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349827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26页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33498276 ; 978-7-5334-9827-6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殷国明先生的读书随笔集。作者阅读广泛,古今中外,无不涉及,从《道德经》《易经》《论语》等到《呐喊》《孤独者》《家》《围城》《倾城之恋》等,到《铁皮鼓》《城堡》《荒原狼》等等,从鲁迅、朱自清、胡适、白先勇、老舍、钱钟书、徐志摩、戴望舒、残雪、徐忠玉等到茨威格、叔本华、海德格尔、昆德拉、萨特、卡夫卡、福柯等等,在对这些经典作品和文学哲学大家的阅读中展现作者对文学、文化、人、人性、人生、爱、良知、知识话语等的独特感悟和思考。全书由一则则随笔短文构成,融浓郁的文化感和敏锐的文学直觉于一体,或品评作品文学意蕴,钩择精妙之处,阐发理蕴;或讲述些个著名学者的往事,赞美其精神风貌,指出其学问思想的独特之处;或结合作家作品生发综理阐释文化。全书博采广收,文情并茂,是一部能体现学养的文化随笔。
目录
1.阅读《道德经》
一、“万物得一而生”
二、从“谷神”到“大美不言”
2.《易经》: 走向二元论的秘密
3.阅读《论语》
一、从“学而时习之”开始
二、“人”是文明的基石
三、“仁者爱人”也
4.《逍遥游》:关于人类的自由之境
5.《齐物论》:“道通为一”的追寻与实现
一、“道通为一”的追寻
二、“梦思维”的呈现与穿越
6.《孟子》:“情感政治学”的滥觞
7.《文心雕龙》:关于体系的设置与魅力
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豪放在梦中
9.《呐喊》:关于“人的主题”
10.《孤独者》:冲出孤独的嗥叫
11.《背影》:与父亲面对面
12.《荷塘月色》:美是一种家园的慰藉
13.《在寒风里》:漂泊者的心路
14.《子夜》:理性是一把双刃剑
15.《家》:一个丰富而又沉重的话题
16.《琉璃瓦》:人性“冷”的来源
17.《倾城之恋》:走出爱情神话的幻境
18.《莎菲女士的日记》:她为什么一脚踢开凌吉士
19.《围城》:“围城”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20.《论“文学是人学”》:挑战“工具论”的先声
21.《骆驼祥子》:有了自己的车又会怎样?
22.《白夜》:贾平凹的新景旧梦
23.《活动变人形》:“人”是永远的诱惑
24.《岛和大陆》:香港的文学传奇
25.《文学身体学》:关于“肉体狂喜”背后的思索
26.《陈寅恪的*后二十年》: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自何处?
27.《本朝流水》:重构和解构的双重可能性
28.《旁观者》:钟鸣与狼的对话
29.《人兽》:解析人性中的野性
30.《狼哨》:种族歧视悲剧的镜像
31.《撒旦起舞》:人性绝望的隐喻
32.《圣颅》:妥协也是一种进取
33.《铁皮鼓》:关于人类的罪孽与审判
34.《威尼斯商人》:“闪光的不全是金子”
35.《修道院纪事》:人类想飞的梦想
36.《城堡》:人生困境的隐喻
37.《海狼》:追寻人性的原始活力
38.《情人》:那与生俱来的悲哀
39.《安娜·卡列尼娜》:真诚不可回避
40.《高老头》:被金钱出卖的父爱
41.《红与黑》:“野心”有时是人性的陷阱
42.《红字》:无法抹去的原始印记
43.《金枝》:追寻人与自然的缘分
44.《荒原狼》:关于内心深处的自我
45.阅读《红楼梦》
一、“做人”的奥秘
二、薛宝钗的“藏欲”
三、凤姐的“伺候好老太太”
四、刘姥姥的“投其所好”
五、俏平儿的“抽头退步”
六、鸳鸯直面近忧远虑
七、薛姨妈的老谋深算
八、贾母的悲剧
九、晴雯的性情绝唱
十、林黛玉的孤标至情
46.鲁迅:人类忧患的一面镜子
47.胡适:务实中庸的文化创新者
48.朱自清:散文中的性情中人
49.沈从文:呈现人性中的“善之花”
50.白先勇:“边缘人”的追寻
51.老舍:人生到底如何活?
52.贾植芳:端端正正写个“人”
53.钱锺书:“痴气”与“才胜于情”
54.许杰:仁厚的楷模
55.徐中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6.戴望舒:朦胧是一种人生,一种诗情
57.徐志摩:创作是一种“灵魂的冒险”
58.穆时英:都市的感觉
59.徐讦:人生像个监狱
60.李晴:关于人的生命权和隐私权
61.吴定宇:永远的怀念
62.屈原:中国文坛的“异类”
63.王羲之:“放浪形骸之外”的艺术境界
64.《中山狼传》:伦理与生态的对峙
65.王国维:理论的生命意味
66.《尝试集》:所有创新始于“尝试”
67.《人的文学》:新文学的关键词
68.施蛰存:标新路与继绝学
69.萧红:“力透纸背”的笔致
70.无名氏:浪漫风情与沉思玄想
71.陈若曦:穿越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小说家
72.巴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73.吴亮:从“批评”到“逍遥”
74.韩寒:从《三重门》到《他的国》
75.残雪:“无脸”的写作
76.张洁:从长相说起
77.顾彬: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对话
78.林贤治:关于“流亡者译丛”
79.马旷源:关于《雁峰书话》
80.赵圆:“随意书写”的感觉
81.朴明爱:关于疯癫与理性的博弈
82.荣格:从历史文化中发现人
83.叔本华:关于“美的预期”
84.尼采:生气灌注的理论追求
85.波德莱尔:敞开的墓地
86.德里达:不断破解与不断建构
87.波伏娃:“第二性”的价值
88.茨威格:爱情在永恒的瞬间走过
89.海德格尔:人归何处?
90.昆德拉:关于作家的良知与人格
91.弗洛伊德:关于“身体”的文化战争
92.渡边淳一:文学是人性的纽带
93.福克纳:对人性纯朴情怀的怀念
94.柏格森:用艺术直觉与科学功利对抗
95.萨特:一种行动着的美学
96.卡夫卡:人与狗的亲密关系
97.福柯:知识话语批判
98.博尔赫斯:写作的秘密
后记:阅读的危机与新生
节选
序
谈读书之乐
殷国明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尤其对我来说,几乎一辈子呆在校园,读完书教书,读书自然就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当然,这也使我失去了许多,比如生活面狭窄,生活知识缺乏,对人对事过于书生气,等等,但是到了花甲之年,回想起来,还是快乐多多。特别是人生遇到挫折,不顺心的时候,读书往往给予了我不可思议的快乐。书本里的世界很大,很丰富,也很宽阔,我不仅不会感到孤单和寂寞,而且完全犯不着去和现实中的一些恶人、坏人和无聊之人计较和打交道,反而有时还会产生某种怜悯和可怜之心,因为这种人确实是有的,在书本里就有很多,但是他们一般并不快乐,也并没有什么好下场。
当然,书本并不见得都讲真话,骗人的也不少,但是,作为一个生性敏感且软弱的人,我大多时候愿意相信那是真的,愿意活在书本中。况且书本中并非都是软弱,都是“善意的谎言”,还有像鲁迅那样敢讲真话、敢于直面现实的人,他的书会给我另外一种快意,甚至霎时间我也会感到热血沸腾,勇敢起来,面对黑暗,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痛痛快快地大喊一声“不!”
这是何其快乐啊!不过,大多数时间不是这样,书本不仅是我的避难所,还是我的休养院和游乐场,我可以在里面看风景、观人生和游心世外。就此,我很喜欢我的导师钱谷融先生的心仪:“我喜欢读书,喜欢随意地、自由自在地、漫无目的地读书。”因为“这样的读书,能使我游心事外,跳出现实的拘囿;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纵意所如,了无挂碍,真是其乐无穷”钱谷融:《我的自白》,上海,文汇读书周报,1995年5月13日。。
说其乐无穷,对我来说或许还有所不达,不过其中有“三乐”倒是深有所感的,不妨说来和朋友们聊聊。
一是“读人”之乐。
在这世界上,人不仅*为复杂丰富,问题也*多。《尚书》曰“惟人万物之灵”,莎士比亚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都是拣人爱听的说的,因为他们写书、写戏剧,也是给人看的。所以,钱谷融先生说“文学是人学”,不管怎么说,文学都逃不过人,为人写,给人看,写的*终还是人。序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尤其对我来说,几乎一辈子呆在校园,读完书教书,读书自然就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当然,这也使我失去了许多,比如生活面狭窄,生活知识缺乏,对人对事过于书生气,等等,但是到了花甲之年,回想起来,还是快乐多多。特别是人生遇到挫折,不顺心的时候,读书往往给予了我不可思议的快乐。书本里的世界很大,很丰富,也很宽阔,我不仅不会感到孤单和寂寞,而且完全犯不着去和现实中的一些恶人、坏人和无聊之人计较和打交道,反而有时还会产生某种怜悯和可怜之心,因为这种人确实是有的,在书本里就有很多,但是他们一般并不快乐,也并没有什么好下场。
当然,书本并不见得都讲真话,骗人的也不少,但是,作为一个生性敏感且软弱的人,我大多时候愿意相信那是真的,愿意活在书本中。况且书本中并非都是软弱,都是“善意的谎言”,还有像鲁迅那样敢讲真话、敢于直面现实的人,他的书会给我另外一种快意,甚至霎时间我也会感到热血沸腾,勇敢起来,面对黑暗,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痛痛快快地大喊一声“不!”
这是何其快乐啊!不过,大多数时间不是这样,书本不仅是我的避难所,还是我的休养院和游乐场,我可以在里面看风景、观人生和游心世外。就此,我很喜欢我的导师钱谷融先生的心仪:“我喜欢读书,喜欢随意地、自由自在地、漫无目的地读书。”因为“这样的读书,能使我游心事外,跳出现实的拘囿;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纵意所如,了无挂碍,真是其乐无穷”钱谷融:《我的自白》,上海,文汇读书周报,1995年5月13日。。
说其乐无穷,对我来说或许还有所不达,不过其中有“三乐”倒是深有所感的,不妨说来和朋友们聊聊。
一是“读人”之乐。
在这世界上,人不仅*为复杂丰富,问题也*多。《尚书》曰“惟人万物之灵”,莎士比亚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都是拣人爱听的说的,因为他们写书、写戏剧,也是给人看的。所以,钱谷融先生说“文学是人学”,不管怎么说,文学都逃不过人,为人写,给人看,写的*终还是人。
可惜,人非常有限,不仅生命是有限的,能够看到的世界和人都是有限的,人之一生所见过和认识的人更是有限,就更谈不上能够理解、真正知道多少的人了;当然,人又似乎是无限的,因为不满足于有限,所以不断挑战有限,超越有限,不仅创造了万千种人生,还创造了神、上帝、天堂、终极价值等各种永恒的意象和概念。而这一切都记在万千种书籍里,你可以尽情学习、了解和欣赏。古人云,人一生*好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还要加一句,还要“阅人无数”。这一点,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之外,*简便的方法就是读书,通过读书知人、识人和理解人。
其实,读书贵在“读人”,重在“读人”,也是一种做学问的途径。人类的一切学问,一切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的幸福和发展。而就书籍来说,无论是关于人的研究,还是关于自然的研究,或者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都离不开这一根本目的。所以,人是一切研究、一切学问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古希腊的一句著名谚语“了解你自己”,世世代代
受人尊崇。
二是游心之乐。
一本书在手,天下所有烦恼皆在脑后,痴人发笑者有之,手舞足蹈者有之,不思茶饭者有之,沉醉神迷者有之,都因为书中有大千世界,无限广阔,可以供你尽情游玩,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说,书海无边,回头是岸,那是因为不得不回到现实世界,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奔忙,养家糊口,柴米油盐,还要精心打造和提高自己,时刻准备与同行者、外行者竞争,担心稍不留心,就会被淘汰出局,失去了身家甚至性命。但是,长此以往,人又怎么可以有游心之乐呢?
读书不仅能够给你游心之乐,让你乐在其中,而且能够使你保持游心的能力,能够在合适环境中,心真的能够飞起来,游起来,乐起来,来一回真正的逍遥游和潇洒游,否则,你处心积虑,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有钱了,身位也有了,但是心却游不起来了,也乐不起来了,那又何苦呢?
不过,要想得到这种游心之乐,就得读自己喜欢的书,或者说拣自己喜欢的书读,所以我所说的读书,不包括bidu书,不包括为写论文而找的书,甚至不包括自己不喜欢、但是不能不读的专业书。那是另一回事。我的先生钱谷融就是这样,他在读书中追求随意、随性和随便,即使在与学生谈读书的时候,他也认为鲁迅“随便翻翻”的读书习惯值得借鉴,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也不失为其明智的一面。
我很欣赏这种读书。
读书是好事情,况且我们正处在一个倡导读书的时代,但是,正如世界上所有好事情一样,它不能“逼”,不能用大道理来强迫,也不能如同任务一样来指定,这样好事情也*容易变成坏事,让人反感;相反,乐在其中的读书,是不用大张旗鼓做广告的。现在大家都在提倡读书,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问题恐怕就在于后面蕴藏着一种逼迫力,逼着你读,不读就是格调低,而且读书一定要如此如此读,一定要读这样那样的书,真是让人感到不舒服,结果想读书、爱读书的人也烦了,不想去读了。
三是通达之乐。
我一直喜读《易经》,不是相信卦象,而是欣赏其中“通”的意识,相信不仅“通则久”,而且“通”则乐,身体上不通就会“痛”,而心理上不通就会痛苦,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在于“想通”还是“想不通”。
而读书能够使人通达。其实,任何一种书籍,一种知识,都有一种“桥梁”的意味,因为不仅人是相通的,各种知识也是相通的,读书就应该能够通达,不断沟通、综合和扩展知识的范围。钱谷融先生就说过:“任何知识,都从来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它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一种启示,对我们能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每一种新的、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对我们来说,都展示着世界、社会、人生的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方面,能使我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一种新的理解、新的认识。当这些知识真正同我们的心灵结合、与我们凝为一体以后,就能使我们产生出新的智慧和新的力量来。”
“通”不仅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更是一个游览、寻找、探秘、比较的过程,所以不能不“乱”读书。所谓“乱”,就是什么都读,如同旅游,到处去看,去搜寻,这样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相同之处,实际上,这个“通”是不论新旧、古今、中西和有用无用,这些不过是人们在不同时空、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主观划分和认定。这样你的世界就大多了,而且处处有桥、有路,你可以在知识和精神花园里自由穿行,领略人类智慧的大千世界。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读书之乐又何止这三种呢?所以,如果在讲“开卷有益”的同时,也讲“开卷有乐”,或
者把“乐”放在前面,那么,这世界读书的人就更多了,生活的趣味也就更多了。
以此与读书者交流和共享。
作者简介
殷国明,1956年生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受教于陆维天教授,后师从钱谷融先生,长期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有《文艺美学问题十讲》《殷国明文集》(十卷本)等出版。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6.7¥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9.9¥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5.0¥28.8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5.6¥39.0 -
门
¥15.5¥42.0 -
随园食单
¥10.5¥30.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