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修订本)--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修订本)--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

1星价 ¥33.0 (5.5折)
2星价¥33.0 定价¥60.0
图文详情
  • ISBN:730307180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 页数:541 页
  • 出版时间:2004-10-22
  • 条形码:9787303071807 ; 978-7-303-07180-7

本书特色

我的研究方向是马克思哲学。我注意到,马克思的“形象”在其身后处在不断变换之中,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认识的分歧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苏东巨变,使得马克思在世纪之交的思想文化论争中不仅没有成为“原告”,反而或明或暗地成为“被告”,其“形象”任凭“原告”的言说随意涂抹。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不能不为“缺席”的马克思辩护;作为一个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者,我的全部论著都是重读马克思的结果,或者说,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所以,我把第二版定名为《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同**版相比,第二版有较大的变化:一是把代序言“光荣的路是狭窄的”改为“马克思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二是把四编改为上、下篇,并删去了第四编的全部内容;三是对文章进行了调整,除删去的第四编外,还删去“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辩护”、“物质、实践、世界:关于马克思哲学三个基本范畴的再思考”、“课题设计、资料分析和模型解释: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问题、观点与思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历史沉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源的再思考”八篇文章,增加了“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一种新解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一种新解读”、“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观念:一种新解读”、“马克思的实践反思理论:内涵、特征和意义”、“斯大林与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一种比较研究”、“胡塞尔:从先验自我转向生活世界”、“后现代主义:背景、实质和意义”、“后殖民主义:实质、特征及其局限”十篇文章。第二版形式上看是一本论文集,实际上是一部学术专著。它围绕着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这一主题编辑而成,各篇文章之间具有内在关联,表现为一个理论整体。其中,上篇侧重于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和基本观点研究,把马克思哲学置于西方哲学史和西方现代哲学包括后现代主义这一宏大理论背景中重新探讨它的主题、体系特征和当代意义,力图用新的科学和哲学研究成果阐释已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展现被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忽视、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同时又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使时又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使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一点;下篇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及西方现代哲学研究,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考察了马克思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演变,并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分析了西方历史哲学、西方社会科学方法、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胡塞尔、德里达的思想转变,以凸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目录

上篇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和体系:一种新解读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一种新解读  马克思: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  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
展开全部

节选

我的研究方向是马克思哲学。我注意到,马克思的“形象”在其身后处在不断变换之中,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认识的分歧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苏东巨变,使得马克思在世纪之交的思想文化论争中不仅没有成为“原告”,反而或明或暗地成为“被告”,其“形象”任凭“原告”的言说随意涂抹。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不能不为“缺席”的马克思辩护;作为一个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者,我的全部论著都是重读马克思的结果,或者说,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所以,我把第二版定名为《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同**版相比,第二版有较大的变化:一是把代序言“光荣的路是狭窄的”改为“马克思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二是把四编改为上、下篇,并删去了第四编的全部内容;三是对文章进行了调整,除删去的第四编外,还删去“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辩护”、“物质、实践、世界:关于马克思哲学三个基本范畴的再思考”、“课题设计、资料分析和模型解释: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问题、观点与思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历史沉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源的再思考”八篇文章,增加了“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一种新解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一种新解读”、“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观念:一种新解读”、“马克思的实践反思理论:内涵、特征和意义”、“斯大林与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一种比较研究”、“胡塞尔:从先验自我转向生活世界”、“后现代主义:背景、实质和意义”、“后殖民主义:实质、特征及其局限”十篇文章。第二版形式上看是一本论文集,实际上是一部学术专著。它围绕着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这一主题编辑而成,各篇文章之间具有内在关联,表现为一个理论整体。其中,上篇侧重于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和基本观点研究,把马克思哲学置于西方哲学史和西方现代哲学包括后现代主义这一宏大理论背景中重新探讨它的主题、体系特征和当代意义,力图用新的科学和哲学研究成果阐释已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展现被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忽视、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同时又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使时又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使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一点;下篇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及西方现代哲学研究,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考察了马克思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演变,并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分析了西方历史哲学、西方社会科学方法、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胡塞尔、德里达的思想转变,以凸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作者简介

杨耕,1956年生。安徽合肥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唯物论研究》(日本)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篇;出版《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方法及其
当代意义》《杨耕集》等著作十部;主持编写国家级教材五部;科研成果六次获国家级奖,七次获省部级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