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巨人智慧书系--未来的组织

包邮全球巨人智慧书系--未来的组织

全球巨人智慧书系

1星价 ¥15.4 (7.0折)
2星价¥15.4 定价¥2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22004219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3
  • 出版时间:2000-04-01
  • 条形码:9787220042195 ; 978-7-220-04219-5

内容简介

作为德鲁基金未来系列的开山之作,38位世界**领导艺术大师如彼得·德鲁克、查尔斯·汉迪等向世界首次集体展示了他们关于未来领导面临挑战的*新思考。所有立志成为成功领导者的企业家、政治领袖和社会组织骨干将从中窥视下一世纪领导艺术的新策略与新措施。

前言

本书前言

 

 

    彼得·F·杜拉克曾考虑撰写一本《悄然发生的未来》一书,在书中,他想解释我们如何能从周围所发生的初露端倪却模模糊糊的事件中探寻其含义。在《未来的组织》中,我们采撷了46位才华横溢的作家、观察家和实践家的真知灼见,和大家共享他们对周围变化的见解以及它如何构筑不同的明天。
    像"杜拉克基金未来系列丛书"**本《未来的领导》一样,《未来的组织》驰骋于千变万化的波峰浪谷中,声名卓著的彼得。F。杜拉克和查尔斯。汉迪分别写了开场白和压轴词,中间贯穿了一些世界著名智者对企业组织在社会三个领域-----公共的、私人的和社会的-----关键作用的论述,他们审视了企业组织作用变迁的方式,并强调企业组织的基本作用。
    此书不仅适宜已或即将成为各企业的领导者参阅,也适宜各种机构成员、工作人员、资助人员、顾客和持股者阅读。组织是一种人文企业,正如彼得。杜拉克在导论中所说的,他们的*终目的是"让人们扬长避短"。书中所有章节指出:对企业组织的需要是毋庸置疑的。作者们们介绍了当今及未来企业组织的种种形式及运作计划,同时,人人都承认企业组织是提供人们实现成就的必不可少的场所。
    我们真诚地希望,当你阅读《未来的组织》一书时,能从其纷扰形式中发现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推动你企业踏上动荡但却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的未来之路。
阅读指南
   此书值得仔细品味---------不要一下看完,而是每次看一二个章节后,慢慢思索、品味,要揣着我们这个领导艺术书袋,伴你踏上未来的征程。此书的结构犹如路标能成为读者指南。
    如果此刻你正急于塑造你企业组织的未来,**部分"企业组织的建构"各章节介绍了新企业组织之林的准备、普遍变化趋势、灵魂和规模及设计和能力。如果"新工作与组织模式"是你想了解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从蓝图成型的整个构筑概念。
    第三部分"组织管理策略"是关于策略及其内涵的,在此我们将人作为企业组织的中心,公民特性---------学习、取胜和企业组织围绕能力进行。第四部分融入通讯、技术、知识和信息,在"网络世界的工作和组织"标题下,对我们日益联系紧密的网络世界赋予独特视角。
    如果没有崭新的领导和管理艺术概念,所有的构型、组织、工作和成功会毫无效果。在第五部分"未来组织的领导"中,作者探寻具备未来领导基本素质的技能、情绪、文化、才能和技巧。第六部分"健康的企业"包括工作---------生活平衡,以及新挑战所需要的健全、多样性和社会效益。
唯一的礼物
   书中所有的思想家、作家和领导人物倾注其时间和精力奉献于未来,辅助杜拉克基金的工作,他们努力为世界各地企业组织领导人提供了洞察、智慧和经验,这46位作者的共同努力验证了拉尔夫。沃尔多。埃默森的名言:"唯一的礼物是其本身的一部分"。我们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并愿和你共享此份厚重的礼物。
杜拉克基金未来系列丛书
   从**本书《未来的领导》开始,包括这本书,杜拉克基金未来系列丛书力图提供未来领导、组织、社区和变化方面*新颖的真知灼见。每一本书将折射企业组织生活的一个方面,但都集中于企业组织的关键功能,而如同彼得。杜拉克在"巨变中的管理"一文中提到的"将知识付诸实践-------在工具、产品和过程之中,在工作设计之中,在知识本身"。我们希望你能继续成功地扬长避短。在本书及以后的杜拉克基金未来系列丛书中我们也将为此而努力。

目录

本书目录

 

 

前言 ……………………………………………………………1
引言 ……………………………………………………………6
**篇 企业组织的构建
有备无患--为组织变迁做准备 ………………………………13
代际转变与组织变迁 …………………………………………21
新组织之魂 ……………………………………………………29
大企业箴言 ……………………………………………………36
新企业会重蹈覆辙吗? ………………………………………46
可操作性设计 …………………………………………………56
变革之道 ………………………………………………………69
第二篇 新工作与组织模式
企业组织的可塑性 ……………………………………………85
组织的新装 ……………………………………………………96
蒙德拉贡模式--21世纪的新通道 ……………………………105
战无不胜的变色龙 ……………………………………………115
创立一种孜孜不倦学习型的领导组织 ………………………122
第三篇 组织管理策论
恢复以人为本 …………………………………………………133
竞争力与公众形象 ……………………………………………145
经理的博奕 ……………………………………………………153
长胜不衰 ………………………………………………………163
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171
量才是用 ………………………………………………………183
第四篇 网络世界的工作与组织
数字化经济的人力资本 ………………………………………195
通讯革命的冲击波 ……………………………………………206
信息时代的自尊 ………………………………………………214
自尊7R原理 ……………………………………………………224
未来近在咫尺 …………………………………………………232
第五篇 未来组织的领导
传递指挥棒--塑造未来的领导者 ……………………………243
爱才惜才 ………………………………………………………251
多元文化企业中的情景领导法 ………………………………257
管理中的情感、节奏和时机 …………………………………267
跨文化领导:五种关键能力 …………………………………281
挖掘内在资源 …………………………………………………289
学会领导 ………………………………………………………297
第六篇 组织健康的新定义
工作生活兼顾 …………………………………………………309
健康的组织:衡量标准 ………………………………………318
未来多元化组织 ………………………………………………322
创造社会效益 …………………………………………………334
未来的志愿健康组织 …………………………………………341
构建健康企业 …………………………………………………351
新的挑战 ………………………………………………………359
结束语 …………………………………………………………367

展开全部

节选

内容摘录

 

 

**篇 企业组织的建构

1、有备无患――为组织变迁作准备

    詹姆斯·A·钱普(James A.Champy)佩罗特系统公司咨询团主席,企业重组、组织变迁和公司重塑等管理领域的权威。他与人合著的《公司重组》一书销量超过200万册,他撰写的《管理重组》一书被《商业周刊》列为1995年*佳管理书籍之一。他与尼廷。诺赫赫里亚(N itin Nohria)合编的新书于1996年3月出版,这是一本《哈佛商业评论》中有关变革的论文集,书名为《通往直前》。

    我经常将当今的组织变迁描绘成一次"旅行"。对许多经理而言,这是一段永无止境的旅程。有些人午夜我这种旅行让他们气喘吁吁。我的忠告是:学会不同的"呼吸"方式打好有准备之战。本章就是有关预测和准备的。
    任何重大的变革努力必须先认清旅程的*终目的。它可能是经营业绩的显著提高,但不局限于财务状况的好转。集中精力降低成本只可能导致规模缩小,而对企业组织效率的改善无济于事。变革的目标同样包括公司服务、产品质量、企业发展或投资回报者多方面的改善。有时变革的目标还以增进股东收益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家医药公司的变革"目标"可能是将药品开发及批准时间减少50%--------即从8年减少至4年,而一家电信公司的变革目标则是一天内增设一项新的服务内容,而不是原来的每30天增设一项,另一家大型医疗服务机构的变革目标是为顾客就医提供*大的方便,而不限于就诊。
    这些雄心勃勃目标都是已逐渐为人了解的"重组"标志。除了志向高远,重组还有其它特点,即要承认工作的组织不必遵循功能分工原则,而应遵循跨部分的工作程序,按工作流程从头开始,自始至终,绝非像现在那样进行零打细碎的改革。重组犹如没有航标的海上航行。
    但是有时这一旅行的目标会比纯改变公司工作流程和经营业绩更加雄心勃勃。许多公司发现它们已身处正发生巨变的行业,这种变革力量可能来自新兴技术,如英特网,或者是由于管制放宽,私有化和贸易开放。通常来看,正是由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深刻的产业结构重组,这些变化引发深奥的策略问题。在新闻能以一家报社如何来赢利?面对"隐形"银行和家庭银行的冲击,传统的零售银行如何处置其连锁分支机构的房地产投资呢?一家家用电器公司又如何学会在萧条的市场中竞争和发展呢?一家在健康护理业还未明确规定的医院的经营"业务"是什么呢?
    对所在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仅仅依赖公司流程的重组,它无原则要彻底改造公司经营。彻底改造经营的航程将比重组更显得波涛汹涌。改造意味着立刻改变组织的许多要素,公司工艺流程将被重新设计,新的机遇与策略将会出现,公司内在和外部的组织结构与相关关系都将变化,新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设立,经理们的工作将发生变化,同时要求人们有新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都将压得经理们喘不过气。因为股东和顾客都要求这种变化立即显现。
    而对如此剧烈而纷至沓来的变化,经理们必须抛弃陈旧的策略计划,这并非由A及B的简单行程。它有太多的未知数,太多的可预知的阻力。但我们必须认清这一旅程的具体经营目标,我们必须预知途中会遇到的挑战和挫折。和重组一样,改造是一种需要付诸行动,而非纸上谈兵的旅行,其特征是我们必须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下面是供你在重组或改造公司时应预知的条件、各种可能事件、及应充分准备的内容。
管理顶层的分歧
    主要变革必须自上而下具备战略眼光,需要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广泛的参与性。据我所知,没有哪家公司的雇员会在一大清早到办公室或工厂专门投票公司的改组,因此至少在开始阶段,主要的变革方案必须由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引导。
    高层管理人员往往对变革的必要性及方向达成共识,他们乐意接受十分宽泛的战略说明:我们要提供*佳的客户服务,"让我们成为低成本、高质量的供应商","我们必须领导市场革新。"通常在变革方案实施的头三个月中,一旦高层管理层成员领悟到变革的真正含义,他们以前所作的不会付诸东流。有时这种分歧因显而易见会导致对峙,并由此展开辩论和商讨。在达成共识后会继续推进。然而有时分歧却是悄然而至,形成一股潜流,这时存有一线"但愿也能通过"。有一位倡导公司变革的经理告诉我说:"我们只是不来参加我主持的会议了"。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分歧便以延缓变革活动的形式出现。*后,变革计划将会泡汤。
    一旦有分歧显露,高级管理层必须至少在三个方面取得共识以重新开始努力:要变革的经营情况("我们为何要这样?"变革的范围及规模("我们的重组过程是怎样的?"或"哪些方面要进行变革?")及主持变革的管理过程("谁将对变革设计及其结果负责"?)当然,*好在开始变革时就确定这些问题。但经理们往往因急于求成而经常自欺欺人地以为已达成共识,或有时他们已共识,但只限于某个抽象的目标。无论哪种情况,对这三个问题辩论的深度会让您知道是否已准备妥当--------或者需要重新开始。
变革范围
    一次,一位经验丰富的经理问我,他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变革计划是正确的。他说他特别担心,因为计划范围在不断变化。是他无法控制局面,还是一切正常?我的答案是:当然得视情况而定,但可能一切正常。变革范围的变化是很正常的。如上所述,如今的变革计划往往雄心勃勃,公司想在短期内就能得到娇人的成果,但这种抱负往往受到风险困扰,立竿见影的变化会有多少?我们是不是在冒经营风险?
    这往往导致自相矛盾的行为。通常情况是起初的变革范围较大,执行几个月后,由于害怕风险及操作管理问题范围逐渐缩小。当计划付诸实施时,负责计划者会发现缩小的变革范围不能取得预期的经营结果。因此,他们又扩大变革范围。
    这也是很自然的,重要的是要经常检查一下,变革范围是否能带来您所期望的结果。以下是处置管理风险的补充建议:每次大规模的企业组织变化都充满风险,分歧是在所难免的。我从没有遇见过一种控制体系能避免这一切,当分歧产生时,通常需要许多人作出超人的努力才能使公司恢复元气,尤其是不让客户感觉到这一点。要使风险降到*低点,必须要有在分歧发生时能应付自如的人。
规模
    乍看上去似乎与直感相反,但我仍认为一项变革计划的规模越大,其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我承认我的观点常会遭到反驳。一种观点认为大规模的计划就人文条件而言是"太多,太快"。他们声称企业组织及其人事很难迅速进行改变。这种观点认为需要一种渐进的演化型变革方式。
    我不赞同这一观点。一项渐进的变革方案会遭遇太多的冲突性看法。这些冲突有时是悄然发生的,你甚至不知道是如何发生的,而事实上却是什么也没发生!人们只是陷入无穷无尽的讨论和研究中,就是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企业组织内部的抗体正悄悄地吞噬着变革事业。但是如果变革计划庞大,并得到高层管理者们的投入,企业组织必须面对所有变化所需的场面,没有必要躲躲闪闪,也就不会再维持原状。其结果-----或许没有结果------------都是昭然若揭的。但是*后要记住,工业变革程度和管理雄心将决定公司经营和组织变革的规模。这种变革可能会使我们气喘吁吁,但我们只能如此,不可能选择放慢速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理查德·贝克哈德
Richard Beckhard
组织发展领域*知名的咨询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为彰显他在该领域的贡献,该学院专设理查德·贝克哈德奖学金。
弗兰西斯·赫塞尔本
Frances Hesselbein
德鲁克基金会主席国际知名的演说家。美国女童子军组织前任总裁。
马歇尔·戈德史密斯
Marshall Goldsmith
位列《华尔街日报》管理发展领域前十位的咨询专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