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1星价 ¥13.3 (4.3折)
2星价¥13.0 定价¥31.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8152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346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500481522 ; 978-7-5004-8152-2

本书特色

《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本溪满族自治县沙河沟村为个案,研究特定时空坐落中的农耕技术民俗的择定机制、技艺操作及传承特征。作者将农耕技术民俗视为民众生活层面的一种文化事象,描述技术与民俗之间的融合互动,指出技术民俗理应作为民俗研究的重要对象,认

目录

绪论**节选题意义与研究范围一 选题意义二 研究范围第二节相关研究的学术史一 民俗学对物质民俗及生产民俗的研究取向二 生产民俗的相关研究成果三 农业学、考古学对农耕生产技术及农村经济的研究成果第三节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第四节相关术语界定**章沙河沟:一个典型的辽东山区村落**节辽东山区的自然与社会生态一 自然地理概况——村落空间的生态区位二 历史沿革及主体构成——村落依托的社会生态区位第二节沙河沟人的生活环境与生产形态一 村落空间的形成及人口构成二 村落的地貌与土质:除了沙子就是石头三 村落的社会生存空间:沙河沟人的历史记忆四 村落的主要生计方式五 村落的时间制度第二章农具:肢体功能的延伸与象征意义的衍化**节农具:肢体功能的延伸一 农具研究的相关成果二 沙河沟传统农具的种类、制作与使用三 弯弯犁杖——生产知识的历史延续四 点种葫芦——知识传承中的断裂第二节农具:认同、象征与情感一 农具与地域认同二 农具: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三 农具:精神与情感的依托第三章农耕技术与生产循环链的展演**节种地:一个生活场景的文化解析一 一个耕种的场景二 文化解析:场景背后的故事第二节农耕技术:生计经验与智慧的累积一 土头薄二 大犁掩与种蔓子地三 插犁杖与招犁杖四 "铲七蹚八饿死狗"第三节土地—庄稼—家畜—粪肥的环形链接一 "庄稼一技花,全靠粪当家"二 庄户人眼中的猪——浑身上下都是宝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书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本溪满族自治县沙河沟村为个案,研究特定时空坐落中的农耕技术民俗的择定机制、技艺操作及传承特征。作者将农耕技术民俗视为民众生活层面的一种文化事象,描述技术与民俗之间的融合互动,指出技术民俗理应作为民俗研究的重要对象,认为技艺操作是技术民俗的核心表象,是学者观察和研究技术民俗的基本尺度。在对20世纪初期尤其是50年代以后农耕生产民俗的变迁情况进行描述过程中,探讨引发农耕生产民俗变迁的诸种因素,指出技术民俗在民俗系统中的底层定位及其变迁规律,揭示变化的技术与生活方式的背后存在着民众永远不变的生活俗制。这一不变的生活俗制即是民俗的本质,它是适宜于特定区域的民众的生存框架,始终具有向所有民众开放的临场发挥的特性。关注民众*基本的生活方式,强调民众作为社会行动的主体对生产技术的理解及其日常生活选择的合宜性,是本书的观察基础与研究宗旨。

相关资料

其次,借鉴以表演理论为代表的重视文本与语境关系的研究方法,突出特定民俗系统内部各种民俗事象间的"互释性"特征。技术民俗作为民众生活层面的文化事象,它一旦被特定区域内的民众所择定并运用,必定会与该民俗系统相互融合。它不仅在民俗系统的建构及运行中处于*基层地位,同时,还与民俗系统中的其他民俗事象之间发生交流与互动。在本书研究中,笔者一方面将生产技术的技艺操作视为一种行为的艺术,探讨其行为实践中传达出的民俗信息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在对技术民俗的传承场域描述中,不仅指出农事生产对人际关系网络的根本性建构意义及其建构情境下的传承机制,同时,还十分注重生产技术与农耕祭祀、口承叙事等心意民俗事象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一旦一项技术行为被纳人民俗生活系统之中而转变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它往往又会反过来对经济行为产生一定的制约和控制作用。……

作者简介

詹娜,女,1978年出生,满族,辽宁本溪人。2000年毕业于锦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2003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