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434327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8
  • 出版时间:2004-11-01
  • 条形码:9787504343277 ; 978-7-5043-4327-7

本书特色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是1996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立项的一个科研课题。当时提出这个课题,主要基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实践和新闻学业教学这两方面的需要。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新闻评论的内涵和外延;新闻评论的生成过程及源流;广播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网络新闻评论等内容。

目录

卷首絮语
**章 新闻评论的内涵和外延——新闻评论概说(上)
**节 新闻评论及其体裁特征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具体形式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生成过程及源流——新闻评论概说(下)
**节 新闻评论的构思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表达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源流
第三章 电子媒介评论个性发展的制约因素
**节 新闻媒介传授方式的构成
第二节 电子媒介传播方式的分析
第三节 电子媒介接收方式的特殊性
第四节 电子媒介评论的个性发展方向
第四章 广播新闻评论
**节 广播评论及其个性特点
第二节 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
第三节 选题与立论的特殊要求
第四节 广播评论声音符号的处理
第五章 电视新闻评论
**节 电视评论及其特点
第二节 电视评论的常用形式
第三节 电视评论的写作和制作
第六章 网络新闻评论
**节 网络评论概观
第二节 网页新闻评论
第三节 网络评论的独特形式——BBS新闻论坛
第四节 网络评论与社会舆论
第五节 网络评论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余论 树立科学的新闻评论观——新闻评论走向未来的内在驱动力
展开全部

节选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全书采用大章节结构,共分六章和一个“余论”。之所以这样处理,主要出于保持各章节的相对完整性、防止内容割裂的考虑。**、二章概述新闻评论体裁的基础知识,基本上是以前教材的浓缩,差别只在于《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的侧重于理论阐述,力图引了具有普遍适就性的规律性认识。 第三章属于从体裁过渡到媒介的过渡章,试图通过对电子媒介传播、接受机制的分析,阐述电子媒介电子媒介新闻评论个性化发展的必然性,以及体裁基本特征和媒介传播方式互动的基本规律。 第四、五、六章,分别阐述广播、电视、互连网新闻评论的有关问题,力求本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比较具体、系统地阐述字们形成和不断完善自身个性特点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求。 “余论”着重探讨科学评论观的问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