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61087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5-04-01
  • 条形码:9787122461087 ; 978-7-122-46108-7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高等院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之一,面向智能制造及机械类相关专业。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国家标准的基础知识、基本几何元素的正投影原理、立体的投影及相交、组合体的投影及尺寸标注、轴测投影、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的绘制及技术要求、装配图的绘制和利用SolidWorks软件三维造型等。 本教材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48~80学时工程制图课程学习的学生,也可供有工程制图学习需求的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本书是根据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为适应高等院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从利于本科教学的角度出发,并参考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历年来教学改革的经验编写而成。
本书通过投影法和制图国家标准将三维形体与二维图形之间进行一一映射,手工绘制形体的形状和投影与计算机辅助绘图同时进行,促进学生工程图形思维方式的养成。不断地由物到图,由图到物,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分析和想象空间形体与图纸上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表达工程中的“立体”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内容上遵循从“体”出发的教学观点。
本书核心内容及特点如下:
① 基本体 基本体即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如简单的棱柱、棱台、棱锥、圆柱、圆锥、球等。它们利用计算机的拉伸、旋转、放样等形成。立体的投影即平面图形,作为三维成图的草图,草图的“形”正确,立体的“形”才会正确。
② 组合体 为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这部分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构型思维,正确的成图后即可利用计算机生成正确的投影图。正确的标注尺寸是学生构型思维水平的体现。

目录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
1.1 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 1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 2
1.1.2 标题栏(GB/T 10609.1—2008) 3
1.1.3 比例(GB/T 14690—1993) 3
1.1.4 字体(GB/T 14691—1993) 4
1.1.5 图线(GB/T 4457.4—2002) 6
1.1.6 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 8
1.2 投影的基本知识 16
1.2.1 投影法 16
1.2.2 三面投影体系 17
1.2.3 点的投影 17
1.2.4 直线的投影 19
1.2.5 平面的投影 25
1.2.6 三维建模中二维草图绘制 30

第2章 基本体的三视图 35
2.1 三视图的形成及规律 35
2.2 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37
2.2.1 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38
2.2.2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43
2.2.3 截切立体的三视图 50
2.2.4 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59
2.3 利用成图软件进行基本体的建模与投影 60
2.3.1 建模的基本命令 60
2.3.2 基本体的建模与投影 62
2.3.3 截切体的建模与投影 64

第3章 组合体的三视图 67
3.1 相贯线 67
3.1.1 求作相贯线的方法 68
3.1.2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及简化画法 71
3.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关系 72
3.2.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72
3.2.2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73
3.3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75
3.3.1 形体分析法 75
3.3.2 线面分析法 76
3.3.3 三视图的画法 76
3.4 组合体视图上的尺寸标注 78
3.4.1 常见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78
3.4.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80
3.4.3 尺寸标注注意事项 82
3.5 读组合体三视图 83
3.5.1 读图的基本方法 83
3.5.2 读图的基本步骤 86
3.6 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89
3.6.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89
3.6.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90
3.7 组合体的建模 95

第4章 图样画法 103
4.1 视图 104
4.1.1 基本视图 104
4.1.2 向视图 104
4.1.3 局部视图 104
4.1.4 斜视图 105
4.2 剖视图 106
4.3 断面图 113
4.3.1 断面图的概念 113
4.3.2 断面的种类 113
4.4 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及其他规定画法 115
4.4.1 局部放大图 115
4.4.2 简化画法及其他规定画法 115
4.5 计算机辅助生成二维工程图 119
4.5.1 工程图环境 119
4.5.2 各种视图的生成 120

第5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123
5.1 螺纹 124
5.2 常用螺纹紧固件 128
5.3 键和销 132
5.3.1 键 132
5.3.2 销 135
5.4 滚动轴承 135
5.4.1 滚动轴承的种类 135
5.4.2 滚动轴承的代号 136
5.4.3 滚动轴承的画法 136
5.5 齿轮 137
5.6 弹簧 140
5.6.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关系 141
5.6.2 圆柱螺旋弹簧的规定画法 141
5.7 齿轮及标准件三维造型设计 142

第6章 零件图 147
6.1 零件图的基本知识 147
6.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48
6.2.1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方法 148
6.2.2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149
6.3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151
6.4 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 153
6.4.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153
6.4.2 机加工常见工艺结构 154
6.5 零件的技术要求 156
6.5.1 表面结构 156
6.5.2 极限与配合 159
6.5.3 形状和位置公差 165
6.6 读零件图 166
6.7 三维零件建模与工程图生成 168
6.7.1 盘盖类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生成 168
6.7.2 箱体类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生成 171

第7章 装配图 176
7.1 装配图的内容 177
7.1.1 装配图的构成 178
7.1.2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区别 179
7.2 装配图的图样画法 179
7.2.1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79
7.2.2 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181
7.2.3 装配图的简化画法 182
7.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182
7.3.1 尺寸标注 182
7.3.2 技术要求 183
7.4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及明细栏、标题栏 184
7.4.1 零件序号编排要求 184
7.4.2 标题栏和明细栏 185
7.5 绘制装配图 185
7.5.1 确定装配图表达方案 186
7.5.2 装配体常见的装置和结构 186
7.5.3 画装配图的步骤和方法 189
7.5.4 装配图绘制举例 189
7.6 读装配图 193
7.6.1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93
7.6.2 读装配图举例 194
7.7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96
7.7.1 从装配图中分离零件 196
7.7.2 绘制零件图 197
7.8 计算机辅助机械装置装配设计与拆装 198
7.8.1 虎钳零件三维设计 199
7.8.2 虎钳装配设计 206
7.8.3 虎钳装配工程图生成 207
7.8.4 虎钳拆装动画生成 208

附录一  210

附录二  214

附录三  224

附录四  229

附录五  233

参考文献 24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韩丽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师、副教授,韩丽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工程图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等课程,参编教材2部,以一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专利授权5项,参与科研课题16项,其中参与完成的“超高压压缩机机体及管线系统振动的研究与治理”项目分别获2008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9年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2007-2010年期间连续三次获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优秀教学奖;在2009-2010年连续两次指导学生参加 “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并获机械类尺规绘图一等奖、二等奖和机械全能一等奖的好成绩;2009年获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第六届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组)一等奖和教案奖,2011年获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第七届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组)一等奖和教案奖,同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B组)一等奖、教案奖和演示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