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优势和对策

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优势和对策

1星价 ¥28.8 (7.2折)
2星价¥28.8 定价¥4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950490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77
  • 出版时间:2008-06-22
  • 条形码:9787509504901 ; 978-7-5095-0490-1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北京出版产业发展的现状,对北京出版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前景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评估,细陈了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国际范围的对比研究,预测了发展目标,提出了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

目录

绪论**篇 北京出版产业现状的评估与分析**章 北京出版产业的现状一、北京图书出版的现状二、北京报纸出版的现状三、北京期刊出版的现状四、北京数字出版的现状五、北京发行业的现状六、北京图书版权贸易的现状第二章 北京出版产业发展的特点一、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二、出版企业实力增强、出版物质量提高,系列品牌逐渐形成三、出版物载体形式多样,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四、科技应用水平提高,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五、出版资源相对丰富,产业集聚化特征初显六、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七、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法制体系不断完善八、国际交流频繁、对夕卜开放不断扩大九、出版队伍稳步发展,人员素质有所提高十、发行企业多元经济成分并存,连锁经营积极推进十一、新型发行业态出现,流通渠道多元化局面形成十二、版权贸易占据国内重要地位,贸易逆差明显下降第二篇 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优劣势分析第三章 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优势一、市场容量巨大,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二、出版资源丰富,教育科研水平较为发达三、经济快速发展,资本多元化趋势明显四、生产能力提高,物流发行系统畅通五、扶持政策得力,国际交流频繁六、出版技术进步,出版理念创新七、信息流动畅通,信息平台领先第四章 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劣势一、北京出版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二、北京出版产业发展不足的原因第三篇 出版产业中心的国际比较第五章 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特征分析一、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演化过程二、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基本概况三、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特征四、国际出版产业的集团化趋势第六章 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一、选择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二、国际出版产业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七章 国际大都市出版产业的比较一、美国出版业的发展概况及特点二、英国出版业的发展概况及特点三、德国出版业的发展概况及特点四、日本出版业的发展概况及特点第四篇 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战略对策第八章 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战略思想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二、“打造品牌”的战略思想三、”走出去”的战略思想四、“人才兴业”的战略思想第九章 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一、北京出版物未来状况预测二、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目标第十章 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战略重点及对策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出版宏观管理体制二、进行出版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重塑出版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三、强化北京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四、构建阅读工程,提高读者素质五、重视版权产业,提高北京版权贸易竞争力六、实施品牌化经营,培养北京出版业国际品牌七、提升出版技术平台,打造新的出版业态和业务结构八、构建合理有效的出版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推进内容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九、加强对外合作,通过国际出版交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附录1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附录2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全书立足于北京出版产业发展的现状,对北京出版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前景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评估.细陈了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国际范围的对比研究,预测了发展目标,提出了北京建设国际出版产业中心的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

作者简介

王关义,1963年生,教授,管理学博士。现为北京印刷学院院长助理兼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院长。2007年入选“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管理》、《中国改革》、《科技与出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先后出版《国际财务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现代印刷企业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的革命》等专著和教材26部,其中有8部获奖。主持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主要社会兼职:国家“653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