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防疫员培训教材

羊防疫员培训教材

1星价 ¥3.2 (3.6折)
2星价¥3.1 定价¥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25103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2
  • 出版时间:2008-06-01
  • 条形码:9787508251035 ; 978-7-5082-5103-5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新型农民现代农业技术与技能培训丛书”的一个分册。内容包括:羊防疫员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消毒技术,免疫接种技术,一般诊疗技术,驱虫技术,疫情扑灭技术,羊常见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等。本教材从强化培养操作技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角度出发,较好地体现了羊防疫员岗位当前*新的实用知识和操作技能,理论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适用于县(市)、乡(镇)和农业企业羊防疫员的岗位培训,亦可供广大青年农民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章 羊防疫员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一、羊防疫员的岗位职责
(一)建立防疫档案
(二)承担免疫任务
(三)做好卫生消毒和杀虫、灭鼠工作
(四)调查和报告疫情
(五)参与动物疫病防控和疫情扑灭工作
(六)采集样品
(七)协助诊疗
(八)协助检疫
二、羊防疫员的素质要求
(一)思想素质
(二)业务素质
第二章 消毒技术
一、消毒的概念和种类
(一)消毒的概念
(二)消毒的种类
二、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
(二)化学消毒法
(三)生物消毒法
三、化学消毒剂
(一)消毒剂的分类方法
(二)消毒剂应具备的条件及使用原则
(三)常用消毒剂
四、消毒设施和设备
(一)人员防护装备
(二)常用消毒设备
(三)尸体和粪便的处理设施
五、消毒操作技术
(一)进场人员和车辆的消毒
(二)羊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
(三)用具和器械的消毒
(四)工作人员手臂和工作服的消毒
(五)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的消毒
(六)粪便和污水的消毒
(七)皮毛的消毒
六、消毒制度和消毒规程
(一)消毒制度
(二)消毒规程
七、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消毒对象
(二)采用适宜方法
(三)控制影响因素
第三章 免疫接种技术
一、免疫接种的概念和分类
(一)免疫接种的概念
(二)免疫接种的分类
二、免疫接种的方法
(一)经口免疫
(二)注射免疫
(三)滴鼻免疫
(四)气雾免疫
三、免疫接种制剂
(一)疫苗、免疫血清的概念和分类
(二)羊病防疫常用的疫苗和免疫血清
四、免疫程序
五、疫苗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一)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二)正确使用疫苗
(三)加强管理
第四章 一般诊疗技术
一、疾病诊断
(一)临床诊断
(二)病理学诊断
二、样品的采集
(一)样品采集原则
(二)样品采集方法
(三)样品包装与送检
三、保定方法
(一)机械保定法
(二)化学保定法
四、给药方法
(一)群体给药
‘(二)个体给药
(三)药物不良反应及报告
五、简单外科手术的操作
(一)手术人员手臂和洗刷与消毒
(二)术部的处理与消毒
(三)麻醉
(四)止血
(五)缝合和拆线
(六)包扎
(七)公羊去势术
第五章 驱虫技术
一、驱治方法
(一)驱治要求
(二)驱治时间
(三)驱虫防治
(四)药浴(淋)防治
二、常用抗寄生虫药物
(一)体内驱虫药
(二)体外杀虫药
第六章 疫情扑灭技术
一、动物疫病的分类
二、疫病的流行过程及特点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二)流行过程的特点
(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三、疫病的防治与净化
(一)隔离
(二)消毒
(三)杀虫与灭鼠
(四)免疫接种和监测
(五)驱虫和药浴
(六)药物预防
(七)疫病监测与检疫
(八)治疗
四、疫情的控制与扑灭
(一)疫情报告和认定
(二)封存与封锁
(三)消毒
(四)紧急接种
(五)扑杀和生物安全处理
第七章 羊常见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
一、羊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
(一)炭疽
(二)羔羊大肠杆菌病
(三)绵羊巴氏杆菌病
(四)羊坏死杆菌病
(五)羊链球菌病
(六)羊李氏杆菌病
(七)羊伪结核病
(八)布鲁氏菌病
(九)破伤风
(十)羊快疫
(十一)羊肠毒血症
(十二)羊猝殂
(十三)羔羊梭菌性痢疾
(十四)羊黑疫
(十五)羊衣原体病
(十六)羊支原体性肺炎
(十七)口蹄疫
(十八)羊痘
(十九)羊传染性脓疱病
(二十)山羊关节炎一脑炎
(二十一)蓝舌病
(二十二)梅迪一维斯纳病
(二十三)痒病
(二十四)绵羊肺腺瘤病
二、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一)片形吸虫病
(二)日本分体吸虫病
(三)前后盘吸虫病
(四)东毕吸虫病
(五)歧腔吸虫病
(六)阔盘吸虫病
(七)绦虫病
(八)棘球蚴病
(九)脑多头蚴病
(十)消化道线虫病
(十一)肺线虫病
(十二)梨形虫病
(十三)球虫病
(十四)螨病
(十五)羊鼻蝇蛆病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二章 消毒技术
  科学合理地消毒不但可以防止动物群体和个体的交叉感染,预防羊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群体和个体的交叉感染,而且可防止人兽共患病对其他动物、兽医工作人员、养殖人员的感染。因此,羊防疫员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卫生消毒观念,强化消毒意识,掌握正确适宜的消毒方法,在兽医指导下使用消毒剂。
  一、消毒的概念和种类
  (一)消毒的概念
  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灭菌是指杀灭物体(包括传播媒介)上所有病原性和非病原性微生物的方法。消毒多用于动物防疫方面,灭菌则主要用于兽医临床。
  因此,消毒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重要和*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动物防疫和羊场饲养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消毒的种类
  通常依据消毒的目的和时间分为以下三类。
  1. 预防性消毒 是指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养殖环境、物品、入和动物进行的消毒。环境、物品和羊的体表常染有大量微生物,要想有效遏制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坚持日常预防性消毒。因此,无论羊场发病与否均应采取消毒措施,特别是邻近养殖场有传染病发生或受到传染病威胁时,更要加强预防性消毒。根据日常管理的需要,应定期或经常对羊场环境、圈舍、用具、饮水、带羊环境进行消毒。
  2. 紧急消毒 是指在传染病疫情发生后至解除封锁前的一段时间,对疫点、疫区内的养殖场、圈舍、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的场所、用具、运载工具等及时进行的消毒措施。羊场发生传染病时,为了防止病原的扩大蔓延,必须采取紧急消毒措施。通常在封锁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多次消毒,每天和随时对病羊隔离圈进行消毒。消毒的对象包括病羊所在的羊舍、隔离地以及被病羊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被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
  3. 终末消毒 是指发病地区消灭了某种传染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通常在病羊被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或全部病羊及疫区内所有疑似感染羊被扑杀再经生物安全处理之后进行终末消毒。消毒的对象包括羊场的所有场地、房屋、车间、仓库、工器具、工作衣帽等有可能被污染的物体以及痊愈羊的体表、羊舍和羊场其他环境。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