江南城市与社会、江南形象与传播

内容简介

中心为浙江师范大学下属研究中心,是海内外较早正式以“江南文化研究”命名的学术研究机构,并于2006年3月经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将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引入江南地域文化研究,设立江南文学与艺术、江南学术与文献、江南城市与社会、江南形象与传播四个重点研究方向。本辑分江南文学与艺术、江南学术与文献、江南城市与社会、江南形象与传播四个单元,共收录学术论文13篇。涉及论题多样,内容丰富,论述基本严谨。

目录

江南文学与艺术
走出玄言:谢灵运山水诗论稿/诸葛忆兵(3)
吴歈楚些入诗余: 论江南文化与词的艺术个性之关系/张仲谋(16)
宋韵范型:《二十四诗品》的“诗”“思”融会与文艺美学价值/李建军(30)
接武东坡: 李纲诗歌对苏轼的接受与共鸣/刘月飞(63)

江南学术与文献
汪启淑《撷芳集》收录女性别集序跋的诗学价值/练熠瑄、宋清秀(77)
神僧万回与《金瓶梅》中的永福寺/崔小敬(94)
浙西水利治理与元朝的江南统治:以《水利集》所收忽必烈末年的文书为例/宗子言、于磊(106)

江南城市与社会
陈亮应举对婺州社会的影响/赵瑶丹(139)
陆游与南宋士大夫的文化人格及文化理念/章志炜、欧明俊(155)
六朝江南地区的停丧不葬风俗:从孝义类传“伏棺救火”书写模式说起/李金阳(175)
江南望族与地域文化的双向建构:以海宁陈氏为考察对象/刘洁(194)

江南形象与传播
江南新石器文化共同体形象与中国诗性哲学的始原/吴海庆(213)
浙江山水与唐代诗人的生命体验:以西陵和若耶溪书写为中心/刘曼华(230)

《江南文化研究》征稿启事(247)
《江南文化研究》撰稿格式(24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中心为浙江师范大学下属研究中心,是海内外较早正式以“江南文化研究”命名的学术研究机构,并于2006年3月经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将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引入江南地域文化研究,设立江南文学与艺术、江南学术与文献、江南城市与社会、江南形象与传播四个重点研究方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