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721674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4-01
- 条形码:9787577216744 ; 978-7-5772-1674-4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体检单”式的政策建议书。以专题形式,聚焦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中考制度改革、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小学阅读素养等年度教育政策热点,按照“政策精神—执行效果—问题原因——策略建议”的逻辑结构,充分发挥智库咨政建言作用,助力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这是一本“小百科”式的科研“工具书”。既有国家层面的政策精神,也有湖北层面的实施效果,还有地方制度创新;既有历史演进,也有现状分析,还有未来探讨;既有外省经验作法,也有本省典型案例;既有静态的文本解析,也有动态的成效呈现,还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政策研究体系。这是一本“大活页”式的教育“参考书”。全书总体上围绕年度教育热点政策展开,涉及到各级各类教育,涉及到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每类教育、每个专题具有相对独立性,政策演进、政策精神、实施成效、问题反思、改进策略,自成一体,就像活页一样,可以随意拆分随意组装;但总体上串起来,反映了年度教育政策热点、教育发展大势。既相对独立,又总体关联。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23年度教育政策研究报告。由“总论+专题”组成的年度政策“体检”报告。总论站在全局、立足全面、把握要点、兼顾各方,对2023年国家和湖北省的教育政策作扫描式概述,形成总体判断和整体印象;专题报告,突出年度特色和重点,聚焦年度教育政策热点,进行深度剖析,梳理这类专题的政策脉络、现实状况、问题原因,提出政策优化策略。各专题报告相对独立,又总体关联,体现事业发展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本书既有历史演进,也有现状分析,还有未来探讨;既有外省经验作法,也有本省典型案例;既有静态的文本解析,也有动态的成效呈现,还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政策研究体系。
前言
导言:问政湖北教育202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项项教育政策陆续出台、稳步推进,一个个教育热点频引关注、引领风向。聚焦2023年度的政策热点,梳理相关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主要内涵、逻辑特点、实施成效,分析政策施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政策优化的思考建议,对于评估政策执行情况、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2023年,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盘点2023年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集中体现在: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发展理念更加科学,内容主题更加聚焦,改革思路更加清晰,实施策略更加可行,保障举措更加有力。一年来,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打开新局面,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建设教育强国动员令,教育强国建设的新时代画卷徐徐展开。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支撑,特别强调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先后在长三角、京津冀、西部、中部等区域召开了多场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成立了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与多个省份举行部省会商会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就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实施“国优计划”等进行系统谋划,出台一系列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举措。全国上下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规律性认识更加深入,对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更加明晰。湖北省教育政策研究报告(2023年)这一年,“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加快建立健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3月,*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4月,*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5月,*等十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8月,中宣部会同*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在全国发行,这是**部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编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用书,是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10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了“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全面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生态进一步形成。这一年,“融”成为教育关键词,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号角嘹亮。教育系统紧紧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速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教育 ”的步伐稳健迈出,“教育 经济”“教育 产业”“教育 科技”“教育 区域”全面推进,打开新视野和新格局的中国教育“ ”出更多可能。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教”“三融”焕发出新活力。*开展“科教融汇职业院校在行动”活动,成立了由110家全国“双高”院校和企业组成的现代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共同体;采取部省会商形式,开展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试点,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布局基本形成,“五金”提质增效,整体进入建设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年,高校积极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明显提升。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基础学科一流核心教材建设计划、国际暑期学校专项,布局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率先建设一批学科交叉中心。超常规推进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启动国家集成电路紧缺人才自主培养行动,成立国家集成电路学院,布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关键领域部署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瞄准国家战略急需关键领域推进有组织科研,新布局若干前沿科学中心等大平台,培育重大攻关项目。“双一流”建设成效明显,中国内地共有17所高校2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万分之一。由高校牵头承担的原子钟样机研制、碳化硅迭代扩径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形成科研协同创新与服务重大需求同向发力的新局面。有序推进港澳高校到广东合作办学,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形成聚集优势。推动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逐步形成深海科技、南繁种业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国际教育园区稳步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高校咨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导言:问政湖北教育2023这一年,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生动实践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作为担当。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对全国广大教师立足三尺讲台、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充分肯定,同时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的使命。全国各地大力宣传弘扬并培育践行教育家精神,分享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感悟和体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计划(简称“双名计划”),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开展“院士师范院校行”活动,引领提升未来教师的科学素养、工程素养;启动“国优计划”,国家支持“双一流”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教师;启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以组团形式对薄弱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实施《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发挥“种子作用”和“智库功能”,助力薄弱地区教育质量提升;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互聘兼职,推动“双师型”教师提质升级。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涌现出更多“四有”好老师,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一年,中国教育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教育发展机遇。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为我国教育全方位开放提供了一个“新刻度”。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这是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也是在欧美之外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2023世界中文大会举行,中文成为世界的语言。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国际社会对我国教育数字化发展高度认可。我国一系列提高教师待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作为中国教育独特经验与叙事话语引发世界范围的关注与研究。我国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积小成为大成,经历了2023年“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中国教育必将以更饱满的精神、更自信的状态,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进,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二2023年,是湖北难中求成、竞进有为的一年,全省人民在攻坚克难中勇毅前行,在积厚成势中赢得主动,全省经济呈现回升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这既得力于经济社会的强力支撑,又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省努力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教育新发展格局,在全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湖北篇章,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干中有为、难中求成”的答卷,迈出了教育强省建设的坚实步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这一年,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宽松。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与*举行省部会商会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落实“两个先行先试”,部署“六大工程”贯彻实施。*部长怀进鹏等部领导先后6次来湖北调研指导,将8场会议放在湖北召开,体现了对湖北的重视、信任和肯定。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6次,省领导出席各类教育工作会议60次,到学校调研考察52次,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从严治党工作,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进一步夯实;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高校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全省86.85%的公办中小学校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74%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将党建内容写入章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更加坚定笃行。在中联部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讲会上,湖北教育成为20多个国家近100名外国政党领导人或代表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这一年,教育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一方面,省委省政府在全局性重大政策文件中对教育工作提出目标要求,比如,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强县工程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教联体建设提出了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保障政策;另一方面,对教育的重点工作和重大改革进行专门部署,省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湖北省学校周边安全区域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激励若干措施》《湖北省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湖北省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对促进就业创业、维护学校安全、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数字教育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省教育厅就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做好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工作、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做好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等基础性工作明确了政策要求、操作流程、行为规范。与教育强省建设相适应的政策体系不断丰富完善,政策资源供给不断优化,为谱写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步伐提供了政策支撑。这一年,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互联互动,上线“百校百馆”网络平台,建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72个。积极创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立项建设市州综合改革试验区14个、改革示范校36所。创新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组织全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中小学生黄鹤美育节等系列活动。深化体教融合改革,成功举办湖北省第十六届中学生运动会,参赛规模和比赛项目都创全省学生体育运动会历史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行动,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比例达99.6%,居全国第2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师生代表回信引发热烈反响,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明确,“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德为先、全面发展”成为师生的行动自觉。这一年,教育民生福祉更加改善提升。全省教育系统弘扬并践行“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8万余名党员干部教师深入基层,办好暖心实事2.45万件。组织实施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中小学生防欺凌防溺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十件实事”,解决了一批师生和家长的操心事、烦心事。探索形成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新范式,高标准建成“一站式”学生社区1016个,*在湖北召开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2023届高校毕业生59万人,毕业去向落实率同比提高2.75个百分点。牢牢守住教育系统安全底线,在全国率先出台《学校周边安全区域管理办法》,持续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四个100%”建设水平,推动建立完善防溺水联防联控机制,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大局持续保持。这一年,教育资源供给更加丰富优质。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持续扩大公办教育资源,全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9万个;完成公办中小学学位扩充实事项目,增加学位5.4万个,超额完成预定的5万个目标任务;购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9.2万个,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政府提供。统筹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进一步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新增省级资金5亿元,支持11所省属本科高校11个学科推进一流学科加快突破。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学”学科和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前万分之一。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在*人才方面实现成倍增长。这一年,教育改革攻坚更加活力勃发。以县域教联体建设为抓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全省共建成教联体1425个,覆盖66%的中小学校,构建了县域教育治理的新单元,形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新模式。以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为抓手,持续落实“双减”政策,将4258家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国家校外培训监管平台,切实减轻了学生负担,保障了家长合法权益。以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为抓手,系统重构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11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1个,“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以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立项建设,华中科技大学、三峡大学、湖北文理学院共同组建湖北科创学院,武汉大学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推进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改革,组织8所高校与中国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联合培养研究生。这一年,教育服务效能更加突出彰显。瞄准国家战略急需关键领域推进有组织科研,坚持以用为导向,举办首届湖北“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对接大会。高校6.79 万名科研人员和3.8万名博士生,成为湖北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开展“万人攻万项”活动,建设校企研发团队1300多个,开展横向合作项目1万余项。建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省属高校专业调整比例6.1%,新增本科专业中70%以上服务湖北五大优势产业、九个新兴特色产业以及“51020”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高校在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龙头作用越来越突出,获*认定现代产业学院2个、未来技术学院1个、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全省高校获批1个湖北实验室、4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8个*重点实验室,在服务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战略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年,教育保障基础更加夯实稳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各级财政全年共安排教育支出预算1576.63亿元,较2022年增加了103.98亿元,增长7.06%。省级财政教育投入179.5亿元,较2022年增加16.75亿元,增长10.29%,有力支撑教育强省建设。制定激励引导中小学教师到基层服务的政策工具箱,督促指导各地因地制宜落实就地城镇化相关政策,60个县市出台了乡村教师绩效激励政策,63个县市适当放宽了职称晋升要求,68个县市制定购房补贴方案,有效支持乡村教师在县城安家,保障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全省确认教师住房奖补资格16580人。积极融入国家“3 N”人才发展战略布局,统筹实施“楚天英才计划”教育高层次人才项目,全省高校新增院士4名,面向海内外选聘高水平学者200余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成363个典型应用场景,13.7万名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同上一堂课”。高质量完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任务,*在湖北召开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教育数字化的湖北样板在全国推广应用。总之,2023年全省教育系统在思考和回答“教育强国、湖北何为?”的时代命题上交出了精彩“答卷”:走好“两个维护”**方阵,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锚定“党的领导”**站位,方向路径更加明确;践行“教育为民”**宗旨,初心使命更加笃定;把握“立德树人”**标准,“五育并举”更加聚焦;紧扣“教育强国”**目标,湖北贡献更加亮眼;驱动“改革创新”**引擎,教育活力更加强劲;坚持“优先发展”**保障,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三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奋斗中展开,时代的华章必定在赓续奋斗中书写。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湖北实践,时不我待;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湖北力量,重任在肩。只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因地制宜推进湖北地方制度创新,进一步厘清目标、明确定位,把握时代、顺应潮流,科学谋划、明晰路径,才能把教育强省建设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真正实现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要以更高的站位完善教育政策体系。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主题主线。全省教育系统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大战略”中展现湖北教育的新作为,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一盘棋”中找到教育工作的新坐标,着力构建更加规范、更具活力的教育治理体系,更加融合、更加多元的全面育人体系,更加完善、更具品质的教育结构体系,更加完备、更高要求的资源配置体系,以“教育之强”为湖北“先行区”建设增光,以“湖北教育之为”为“教育强国”建设添彩。尤其是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格局,融入湖北建成支点的大战略,置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大布局,系统谋划教育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出台系列配套文件,构建系统完备的教育强省建设政策矩阵,为教育改革发展锚定清晰而坚定的战略目标和策略路径。要以更明的思路落实教育政策举措。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加强思想引领,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始终坚持“五育并举”;牢牢把握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持续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牢牢把握教育领域改革、开放、创新这个动力源,推动教育强省建设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牢牢把握教师这个**资源,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政治任务,持续营造教育强省建设的良好生态,全面落实政治责任,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把教育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转化为具体实践,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引领保障,守牢安全底线。要以更强的力度提升教育政策效能。把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教育强省的部署安排作为工作主线,围绕“高等教育起高峰、职业教育建高地、基础教育促优质”的大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扎实推进省教育厅确定的“十大专项行动”和“十个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扩优提质,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坚持城乡一体,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质量提升,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坚持公平适宜,推动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坚持融汇融通,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人的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协调、相促进;坚持特色一流,推动高等教育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坚持自立自强,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更加精准实施教育、科技、人才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扩大湖北教育的国际影响力。风起正是扬帆时,重任千钧唯担当。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展现强国建设的湖北作为,创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湖北贡献,需要我们瞄准教育强省建设的“新图景”,借助数字赋能的“新引擎”,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书写好以教育强省支撑引领先行区建设的“新篇章”,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刷新湖北教育在全国的“新刻度”和在世界的“影响度”。
目录
目录导言:问政湖北教育2023(1)**章2023年教育政策概述(9)**节2023年国家教育政策的主要精神(9)一、 科学谋划部署教育强国建设(9)二、 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11)三、 系统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25)四、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对外开放(29)第二节2023年湖北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34)一、 从战略全局上谋划新时代教育强省建设(38)二、 从现实需求上保障重大教育改革政策供给(41)三、 从方案指引上解决重点工作的制度支撑(44)第三节2023年湖北教育政策执行的总体效果(47)一、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47)二、 时代新人的培养全面发力(49)三、 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面提速(53)四、 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全面增强(55)五、 教育关键领域改革全面深化(57)六、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面夯实(61)七、 教育对经济社会贡献力全面提升(67)第四节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策略建议(69)一、 提高站位明大势(69)二、 争先进位抓大事(71)三、 落实到位担大任(76)第二章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81)**节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81)一、 国家关于学校铸魂育人工作的政策要求(81)二、 湖北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作的政策举措及成效(84)三、 湖北推进学校铸魂育人工作面临的形势分析(91)四、 加强和改进湖北学校铸魂育人工作的策略建议(92)第二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95)一、 国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及演进(95)二、 湖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举措及成效(101)三、 湖北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106)四、 加强和改进湖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建议(107)第三节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110)一、 国家关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政策及演进(110)二、 湖北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举措及成效(118)三、 湖北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125)四、 加强和改进湖北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建议(127)湖北省教育政策研究报告(2023年)目录第三章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131)**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31)一、 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发展政策的演进历程(131)二、 湖北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及施行效果(137)三、 湖北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143)四、 全面推进湖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建议(144)第二节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147)一、 国家关于普通高中发展的政策演进(147)二、 湖北推进普通高中发展的政策举措及成效(154)三、 湖北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158)四、 推进湖北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策略建议(161)第三节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164)一、 国家关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及演进(164)二、 湖北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政策举措及成效(169)三、 湖北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172)四、 加强和改进湖北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建议(177)第四节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182)一、 国家关于推动全民阅读的相关政策及演进(182)二、 湖北推动中小学生阅读的政策举措及成效(186)三、 湖北中小学生阅读现状分析(190)四、 湖北推进中小学生阅读面临的问题分析(195)五、 加强和改进湖北中小学生阅读的策略建议(198)第四章整体提升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水平(201)**节推进职业教育分类招生考试改革(201)一、 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招生考试的相关政策及演进(201)二、 湖北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的政策举措及成效(206)三、 湖北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面临的问题分析(210)四、 完善湖北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的策略建议(211)第二节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214)一、 国家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演进(214)二、 湖北加强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政策举措及成效(219)三、 湖北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223)四、 加强和改进湖北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策略建议(224)第三节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228)一、 国家关于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的相关政策及演进(228)二、 湖北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的政策举措及成效(232)三、 湖北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237)四、 全面提升湖北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的策略建议(239)第五章切实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242)**节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242)一、 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的相关政策及演进(242)二、 湖北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的政策举措及成效(248)三、 湖北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252)四、 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的策略建议(254)第二节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260)一、 国家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政策演进(260)二、 湖北提升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政策举措及成效(267)三、 湖北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272)四、 全面提升湖北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建议(273)第三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77)一、 国家关于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演进(277)二、 湖北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及成效(281)三、 湖北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288)四、 加强湖北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建议(290)第四节完善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294)一、 国家关于高校绩效评价的相关政策及演进(294)二、 外省开展省属高校综合绩效考核的主要做法和经验(297)三、 湖北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设计(305)四、 湖北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特点分析(307)五、 完善湖北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的策略建议(309)第六章持续激发教育强省建设活力(313)**节稳步推进中考改革(313)一、 国家关于中考改革的相关政策及演进特点(313)二、 湖北关于中考改革的相关政策演进及成效(320)三、 湖北中考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挑战(323)四、 深化湖北中考改革的策略建议(326)第二节推进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329)一、 国家关于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相关政策及演进(329)二、 湖北探索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举措与成效(333)三、 湖北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35)四、 推进湖北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策略建议(337)第三节推进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建设改革(340)一、 国家关于师范类专业建设相关政策演进(340)二、 湖北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建设情况(342)三、 湖北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建设的问题分析(348)四、 推进湖北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建设改革的策略建议(352)第四节构建内陆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358)一、 国家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主要政策精神(358)二、 湖北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主要政策及成效(361)三、 湖北深化教育对外开放面临的形势分析(364)四、 构建高水平湖北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策略建议(366)后记:以有组织教育科研引领支撑教育强省建设(369)
作者简介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教育评估院是经湖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的省教育厅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于2014年3月由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省教学研究室等三个机构整合组建而成。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教育评估院的工作职能:承担教育规划研究、教育管理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教学评估研究;承担教育教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和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促进教育学科发展;开展教育教学实验研究,总结教育科研经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开展教育科研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政策和评估体系,具体实施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评估。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性心理学
¥18.4¥5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1.7¥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