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737345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117373456 ; 978-7-117-37345-6
本书特色
本版教材采用纸数融合的出版形式,在第3版教材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数字化资源,增设了便于学生总体把握知识要点的“复习导图”等资源,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优势,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从而使纸媒与数字化更加紧密地融合。
内容简介
本次修订的重点:一是内容上要传承创新,同时根据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中国药典》等对教材进行更新,并解决职业教育聚焦的新问题,以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二是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主体框架设计,做到固基础,打破升学“天花板”,强实践,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大国工匠;三是丰富栏目模块,切实做到课证融合;四是体现理实一体,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五是优化版式设计,兼容不同学时需求,可以尝试活页式教材编写;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大国工匠精神。在提高可读性方面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采用案例导入、问题引领等编写方式,使教材更加生动且更贴合岗位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多配图表,形象直观,便于教师讲授与学生理解;三是采用纸质教材为载体的融合教材形式,运用二维码技术将教学需要的补充内容做成数字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的多维学习模式。
前言
中医基本理论是主要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康复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中药制药、中药学、中药材生产与加工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同时也是中医药其他相关专业如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康复技术、药膳与食疗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医基本理论》(第3 版)于2018 年出版,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广泛使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我们收集了教学一线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进行完善与修订,新一版教材力求做到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内容实用、重点突出、文字精练。
本教材修订是以服务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融入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以强化医药学生职业道德、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在内容上,在哲学基础部分,增加了重在说明宇宙万物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精气学说;在第三章,增加了中医学的精理论;在*后一章,增加了中医的养生原则;在实训部分,增加了问诊基本技能实训。在编写形式上,保留了“导学情景”“案例分析”“知识链接”“课堂活动”“点滴积累”“目标检测”等能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及激发学习兴趣的特色栏目,同时,增加了“案例分析”数量,着重选取了经典医案进行分析,并增设了“学习目标”栏目,制定了每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便于学生全方位及时检测自我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目录
绪论/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4
三、中医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9
**章哲学基础/11
**节精气学说/11
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2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2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13
第二节阴阳学说/14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14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5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18
第三节五行学说/20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21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2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24
第二章藏象/28
**节五脏/30
一、心/30
二、肺/34
三、脾/38
四、肝/41
五、肾/45
第二节六腑/49
一、胆/50
二、胃/50
三、小肠/51
四、大肠/52
五、膀胱/52
六、三焦/53
第三节奇恒之腑/54
一、脑/55
二、女子胞/56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57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57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61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63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65
**节精/66
一、精的基本概念/66
二、精的生成/66
三、精的贮藏与施泄/67
四、精的生理功能/67
第二节气/68
一、气的基本概念/68
二、气的生成/69
三、气的运动/69
四、气的生理功能/70
五、气的分类/71
第三节血/73
一、血的基本概念/73
二、血的生成/73
三、血的循行/74
四、血的生理功能/75
第四节津液/75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75
二、津液的代谢/76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77
第五节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78
一、精与气的关系/78
二、精与血的关系/79
三、精与津液的关系/79
四、气与血的关系/80
五、气与津液的关系/81
六、血与津液的关系/81
第四章经络/84
**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84
一、经络的概念/84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85
第二节十二经脉/86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86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87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88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88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88
第三节奇经八脉/89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89
二、奇经八脉的功能/89
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90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90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91
10目/录
第五章体质/94
**节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94
一、体质的构成要素/95
二、体质的基本特点/96
三、体质的影响因素/97
四、体质的分类/98
第二节体质学说的应用/101
一、体质与病因、发病及病机变化/101
二、体质与辨证治疗/102
三、体质与养生防病/103
第六章病因/105
**节外感病因/106
一、六淫/106
二、疠气/109
第二节内伤病因/111
一、七情内伤/111
二、饮食失宜/112
三、劳逸失度/113
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114
一、痰饮/114
二、瘀血/115
三、结石/117
第四节其他病因/118
一、外伤/118
二、寄生虫/118
第七章病机/120
**节发病/120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120
二、发病类型/121
第二节基本病机/122
一、邪正盛衰/123
二、阴阳失调/124
三、气血津液失常/125
第八章诊法/129
**节望诊/129
一、全身望诊/130
二、局部望诊/132
三、望舌/134
四、望排出物/137
第二节闻诊/138
一、听声音/138
二、嗅气味/139
第三节问诊/140
一、问诊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140
二、问诊的内容/141
三、问现在症状/142
第四节切诊/149
一、脉诊/149
二、按诊/152
第九章辨证/154
**节八纲辨证/154
一、表里辨证/155
二、寒热辨证/156
三、虚实辨证/157
四、阴阳辨证/159
第二节气血津液辨证/161
一、气病辨证/161
二、血病辨证/163
三、气血同病辨证/164
四、津液病辨证/165
第三节脏腑辨证/167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167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172
三、脾与胃病辨证/176
四、肝与胆病辨证/181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185
六、脏腑兼病辨证/188
第十章养生、防治与康复原则/192
**节养生原则/193
一、顺应自然/193
二、形神共养/193
三、调养脾胃/193
四、保精护肾/194
第二节预防原则/194
一、未病先防/194
二、既病防变/196
第三节治疗原则/197
一、扶正祛邪/197
二、治标与治本/198
三、正治与反治/198
四、调整阴阳/199
五、调理气血/200
六、调理脏腑/200
七、三因制宜/200
第四节康复原则/202
一、形体保养与精神调摄相结合/202
二、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203
三、药物治疗与饮食调养相结合/203
四、自然康复与治疗康复相结合/203
实训/205
实训项目一望诊基本技能实训/205
实训项目二问诊基本技能实训/208
实训项目三寸口诊法基本技能实训/210
参考文献/215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217
课程标准/221
作者简介
"1987-09-01 ~ 1992-08-31
1992-09-01 ~ 2006-08-31
2006-09-01 ~ 2023-03-04" "原张仲景国医大学
南阳理工学院国医国药学院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落洼物语
¥10.9¥28.0 -
唐诗经典研读
¥20.7¥58.0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
¥5.9¥18.0 -
北大人文课(平装)
¥14.9¥45.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8.2¥26.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6.0¥48.0 -
推理要在晚餐后2(八品-九品)
¥11.9¥29.0 -
中医基础理论
¥51.7¥59.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10.3¥25.0 -
法理学(第二版)
¥31.0¥50.0 -
无人机低空基站组网与优化
¥70.6¥98.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第二版
¥58.8¥68.0 -
金融学(精编版)第六版
¥51.1¥59.0 -
刑法学 上下
¥114.4¥208.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
¥8.4¥23.0 -
智能控制
¥40.2¥56.0 -
水利工程监理
¥28.3¥42.0 -
博雅大学堂·历史中国古代简史(第2版)/张帆
¥38.8¥60.0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中国古代史(下)(第4版)/宁欣
¥23.4¥52.0 -
水电站
¥24.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