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7231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2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122472311 ; 978-7-122-47231-1

内容简介

《虚拟电厂能源管理与智慧应用》介绍了虚拟电厂的概念、功能、发展历程和市场价值。虚拟电厂是一种创新的电力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数字技术将分散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负荷和储能资源聚合为可调度的虚拟电厂,应对传统集中式电厂在可再生能源接入和需求波动方面的挑战。其核心功能包括资源整合、负荷优化、市场交易参与和需求响应。虚拟电厂能够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实时调度在供需高峰时平衡负荷,为电网稳定提供辅助服务。 本书回顾了虚拟电厂的全球发展,从概念形成到技术成熟,涵盖了欧洲、美国和中国等的实践案例。中国的虚拟电厂正由需求响应型向市场化运营型过渡,江苏、深圳等地的项目在需求侧管理和辅助服务方面已有一定成效。未来,虚拟电厂在推动能源系统低碳化、智能化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信息技术和市场机制实现分布式资源的优化配置,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本书可作为能源类和电气工程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电力职工培训教材,还可供电力领域从业者、研究者以及能源爱好者参考。

前言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虚拟电厂作为一种创新的能源管理模式崭露头角,对传统电力系统的变革和可持续能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的追求和对传统能源模式的反思,虚拟电厂凭借先进技术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突破传统发电局限,在提升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可靠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目录

第1章虚拟电厂简介1
1.1虚拟电厂的定义与概念1
1.1.1虚拟电厂的基本定义1
1.1.2虚拟电厂的核心功能4
1.1.3虚拟电厂与传统电厂的区别8
1.2虚拟电厂的历史发展与现状10
1.2.1虚拟电厂的发展历程10
1.2.2关键里程碑与事件13
1.2.3全球虚拟电厂的现状15
1.2.4虚拟电厂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6
1.3虚拟电厂的分类与特点18
1.3.1基于类型的虚拟电厂分类18
1.3.2基于功能的虚拟电厂分类21
1.3.3各类型虚拟电厂的特点23
思考题27

第2章虚拟电厂的分布式能源资源整合28
2.1虚拟电厂的基本架构28
2.1.1虚拟电厂的物理架构28
2.1.2虚拟电厂的通信与网络架构30
2.1.3虚拟电厂架构之间的关系37
2.2可再生能源的集成39
2.2.1光伏系统并网39
2.2.2风电系统并网42
2.2.3多能互补技术45
2.3传统发电资源的协调48
2.3.1小型燃气轮机48
2.3.2微型燃料电池50
2.3.3混合动力系统52
思考题54

第3章虚拟电厂的运行机制55
3.1虚拟电厂的运行模式55
3.1.1分散式运行模式55
3.1.2集中式运行模式56
3.1.3混合运行模式56
3.2虚拟电厂的调度与控制56
3.2.1调度控制中心的功能56
3.2.2调度策略与优化59
3.3虚拟电厂的市场参与64
3.3.1虚拟电厂的交易机制64
3.3.2虚拟电厂的竞价策略67
3.3.3虚拟电厂竞价流程70
思考题71

第4章负荷管理与优化策略72
4.1负荷管理概述72
4.1.1负荷管理的基本原理72
4.1.2负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73
4.1.3负荷管理的实施步骤74
4.2负荷预测技术76
4.2.1短期负荷预测方法77
4.2.2中期负荷预测方法84
4.2.3长期负荷预测方法84
4.3优化调度策略90
4.3.1调度优化模型91
4.3.2调度优化算法92
4.3.3实施调度与优化93
4.4需求响应策略97
4.4.1需求响应的基本概念97
4.4.2需求响应的实施方案99
4.4.3需求响应的经济效益分析103
思考题107

第5章虚拟电厂的故障预警与故障识别108
5.1概述108
5.1.1故障预警与故障识别的基本概念108
5.1.2虚拟电厂中故障预警与故障识别的重要性108
5.1.3故障预警与识别系统的整体架构109
5.2数据收集与处理110
5.2.1虚拟电厂中的数据源与传感器网络110
5.2.2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111
5.2.3数据预处理111
5.3虚拟电厂故障预警方法113
5.3.1基于统计分析的故障预警方法113
5.3.2基于浅层机器学习的故障预警方法114
5.3.3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预警方法116
5.4虚拟电厂故障识别方法119
5.4.1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识别方法119
5.4.2基于浅层机器学习的故障识别方法120
5.4.3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识别方法121
思考题124

第6章基于电碳市场的虚拟电厂定价关系研究125
6.1引言125
6.2基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虚拟电厂协调优化基本原理125
6.2.1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基本原理125
6.2.2基于总量控制交易机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126
6.2.3基于基准线信用机制的减排量交易体系126
6.2.4两种交易体系的关系127
6.3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模式127
6.3.1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价值128
6.3.2体现电网调节价值的虚拟电厂交易模式128
6.3.3体现灵活互动价值的虚拟电厂交易模式130
6.3.4体现电量电力价值的虚拟电厂交易模式131
6.3.5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的发展路径132
6.4虚拟电厂多层次准入标准体系133
6.4.1概述133
6.4.2物理层134
6.4.3信息层135
6.4.4价值层136
6.4.5虚拟电厂“N X”多级准入机制136
6.5虚拟电厂机组模型及碳配额分配机制138
6.5.1虚拟电厂机组模型138
6.5.2碳配额分配及碳排放计算141
6.6电、碳和备用市场交易机制及耦合关系分析142
6.6.1电能量市场交易机制142
6.6.2碳市场交易机制142
6.6.3备用市场交易机制143
6.6.4市场耦合关系分析143
6.7基于Kriging-Var的动态时间步耦合分析方法144
6.7.1Kriging元模型144
6.7.2Var模型145
6.7.3动态时间步耦合分析方法146
6.8基于Kriging-Var的动态时间步耦合分析147
思考题151

第7章面向零售市场的虚拟电厂增值服务152
7.1引言152
7.2考虑用户负荷特性的增值服务152
7.2.1用户负荷特性研究153
7.2.2基于负荷特性的能源增值服务研究158
7.3增值服务下面向零售市场的需求响应机制159
7.3.1需求响应实施机制160
7.3.2用户需求响应特性分析161
7.3.3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的需求响应模型162
7.4面向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零售套餐定价分析163
7.4.1考虑需求响应的零售套餐模式164
7.4.2虚拟电厂或负荷聚合商收益影响因素分析164
7.4.3基于需求响应的零售套餐定价模型165
思考题166

第8章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虚拟电厂分布式交易策略167
8.1虚拟电厂的合作博弈方法概述167
8.1.1合作博弈纳什议价原理167
8.1.2基于ADMM算法的多主体分布式求解方法169
8.1.3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交易问题的等效转化方法170
8.2虚拟电厂参与电/电-碳联合交易的合作博弈模型172
8.2.1面向电力交易的虚拟电厂合作博弈模型172
8.2.2面向电-碳联合交易的虚拟电厂合作博弈模型181
8.3虚拟电厂电力/电-碳博弈交易的算例分析187
8.3.1虚拟电厂电力合作博弈交易算例分析187
8.3.2虚拟电厂电-碳合作博弈交易算例分析191
思考题200

第9章面向新能源发电曲线追踪的虚拟电厂聚合调控方法201
9.1引言201
9.2面向新能源发电曲线追踪的虚拟电厂交易机制202
9.2.1市场机制202
9.2.2交易流程204
9.2.3报价机制206
9.3面向新能源发电曲线追踪的市场主体收益分析207
9.3.1新能源发电企业收益分析207
9.3.2虚拟电厂收益分析212
9.3.3共享储能运营商收益分析213
9.4虚拟电厂参与新能源发电曲线追踪的聚合调控优化模型215
9.4.1聚合调控优化建模流程215
9.4.2需求侧资源特性分析216
9.4.3虚拟电厂内部聚合资源可调节特性分析218
9.4.4聚合调控优化模型220
9.5虚拟电厂参与协同消纳交易算例分析221
9.5.1算例概况及参数设置223
9.5.2计算结果分析224
9.5.3效益对比分析230
思考题234

第10章案例研究与实践经验235
10.1引言235
10.2面向超大省份的辽宁虚拟电厂实践235
10.2.1辽宁虚拟电厂发展历程235
10.2.2辽宁虚拟电厂运营架构237
10.2.3辽宁虚拟电厂运营情况242
10.3实践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247
10.3.1挑战247
10.3.2解决方案250
10.3.3虚拟电厂发展建议251
10.4虚拟电厂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与影响252
10.4.1能源转型的驱动力与挑战252
10.4.2能源转型的关键挑战255
10.4.3能源转型中的影响256
10.4.4虚拟电厂的作用258
思考题260

参考文献26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崔嘉,副教授,沈阳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副主任,作为多能源系统与网络分析研究团队和源网荷储多层互动调控技术科技攻关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技术等方向研究,主持参与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5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7篇被SCI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收录。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共3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撰写专著1项。曾获得奖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研究成果对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