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73026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21773026 ; 978-7-5217-7302-6

本书特色

☆ 奥斯卡提名电影《华尔街之狼》原型人物深度揭秘华尔街交易内幕,犀利批判华尔街投资公司欺骗公众的敛财本质。
这本书的作者乔丹·贝尔福特是著名电影《华尔街之狼》的原型人物,曾创下过3分钟狂赚1200万美元的奇迹,又因在膨胀的权力和财富的诱惑下逐渐脱轨而锒铛入狱,其精彩的人生故事被改编为电影后为全球观众所熟知。乔丹·贝尔福特出狱后金盆洗手,致力于向公众讲述投资内幕故事,分享投资建议。这本书是乔丹·贝尔福特的*新力作,他用一贯的直率毒辣又妙趣横生的语言风格,深度揭秘华尔街交易内幕和致富原则,不仅犀利揭露华尔街投资公司高佣金、高费率的真实面目及其设下的种种圈套,更是毫不回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挑战和犯下的错误,并将它们转化为滋养读者的宝贵经验。

☆投资案例、生活逸事与历史故事交织,一网打尽投资干货。
从妹夫在股市中令人咋舌的亏损故事,到对当下市场股票估值的精彩指导,再到华尔街与美国股市趣味横生的历史回顾,乔丹·贝尔福德在这本书中将自己的丰富知识、经验与引人入胜的叙述相结合,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所包含的金融知识和投资智慧,他极具魅力的写作让每一个复杂的金融概念都易于读者掌握和消化。

☆一本为普通投资者量身打造的投资指南,掌握高收益投资的精髓。
从何时买入、卖出、持有和套现,到如何做出更加明智且安全的投资决策,再到如何在短期与长期内积累可观的财富,这本书涵盖了投资实践的方方面面。贝尔福特并非只是空谈理论,而是提供了读者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他详细剖析了各类财务指标、招股说明书以及其他SEC规定的文件背后的真实含义,并分享了如何看招股说明书、如何确定股票的内在价值、如何识别危险信号等实用投资指导。关于各种投资策略、风险管理以及市场分析的分步指导,对于初学者和资深投资者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资深业内人士的投资“避雷”宝典,识别并避开投资陷阱,将复利效应发挥到极致。
乔丹·贝尔福特花了大量笔墨来追溯了华尔街的发家史,描述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历史与职能,并揭露美国金融巨头的交易内幕和圈套,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避雷”专业指南,指导读者精准识别并避开投资陷阱。这本书提供了长期投资的策略,结合图表解析,帮助读者建立合适的投资组合,将复利效应发挥到极致,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此外,它还提出了一种短期策略,即在投资组合中分配5%的资金,采用循环重复的策略。

与贝尔福特以往的作品不同,这本书聚焦个人投资者,尤其是近两年在波动市场中损失惨重、茫然无措的个人投资者。特殊的市场环境之下,贝尔福特选择肩负起投资专家的社会责任,打破“永远不要透露有价值的秘密技巧”这一金融行业*重要的规则,将投资的方法倾囊相授,揭开金融服务行业的帷幕,通过对美国股市历次泡沫、华尔街发展历史,以及股票经纪人、道琼斯指数等众多话题的展示魔术后台的机关,告诉读者:华尔街的专业人士就是这样做的。他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熊市不会太长”的观点,鼓励投资者尽可能赚钱、尽早投资、独立管理个人投资、重视资产配置,并且*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耐心。


内容简介

乔丹·贝尔福特是热门电影《华尔街之狼》的原型人物。在目睹大银行无情地掠夺个人投资者的财富后,他义愤填膺,并决心弥补自己过去犯下的那个臭名昭著的错误。于是,他精心打造了这本见解独到的投资指南,揭开金融服务业的真面目,将顶级华尔街投资者的成功秘诀公之于众。 从何时买入、卖出、持有和套现,到如何做出更加明智且安全的投资决策,再到如何在短期与长期内积累可观的财富,这本书涵盖了投资实践的方方面面。在这本书中,贝尔福特不仅追溯了华尔街的发家史,揭露了美国金融巨头的交易内幕和圈套,也提供了如何看招股说明书、如何确定股票的内在价值、如何识别危险信号等实用投资建议。 与传统投资图书不同的是,这本书交织着精彩纷呈的故事与深刻的投资原则。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不仅会学到极具价值的投资智慧,还会被贝尔福特的风趣幽默和犀利率真逗得捧腹大笑。 这是一本为普通投资者量身打造的投资指南。贝尔福特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手把手带我们掌握明智投资的精髓,让华尔街的丰富资源为我们所用,实现财富的持续增值。无论是投资新手,还是希望将投资组合推向新高度的资深玩家,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这位华尔街投资奇才的宝贵经验和深刻见解。

目录

第 1 章?费尔南多和高蒂塔的故事 001 第 2 章?莎士比亚笔下的困境 021 第 3 章?了不起的美式泡沫制造机 061 第 4 章?华尔街的发家史 071 第 5 章?约瑟夫·肯尼迪和做空的疯狂世界 103 第 6 章?强大的组合拳 126 第 7 章?大崩盘与其他重大事件的真相 162 第 8 章?“先知”与华尔街的博弈 194 第 9 章?史上*伟大投资秘诀的试炼之路 214 第 10 章?黄金三要素 227 第 11 章?费尔南多和高蒂塔的反击 255 第 12 章?会一会浑蛋 298 致?谢 327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第2章 莎士比亚笔下的困境
那天晚上的晚些时候,费尔南多问了我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尽管那时他不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深奥程度。在他的眼中,这不过是他一长串疑问中的一个新问题,是想让我给他指点迷津的。他把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他和高蒂塔未来的出路上,却完全忽视了他们以往犯的错误。虽然我对他这样做的动机一清二楚,毕竟逃避痛苦、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但我断定这个策略不适合他。
不管是哪种情况,费尔南多的投资组合中总共还剩下9种资产,总市场价值不足3000美元。
另外,我也知道费尔南多的想法究竟从何而来。
他觉得,与一时感情用事相比,彻底处理掉手里的投资品,一种更实用、更合理的方法显然更有利于他们的长期利益。毕竟,那些投资品的价格都已经跌了那么多了,就算都卖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卖完后得到的3000美元好像并不能减少多少损失。有没有这笔钱,其实对他们的经济状况没太大影响。因此,他想,那为什么要卖呢?为什么要把账面上的损失变成真正的损失?那样的话,他们将来根本没机会把本钱赚回来了。
看吧,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深奥。什么时候卖出才合适?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是依据价格涨了多少或降了多少,还是依据你当时的买入价?
我在前面说过,这个看起来无关痛痒的问题却切中要害,也就是业余投资者*常犯的、*致命的错误的要害。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例如,你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买入1000股股票,但几个月后,股价跌至每股10美元。你赔了多少钱?
不用说,是3万美元,对吧?
我们做个数学运算。你*开始买了1000股股票。现在,每股股票的价格比你当时的买入价低了30美元。要算清楚你赔了多少钱,你只需把自己购买的股票数量(即1000股)乘以你每股损失的钱(即每股30美元),你就能算出亏损的总额是3万美元。
也许是这样的。但是,那个数字真的能说明什么吗?你真的赔了3万美元吗?

第2章 莎士比亚笔下的困境
那天晚上的晚些时候,费尔南多问了我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尽管那时他不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深奥程度。在他的眼中,这不过是他一长串疑问中的一个新问题,是想让我给他指点迷津的。他把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他和高蒂塔未来的出路上,却完全忽视了他们以往犯的错误。虽然我对他这样做的动机一清二楚,毕竟逃避痛苦、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但我断定这个策略不适合他。

说到提供投资建议,我可是有些经验的。

在过去的30年里,一直有人找我,想听听我的投资窍门,而我在反复地试错,吃了数次苦头后才明白的一点是,提供投资窍门但不解释“为什么”完全是白费力气。

要想做出真正的改变,即持续的改变,离不开更深刻的理解。换句话说,人们需要明白为什么这项投资可行,那项投资不可行。否则,他们就会重复那些具有破坏性的模式,要么采用激进的短线交易策略,投进去不少冤枉钱,要么轻信某个极端自私的骗子的建议,*后落得和费尔南多一样的下场:投资赔得精光,投资者一蹶不振。这里只有失败者,没有成功者。另外,还有一张年终的税单有待缴费。

这个结局不仅让费尔南多的问题显得如此尖锐,而且切中业余投资者*常犯的毁灭性错误的要害:他们的资产买入价影响他们做出卖出资产决定的时机。

以费尔南多为例。虽说他*初投资的10万美元现在已化为乌有,但他仍持有几种资产。具体来说,这些资产的价值不足3000美元,这些资产类别为了只垃圾股,4种垃圾币',还有两件几乎一文不值的NFT。我尤其讨厌那两件NFT艺术藏品,差点没忍住问费尔南多,他当时决定买下它们时,是不是根本没有思考。在我看来,它们就像是由一只猴子和一台电脑密切合作,创作出的一万件让人作呕的数字藏品中的两件。我觉得它们实在太恶心了,即便是对NFT而言。

如今,如果你不明白像费尔南多这样聪明、有文化、有见识的人,为什么会花钱买下这些一文不值的垃圾产品,那么你不妨看一下这段简短的解答:我敢向你保证,不管他是听了朋友的投资建议,是在网上读了一篇什么文章,还是全凭直觉,在他进行每一项投资时——从一开始买入特斯拉的股票,到涉足加密货币,以及其间的所有投资,就在买入每项资产的那一刻,他认为这项资产的价值正在上涨。
不管是哪种情况,费尔南多的投资组合中总共还剩下9种资产,总市场价值不足3000美元。

他*初花多少钱买下了这9种“宝贝”?

大概4.9万美元。哪种赔得*多?

一只他买了1000股的股票,他以每股18美元的价格买入,现在的交易价是每股35美分。

哪种表现*好?

一种他买了1万枚的垃圾币。他以每枚1美元的价格买入,现在的交易价是每枚40美分。

剩下七种的表现呢?

介于两者之间。其中一种的交易价跟他当时的买入价差不多。

话说回来,费尔南多和高蒂塔现在要做一个决定:卖还是不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两个人的意见不统一。

“因此……"我们的翻译以一种调解者的口气说道,“你觉得他们应该怎么办?费尔南多根本不想卖,毕竟他买的这些东西都跌得太厉害了。他觉得他们现在先别卖,等一等,看价格能不能回升。他说,那只是,嗯……是——”

“账面上的东西。”费尔南多连忙补充说。

“没错!”克里斯蒂娜表示赞同,“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现在,赔钱只是账面上的事儿。但是如果他们卖了,那么赔钱不就成了现实?他们投的钱也就有去无回了。”说完这句话,她耸了耸肩,似乎不太确信自己*后说的几个词。接着,她的语气变得乐观起来。高蒂塔猛地回过头,眯缝着眼睛,瞪了我一眼。她好像在说:“你*好站在我这一边。你知道,这样对你有好处!”克里斯蒂娜补充道:“但是,高蒂塔认为,他们应该都卖了,然后从零开始。这用英语怎么说?她想要……嗯……把那些都卖了。这是高蒂塔的想法。你觉得呢?”

我沉思片刻,想着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我心想,这倒挺有意思的……不管价格多低,高蒂塔就是一门心思要把手头的东西都卖了,然后从头再来。我太了解这种想法了。这是一种迫切要结束某段痛苦经历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完全摆脱那段经历带来的负面感受和悲观情绪的想法。好多年前,我也有过这种想法。在我被捕后的头几年里,也就是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我也有过这种令人窒息的感觉……就像是在慢慢地死去……我的生命慢慢地、痛苦地流逝……那些象征财富的东西……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千刀万剐下死去一样。

我记得自己当时想,如果他们能把那件事了结了……一次性把我名下的东西都收走,把我关到大牢里,让我在牢里慢慢地熬日子,那么我当时的情况会好得多。我感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后残留的每一丝痕迹[汽车、住房、游艇、服装、金钱、妻子、手表、珠宝(对费尔南多和高蒂塔而言,则是垃圾股、一文不值的垃圾币、令人作呕的NFT、经纪账户和加密货币钱包)]完全消失之前,似乎有太多的东西让你不时想起那段经历,根本没法完成那*重要的**次深呼吸,挺起胸膛,迈步向前,开始新生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蒂塔说得很有道理。
另外,我也知道费尔南多的想法究竟从何而来。

他觉得,与一时感情用事相比,彻底处理掉手里的投资品,一种更实用、更合理的方法显然更有利于他们的长期利益。毕竟,那些投资品的价格都已经跌了那么多了,就算都卖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卖完后得到的3000美元好像并不能减少多少损失。有没有这笔钱,其实对他们的经济状况没太大影响。因此,他想,那为什么要卖呢?为什么要把账面上的损失变成真正的损失?那样的话,他们将来根本没机会把本钱赚回来了。

看吧,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深奥。什么时候卖出才合适?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是依据价格涨了多少或降了多少,还是依据你当时的买入价?

我在前面说过,这个看起来无关痛痒的问题却切中要害,也就是业余投资者*常犯的、*致命的错误的要害。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例如,你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买入1000股股票,但几个月后,股价跌至每股10美元。你赔了多少钱?

不用说,是3万美元,对吧?

我们做个数学运算。你*开始买了1000股股票。现在,每股股票的价格比你当时的买入价低了30美元。要算清楚你赔了多少钱,你只需把自己购买的股票数量(即1000股)乘以你每股损失的钱(即每股30美元),你就能算出亏损的总额是3万美元。

也许是这样的。但是,那个数字真的能说明什么吗?你真的赔了3万美元吗?

我是说,账面上的钱显然少了3万美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像费尔南多想的那样,因为你还没有把股票卖出去,没有真正平仓,所以你真的赔钱了吗?也就是说,难道你不是只在“账面上赔了”吗?就像费尔南多说的那样,好好想想我提的这个问题。

在你真正卖出股票之前,股价回升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也就是说,你至少能收回自己投进去的一部分钱,对吧?其实,更乐观的情况是,要是你愿意耐心地等下去,你可能会等到股票价格一路回升,甚至达到自己当初买入股票时的价格,然后再平仓。那样的话,你*后会实现收支平衡,根本不会赔钱。

我这样说没问题吧?

那么,我们现在再深入分析一下。你可以想象自己拥有一个股票投资组合,过去两年来一直用的就是这个策略。

也就是说,当股价下跌时,你坚决不卖股票。

相反,你遵循了费尔南多投资的逻辑,继续持仓,表现得极有耐心,一心想等到股价回升。

等股价上涨后,你卖掉了股票。

换句话说,你再次遵循了费尔南多投资的逻辑(在他刚开始投资的前两周,他好像还没有赔钱),卖出股票,锁定利润,然后继续交易。

当然,你在获利后需要缴税,但你觉得这无可厚非。毕竟,就像本·富兰克林说的那样:“除了死亡和税收,没有什么事确定的。”除了这一事实,你还可以想想人们常说的另一句话,也是股票经纪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即“落袋为安,永不破产”。这个策略似乎百试不爽,俨然是长期的制胜法宝。

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认真分析一下。

要是一个交易策略要求你卖掉所有赚钱的股票,目的是锁定利润,并把赔钱的股票攥在手里,从而避免出现账面亏损,那么这个策略真的有意义吗?

要想准确无误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分析一下手头这个有两年历史的投资组合,看看这个策略到底是否有效。

作者简介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其创作的两本畅销回忆录《华尔街之狼》和《追捕华尔街之狼》(Catching the wolf of wall street)已经被翻译成18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出版。他的人生经历甚至在2013年被改编为电影《华尔街之狼》,该电影风靡全球,获奥斯卡金像奖多项大奖提名。

贝尔福特还担任了50多家公司的顾问,被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福布斯》《滚石》等在内的国际主流媒体报道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