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47977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10479779 ; 978-7-5104-7977-9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人工智能、创业与爱情的都市励志小说,一本写给所有不服输者的启示录。 上海滩的科技风云,人工智能的创业传奇。作品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记录了新一代上海人接过父辈建设浦东新区的旗帜,继续建设上海临港新片区,展现了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和情怀,是上海未来充满希望和生机勃勃的写照,也是整个中国参与到全球竞争和合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的一个区域性的写照。 知名作家何常在以犀利笔触勾勒科技浪潮中的人性温度。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夏常从小在上海长大,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三次创业失败让他备受打击,一心认定只有离开上海才能让他重新树立信心。

在几经周折之后,夏常决定安心留在上海,并在父亲的劝说下进入临港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工作。尽管在前期创业和在研究院的工作过程中都遭遇到了友情的背叛以及被对手陷害,夏常还是积极向上,背负着父辈的期许,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在夏常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临港新片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他,也将继续在这个奔涌的大时代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目录

◎目录


第 1 章 上海往事 /001

第 2 章 临港新片区 /006

第 3 章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011

第 4 章 人工智能 /016

第 5 章 实用主义者 /021

第 6 章 我只是想给你一个机会 /026

第 7 章 职责所在 /032

第 8 章 你需要的我都有 /037

第 9 章 类脑芯片 /042

第 10 章 于公于私 /047

第 11 章 相 亲 /052

第 12 章 女大十八变 /057

第 13 章 不是一路人 /062

第 14 章 送分题 /067

第 15 章 服从大局 /072

第 16 章 好朋友就是用来挡枪的 /077

第 17 章 公是公,私是私 /082

第 18 章 当断则断 /086

第 19 章 大 事 /091

第 20 章 没有捷径 /096

第 21 章 五个条件和五点要求 /100

第 22 章 业内高手 /105

第 23 章 从概念到应用 /110

第 24 章 措手不及 /115

第 25 章 反其道而行之 /121

第 26 章 生活中处处充满惊喜 /126

第 27 章 仅此而已 /130

第 28 章 生活就是感情和利益的结合体 /136

第 29 章 支点人物 /141

第 30 章 阶段性进步 /147

第 31 章 解决方案 /151

第 32 章 上海之根 /156

第 33 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 /161

第 34 章 *理想的状态 /166

第 35 章 需要制订不同的方案 /170

第 36 章 对 话 /176

第 37 章 维护利益 /182

第 38 章 不是父母人生的延伸 /187

第 39 章 钢铁般的意志 /192

第 40 章 制高点不能丢 /197

第 41 章 隐藏的神秘技能 /203

第 42 章 想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209

第 43 章 人类生存三大必需品 /214

第 44 章 时间和奇迹 /220

第 45 章 平生只有两行泪 /225

第 46 章 变 动 /230

第 47 章 没有退路 /236

第 48 章 先看人品,后看能力 /241

第 49 章 演一场好戏 /246

第 50 章 付出全部,预支未来 /252

第 51 章 年轻就是资本 /257

第 52 章 埋了一个大雷 /263

第 53 章 大日子 /269

第 54 章 开头没开好 /274

第 55 章 火力全开 /280

第 56 章 比结婚更糟心的事情 /286

第 57 章 绝 配 /292

第 58 章 回顾之旅 /297

第 59 章 很多东西用金钱买不来 /302

第 60 章 一系列的手法 /307

第 61 章 一切以事实为依据 /313

第 62 章 真相大白 /319

第 63 章 今天的主题是夏常 /325

第 64 章 惜才纳婿 /330

第 65 章 自主选择 /336

第 66 章 先结婚后恋爱 /342

第 67 章 不能辜负自己的青春韶华 /347

第 68 章 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352

第 69 章 百川归海 /358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内文节选

第1章
上海往事
一进五月,上海的天气就跟道路两旁疯长的梧桐树一样,一天天愈发密不透风。夏常沿思南路一路向北。
从小在思南路长大的夏常,感受着道路几十年不变的静谧与缓慢,似乎回到了小时候。一到淮海中路,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以及不绝于耳的汽笛声,又将他从过去拉回到了现实。
每次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或是心烦意乱时,夏常总会在思南路走一走,回味过去,思索现在,展望未来。他很喜欢思南路充分融合了域外风情和上海韵味的独特气质,那里仿佛就是上海的繁华与喧嚣都侵蚀不了的一块宝地,为每一个老上海人都保留了一份关于童年的回忆。
虽然现在已经搬到了浦东,夏常却还是喜欢黄浦。黄浦是上海的老城区代表,依然保留着很多老城应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及建筑风貌。
从小在上海长大,自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夏 常从未离开过上海一步!他对上海的大街小巷就像是对自家的后院一样熟悉,大到浦东的发展与崛起,小到片区的拆迁与周围小区楼盘的升值, 甚至是一个包子十几年来的涨价曲线,他都了如指掌。
夏常自认为对上海的感情深到了骨子里,他对上海的热爱是天性。他从未想过要离开上海去外地发展,但今天,他**次动了要去北京或是深圳的念头。
因为,他再一次创业失败了!
在黄浦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夏常本以为可以一直无忧无虑地在那儿生活下去,不料父亲夏祥因为参与开发浦东新区的缘故,带着全家搬到了浦东。
当时夏常极为不舍,毕竟小伙伴和“赤裤兄弟”都在黄浦,更不用说当时人人都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夏常理解不了父亲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黄浦区不待,非要去荒郊野外的浦东。尽管后来
浦东的飞速崛起印证了父亲的远见,但夏常对当年的搬迁至今还依旧耿耿于怀。
夏常的成长经历和大多数黄浦人差不多,家就在南京路步行街后面的石库门里。父亲以前在北京东路的五金商店工作,而母亲就职于云南南路的餐饮老字号。

◎内文节选


第1章

上海往事

一进五月,上海的天气就跟道路两旁疯长的梧桐树一样,一天天愈发密不透风。夏常沿思南路一路向北。

从小在思南路长大的夏常,感受着道路几十年不变的静谧与缓慢,似乎回到了小时候。一到淮海中路,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以及不绝于耳的汽笛声,又将他从过去拉回到了现实。

每次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或是心烦意乱时,夏常总会在思南路走一走,回味过去,思索现在,展望未来。他很喜欢思南路充分融合了域外风情和上海韵味的独特气质,那里仿佛就是上海的繁华与喧嚣都侵蚀不了的一块宝地,为每一个老上海人都保留了一份关于童年的回忆。

虽然现在已经搬到了浦东,夏常却还是喜欢黄浦。黄浦是上海的老城区代表,依然保留着很多老城应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及建筑风貌。

从小在上海长大,自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夏 常从未离开过上海一步!他对上海的大街小巷就像是对自家的后院一样熟悉,大到浦东的发展与崛起,小到片区的拆迁与周围小区楼盘的升值, 甚至是一个包子十几年来的涨价曲线,他都了如指掌。

夏常自认为对上海的感情深到了骨子里,他对上海的热爱是天性。他从未想过要离开上海去外地发展,但今天,他**次动了要去北京或是深圳的念头。

因为,他再一次创业失败了!

在黄浦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夏常本以为可以一直无忧无虑地在那儿生活下去,不料父亲夏祥因为参与开发浦东新区的缘故,带着全家搬到了浦东。

当时夏常极为不舍,毕竟小伙伴和“赤裤兄弟”都在黄浦,更不用说当时人人都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夏常理解不了父亲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黄浦区不待,非要去荒郊野外的浦东。尽管后来

浦东的飞速崛起印证了父亲的远见,但夏常对当年的搬迁至今还依旧耿耿于怀。

夏常的成长经历和大多数黄浦人差不多,家就在南京路步行街后面的石库门里。父亲以前在北京东路的五金商店工作,而母亲就职于云南南路的餐饮老字号。

他从小听着外滩的钟声长大,还曾经照过大世界的哈哈镜,学生时代爱逛福州路的书店和人民广场地下的迪美购物中心。他父母和其他很多父母一样,希望他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结果追随父亲到了浦东的

夏常,并没有如父母所愿,他学了理科,毕业后自己创业了。

或许是父亲不顾他反对搬到浦东的决定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叛逆的种子,又或者是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报考大学时,父母力主他学文科,他却偏偏选了当时还是冷门专业的人工智能。

在夏常出生当年,1990 年的 4 月 18 日,中央决定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开发。1993 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直到 2000 年,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正式设立,从此迈向了发展的快车道。第二年,父亲决定举家搬迁到浦东,和母亲一起,积极投身到了浦东的大开发之中。

11 岁的夏常从此告别了黄浦岁月,和父母一起来到了浦东,并亲身经历了浦东奇迹般的崛起。如果说夏常的童年记忆全是思南路、石库门、人民公园、人民广场、豫园、外滩、南京路步行街,以及小资情调的绍兴路,那么他的少年回忆则是东方明珠、陆家嘴中心,以及其昌栈、周家渡、庆宁寺、南码头和烂泥渡。

别人或许不知道,夏常却是很清楚,烂泥渡的附近开发了一个楼盘,全国闻名,是上海豪宅的代表性作品——汤臣一品。在汤臣一品的盛名之下,烂泥渡的名字也渐渐被人遗忘。

虽说夏常在浦东长大,伴随着浦东从荒凉到繁华再到强大,但他*难忘的却是静安高大的法国梧桐、精致的洋房、幽静的马路,长宁富有艺术气质的电台和宁静祥和的画廊,还有杨浦的复旦大学,虹口的鲁迅公园,闸北的上海南站老广场——尽管后来闸北并入了静安,他还是不习惯把闸北叫成静安。上海的点滴过往和每一点的进步,都在夏常的心中沉淀,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夏常大学毕业后,和同学黄括一起开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公司成立后,一开始的发展还不错,后来他和黄括逐渐在技术上产生分歧,从而导致二人创业失败。

**次创业失败后,夏常痛定思痛,差不多休整了半年,又再次和朋友莫何一起创业,成立了奔腾人工智能公司,结果坚持了不到一年,又失败了!夏常很沮丧,对自己失望透顶!

父亲也对夏常很失望,他一直希望儿子可以找份安定的工作,创业九死一生,风险大收益低,何必非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在就业的问题上,夏常和父亲的观念一向冲突严重。二人有过多次争吵,但结果谁也没能说服谁。*后父亲妥协了,退了一步,提出夏常可以创业,但如果失败两次的话,就得听从他的安排去上班。夏常答应了。

但在第二次创业失败后,夏常并没有兑现承诺,在父亲帮他寻找工作时,他又和黄括联手,成立了颜色科技公司。为此,父亲对夏常大为不满,和他冷战了两个月,期间一句话也没和他说。

这一次,夏常信心满满,认定一定可以成功。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正确,颜色科技公司从 2017 年成立以来,短短两年间就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 200 多人的中型科技公司。

然而就在公司即将迎来收获之时,夏常却被黄括扫地出门了——第三次创业失败不是公司失败,而是他个人的失败。

夏常无法接受黄括在公司章程上面所做的手脚,以及在股权架构上为他设置的陷阱,他完全被黄括利用了。

夏常痛恨自己的识人不慧,他想离开上海,去北京、深圳或是广州、苏州,都可以。只要不在上海,他就不会想起曾经的屈辱。

他从思南路右转上了淮海中路,一路向东,来到了香港广场,准备去咖啡馆喝杯咖啡。对咖啡偏执的热爱是根植于他内心深处的上海人的基因。很多上海人不管住多偏远、多简陋,出门必定将自己收拾得干净利

索,并且热衷于喝咖啡或是下午茶,感受生活的优雅与美好,并不因为生活的困顿而影响自己的形象与享受。这是积极乐观并且热爱生活的表现。

今天不是节假日,咖啡馆里同样人满为患。上海虽然遍地咖啡馆,却依然家家爆满。夏常好不容易找好一个位子,刚坐下,就被对面两个女孩的争论声吸引了。

这是两个穿着时尚的女孩,一个戴眼镜,长发,显得又萌又可爱;另一个不戴眼镜,短发,显得干练利落。二人说话的声音并不大,夏常却听得清晰。主要是他离得近,而且女孩的话题又与他的下一步计划切身相关。

“真的打算留在上海了?上海有什么好的!于时,你别自我感动,也别自我麻醉,还是跟我回北京吧,北京的发展空间更大。”长发眼镜女孩双手捧着咖啡,语速很快,声音清脆。

那个叫于时的女孩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咖啡,摇了摇头说:“杨小与,你对上海有偏见,为什么总是认为上海没有前景了呢?我从小在北京长大,但我现在更喜欢上海的环境和文化氛围,我不会再回北京了。”

她的短发被穿透玻璃的阳光照耀着,有一层朦胧的光晕。

“你的主意怎么变得这么快?三天前你还说要回北京,不想留下了。怎么今天就变卦了?你是不是吃错了什么东西?不对,你是不是谈恋爱了,为了爱情要留在上海?”杨小与左右看看,又摇头否认了自己的猜

测,“不对不对,我成天和你在一起,不可能你谈了恋爱我不知道。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又让你改变了主意非要留在上海不可?”

“当然是事业了,爱情又不是必需品。”于时得意地仰头一笑,“我找到称心的工作了。你也知道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城市规划师……当你看到无数的高楼、公园、道路、绿地,等等,在你的脑中形成蓝图,规划

出来,然后一点点变成现实,那是世界上*美好的事情,也是*有成就感的人生!”

真是一个可爱且天真的女孩,夏常摇头一笑,她对世界还充满了幻想,以为世界真的可以像电脑中绘图一样,画上几笔就可以在现实中得以实现……不要太幼稚了好不好?看她的样子,也不像是刚出校门的大

学生。

经历过三次创业失败的夏常,现在对未来充满了悲观,就见不得天真烂漫的存在。不过他还没有冲动到站出来给于时上课,而是喝完咖啡,起身离开了。他已经决定要离开上海了,不管父亲怎么劝他,他都不会

改变主意。

对他来说,上海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不管是普陀的真如寺、长风公园,还是长宁的上海动物园、卢湾的石库门、南市的弄堂里……都随着夏常的三次创业失败而消散在他的回忆里。

夏常决定直接去机场,不给父亲拦他的机会。可推开店门的瞬间,伴随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的是父亲的怒吼:“别想跑,跟我回家!”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何常在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创作一级职称。

已出版畅销书《问鼎》系列、《浩荡》系列、《正道》系列、《交手》系列、《婚姻七道题》等五十余部作品,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首届贾大山文学奖、首届天马文学奖等,被誉为国内现实题材小说网络作家领军人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