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病诊疗与处方手册

包邮禽病诊疗与处方手册

¥7.4 (4.1折) ?
1星价 ¥7.4
2星价¥7.2 定价¥1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0155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119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122015587 ; 978-7-122-01558-7

节选


    随着养禽业的快速发展,禽病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前我国禽病的主要特点
是种类多,危害大。据不完全统计,对养禽业造成危害的疾病已达100多种,其中以传
染病为*多,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禽病的危害首先表现在禽只的死亡和生产性
能受到影响,每年我国养禽业在这方面都有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其次,有些禽病属于
人畜共患病(如禽流感),一旦流行,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再次,由于在
禽病防治过程中错误用药造成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和禽产品中药物残留,损害了广大消
费者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科学地预防和诊治禽病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组织了南京
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师和博士为禽病防治工作者编写了这本手册,希望为禽病防治一
线的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也为我国养禽业顺利发展尽绵薄之力。
    本书介绍了禽病临诊诊断的基本知识和在临床上较常见禽病的病因、病状、诊断,
重点介绍了禽病防治用药及处方。本书可供兽医工作技术人员和专业养殖户选用,也可
供农业院校兽医、畜牧等专业学生及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本书**章和第二章**节由戴建君副教授编写,第二章第二节由任建鸾副研究员
编写,第三章由严若峰博士编写,第四章由刘家国博士编写,全书由戴建君统稿,在编
写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胡元亮教授的亲自指导,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的知识和能力,加之时间仓促,书中差错难免,敬请读者和专家批评
指教。
    戴建君
    2007年8月

禽寄生虫病
**节  吸  虫  病
  一、前殖吸虫病
  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类的直肠、泄殖
腔、腔上囊和输卵管内引起的疾病,以产蛋下降、产畸形蛋、薄壳蛋等为特征。
    病原前殖吸虫,又称输卵管吸虫。虫体扁平,棕红色,长约3~9mm,宽约l~
5mm,头部有两个吸盘。成虫寄生于母禽生殖器官,主要在输卵管和泄殖腔的腔上囊
内。虫卵呈棕褐色,椭圆形,一端有卵盖,另一端有一小突起。
    症状  病初,寄生部位发炎。禽泄殖腔常流出白带,由于虫体破坏了输卵管黏膜和
腺体组织,使母鸡产卵的正常机能发生障碍,常产出无黄蛋、软壳蛋等异常蛋。病鸡因
毒素影响,全身症状明显,厌食,消瘦,不愿走动,腹部羽毛脱落,泄殖腔脱出,充血
变红。
  .病变  剖检可见输卵管发炎,黏膜充血、出血,极度增厚,后期输卵管壁变薄甚至
破裂。腹腔内有大量浑浊的黄色渗出液或脓样物。
    诊断母鸡常流白带,产蛋量减少,并产畸形蛋时,可怀疑为本病。粪便检查如发
现虫卵或剖检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治疗  药物驱虫,合理预防。预防措施:清理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避免虫
卵进入水中;圈养家禽,防止吞食蜻蜓及其幼虫;及时治疗病禽,每年春、秋两季有计
划地进行预防性驱虫。
    [处方1]
    六氯乙烷    0.2~0.5g
    用法:混于饲料中一次喂服,每日1次,连喂3天。
    [处方2]   
    雷丸    3~4g
    用法:捣碎后一次喂服,按lkg体重1.5~2g用药,每日早、晚各1次。
    (处方3]
    丙硫苯咪唑
    用法:按lkg体重100~120mg拌料一次喂服。
    [处方4]
    吡喹酮
    用法:按lkg体重60mg拌料喂服,连用2天。
    [处方3]
    硫双二氯酚
    用法:按lkg体重200mg拌料一次喂服。
    二、棘口吸虫病
    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直肠和盲肠而
引起。动物表现为食欲减退、下痢、出血、消瘦、生长缓慢,剖检常见出血性肠炎。
    病原  卷棘口吸虫,虫体呈淡红色,长叶状,体表有小刺。虫体大小为(7.6~
12.6)mm×(1.26~1.6)mm。头襟发达,具有头棘。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两个椭圆
形睾丸前后排列于体中部后方,生殖孔位于肠管分叉后方、腹吸盘前方。虫卵呈金黄
色、椭圆形,大小为(114~126)y.m×(64~72)弘m,一端有卵盖,内含一个胚细胞和
很多卵黄细胞。宫川棘口吸虫,大小为(8.6~18.4)mm×(1.62~2.48)mm,两个睾
丸呈椭圆形,分叶。
    症状  轻度感染仅引起轻度肠炎和腹泻。严重感染时引起下痢,贫血,消瘦,生长
发育受阻,甚至发生死亡。
    病变  剖检可见出血性肠炎,肠黏膜上附着有大量虫体,黏膜损伤和出血。
    诊断  生前检查粪便发现虫卵并结合症状进行诊断;死后剖检在肠道内发现虫体可
确诊。
    治疗药物驱虫,合理预防
    [处方1]
    槟榔    50g
    水1000ml
    用法:煎至.750ml,用双层纱布过滤,每服(空腹)15ml,按lkg体重5~lOml用药。
    [处方2]
    硫氯酚(硫双二氯酚)40~800mg
    用法:一次投服,按lkg体重鸭20~30mg、鹅150~200mg用药,大群可用粉剂
拌料喂服。
    [处方3]
    氯硝柳胺    100~300mg
    用法:混于饲料中一次喂服,按lkg体重50~150mg用药。
    [处方4]
    丙硫苯咪唑    30mg
    用法:混于饲料中一次喂服,按lkg体重15mg用药。
    [处方5]
    吡喹酮    20mg
  
    用法:混于饲料中一次喂服,按1kg体重lOmg用药。
    三、背孔吸虫病
    由背孔科、背孔属的吸虫寄生于鸭、鹅、鸡等禽类盲肠和直肠内引起,表现消瘦、
下痢、贫血、发育受阻。
    病原  背孔科背孔属吸虫。虫体呈长椭圆形,前端稍尖,后端钝圆,大小为
(2.2~5.7)mm×(O.82~1.85)mm,口吸盘圆形。腹腺呈圆形或椭圆形,分三行纵
列于虫体腹面,中行有14~15个,两侧行各有14~17个。睾丸分叶,左右排列在虫
体后端、肠管外侧。雄茎囊呈长管形,长度相当于体长的l/3,位于体前1/3处。卵
巢分叶,在两睾丸之间。梅氏腺位于卵巢前方。子宫左右回旋弯曲,位于虫体中后
部、两肠支的内侧。子宫颈细长与雄茎囊并列,长度为雄茎囊的一半。生殖孔开口在
肠分支的下方。卵黄腺位于虫体后半部的两侧。虫卵小,呈长椭圆形,淡黄到深褐色,
大小为(18~21)弘m×(1.O~1.2)弘m,卵的两端各有卵丝一条,长约277tμm。
    症状  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和毒素作用,病禽精神沉郁,贫血,消瘦,下痢,生
长发育受阻,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病变肠黏膜损伤、发炎。
    诊断  根据症状,结合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及剖检死禽发现虫体可确诊。
    治疗  药物驱虫,合理预防,预防措施同棘口吸虫病。
    [处方1]
    硫氯酚(硫双二氯酚)(别丁)    40~800mg
    用法:混于饲料中一次喂服,按lkg体重鸭20~30rug、鹅 50~200mg用药。
    [处方2]
    氯硝柳胺
    用法:按1kg体重50~150rug用药,混于饲料中一次喂服。
    (处方3]
    丙硫苯咪唑
    用法:按lkg体重lOmg拌料一次喂服。
    四、后睾吸虫病    。
    本病由后睾吸虫寄生于鸭、鸡、鹅等禽类的胆管和胆囊内引起。表现胆囊炎和肝炎
症状。1月龄以上的雏鸭感染率*高。
    病原
    ①鸭对体吸虫,多寄生于鸭胆管内。虫体窄长,后端尖细,背腹扁平,大小为
(14~24)mm×(0.88~1.12)mm,口吸盘大于腹吸盘。两个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后部。
卵巢分叶,位于睾丸之前。生殖孔在腹吸盘前缘。虫卵呈卵圆形,一端有卵盖,另一端
有个小突起,大小为26gm×16μm。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