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我国财政体制变迁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

我国财政体制变迁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

1星价 ¥16.5 (5.5折)
2星价¥16.5 定价¥3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14043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06 页
  • 出版时间:2008-07-01
  • 条形码:9787301140437 ; 978-7-301-14043-7

本书特色

本书尝试从财政学的视角,以国家财政制度演变为背景,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不同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及其运行绩效,揭示了经济转型中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方向,提出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一步的改革目标: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并围绕这一目标探讨了公共财政框架下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的理论模式,*后借鉴国际经验,给出了构建我国规范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简介   本书尝试从财政学的视角,以国家财政制度演变为背景,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不同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及其运行绩效,揭示了经济转型中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方向,提出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一步的改革目标: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并围绕这一目标探讨了公共财政框架下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的理论模式,*后借鉴国际经验,给出了构建我国规范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

目录

导论一、问题提出二、研究方法、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三、文献综述**章计划经济体制下基础教育财政制度演变及其主要缺陷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基础教育财政制度的演变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基础教育筹资模式三、计划经济体制下基础教育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缺陷四、计划经济体制下基础教育财政实践对后续改革的影响第二章财政包干制下义务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及其评价一、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分权化改革的背景二、改革后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及其特点三、改革后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运行绩效第三章分税制后义务教育财政困境:政府投入不足与地区差异一、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含义、表现及其原因二、义务教育投入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三、影响义务教育投入地区差异的因素分析四、结论第四章分权化改革后政府间义务教育财政补助:规模与效应一、中央对省义务教育财政专项补助:规范与实证分析二、一般性补助制度演变与省间义务教育投入差异动态变化三、地方政府问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及其效果第五章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及其运行绩效一、税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及其特点二、税费改革后政府义务教育投入充足性评价三、税费改革后县义务教育财政供求分析四、税费改革前后义务教育投入地区差异变化:经验分析五、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缺陷与微调第六章公共财政下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理论框架一、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创新的制度环境;分权的公共财政体制二、分权公共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理论框架三、上级政府对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干预:目标与手段组合第七章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国际比较一、发达国家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三、共性与启示第八章建立我国规范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一、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改革目标二、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内容三、建立我国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目标模式选择四、公共财政框架下我国规范义务教育财政制度设计五、达成规范义务教育财政制度运行目标:约束条件与路径选择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书尝试从财政学的视角,以国家财政制度演变为背景,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经济转型中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思路和具体政策建议。全书分为八章:**章至第五章从分析计划经济体制下义务(基础)教育财政制度的缺陷入手,指出产生于高度集权预算管理体制下的义务(基础)教育财政制度,未能为中小学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是导致1985年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分权化改革的直接诱因。而始自1978年的农村经济体制、城市国有企业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又为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这一制度安排创造了条件。分权化改革后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其运行绩效明显优于传统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但作为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其制度设计具有明显的缺陷。随着分税制的推行,这些缺陷日益凸显,加之农村税费改革的冲击,*终导致2001年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进行调整。体制调整,虽增强了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的充足性,但调整后的体制仍带有明显的过渡色彩,进而合乎逻辑地引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客观需要。第六章至第八章以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为前提,从政府与市场和多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框架出发,讨论了义务教育事权、支出与筹资责任在多级政府间合理划分,总结出公共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的理论模式,并就义务教育财政补助目标、类型、经济效应以及不同补助类型与政策目标*优组合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介绍了发达和欠发达国家的财政体制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比较并归纳出各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共性。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内容以及目标模式,并进行了制度设计。

作者简介

李祥云,男,湖北巴东人,1969年7月生。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师从范先佐教授,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师从王善迈教授,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3月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帅从叶青教授,从事财政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3月出站。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财政、财政基本理论与政策、公共债务。曾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多项课题的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摹金资助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各1项。在《财政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教育发展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