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文化探源到管理实践:兼谈对中国特色管理学的思考

包邮从文化探源到管理实践:兼谈对中国特色管理学的思考

1星价 ¥54.9 (5.6折)
2星价¥54.9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43232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46页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16432327 ; 978-7-5164-3232-7

内容简介

管理是人类集体活动的产物,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关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仅揭示了自然宇宙之原理,也阐述了人类思想意识及行为活动之规律,从而成为管理所需要的“理”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也是管理目标与人生目标统一和实现的过程。本书试图从打破目前对管理学存在的片面性和矛盾性的认识出发,追根溯源,分析(现代)管理(学)的中国文化渊源,发现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及传统复归,进而为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和灵魂的中国管理学做些探索。本书认为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与统一,是理论与应用的融合与统一,是思想与方法的融合与统一,也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统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中国管理学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一元论”在管理学领域的体现。

前言

管理是人类集体活动的产物。为了实现集体目标,首先要协调组成集体的每一个成员的行动,协调成员的思想和意识;而为了协调成员的思想和意识,就要了解人类思想和意识产生与变化的缘由和规律。因此,管理既是“管控”,又是“理顺”;既是据“理”管控,也是管控入“理”。而管控本身就需要“理”,“理”即管控之魂。也就是说,不论是管理实践,还是管理学的研究,也不论是把管理看成一种思想,还是把管理看成一种艺术,都要先把握贯穿于管理的“理”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求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仅揭示了自然宇宙之原理,也阐述了人类思想意识及行为活动之规律,从而成为管理所需要的“理”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也是管理目标与人生目标统一和实现的过程。

目录

**章 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节 文化的含义与价值 3
第二节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 6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 7
第四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17

第二章 重识管理 29
**节 管理实践的产生 31
第二节 管理关系的构成 35
第三节 管理的权力基础 42
第四节 管理的目标 46
第五节 管理的属性 50
第六节 管理的含义 53

第三章 传统管理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1
**节 关于管理学范围的确定 63
第二节 关于管理学的产生 65
第三节 关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任务 71
第四节 关于管理的本质 74
第五节 关于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79
第六节 关于管理学的目标 85
第七节 关于管理学的特点 89

第四章 传统管理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95
**节 管理理论与管理思想的关系 97
第二节 管理科学还是管理艺术 103
第三节 学术(管理学)研究:既要直观也要反观 107
第四节 西方管理思想中的自相矛盾 111
第五节 中国管理思想与实践的“一以贯之” 125

第五章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33
**节 现代管理与现代管理理论的界定 135
第二节 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137
第三节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 155
第四节 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研究 172

第六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灵魂构建中国特色管理学 189
**节 构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条件已经成熟 191
第二节 中国特色管理学的任务 204
第三节 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208
第四节 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前景:塑造新商业文明 214

后  记 24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冯彦明,河北井陉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五道口)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成员,北京产业经济学会副主任,北京区域经济学会理事。曾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国家林业局项目等10余项,在《经济学动态》《现代日本经济》《区域经济评论》《经济日报》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教材等20余部。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坚持守正创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为核心和灵魂,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的中国经济学和中国管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