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含义生成的语言学研究

诗歌含义生成的语言学研究

1星价 ¥16.2 (6.0折)
2星价¥16.2 定价¥27.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803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6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500480389 ; 978-7-5004-8038-9

内容简介

本文以形成于20世纪初的俄罗斯诗学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语义学,修辞学,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诗歌含义为研究中心和立论的出发点,对诗歌含义的本原、存在、本性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提出诗歌含义是生成的理论,并深入分析探讨了诗歌含义生成的陌生化、等价原则、平行对照和语义翻译等原则;将作品、作家、宇宙、读者置于互动的场景中,解析诗歌文本结构因素和文本内、外语境因素对诗歌含义发生和生发的作用和影响,揭示诗歌含义本体分析的理论模式和实践价值。初步建立起了诗歌含义语义学的理论框架。

目录


绪论 诗歌含义研究在俄汉诗学语言学建构历史中的地位
**节 俄罗斯诗学语言学概览及对诗歌含义的关注
第二节 诗学语言学在汉语学界的研究及对诗歌含义的关注
第三节 诗歌含义语言学层面研究的利与弊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本书结构
第五节 诗歌含义生成的语言学研究的意义
**章 诗歌含义的本体结构
**节 语言义和言语义
第二节 诗歌含义与语言含义
一 含义与含意
二 诗歌含义和语言含义
第三节 汉语诗论对诗歌含义的阐释
第四节 诗歌含义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五节 诗歌含义的界定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诗歌含义的认知原理
**节 意义的元生性和结构的派生性
第二节 诗歌含义的元生性与诗歌创作
第三节 调控语言结构的语义规则
第四节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第五节 结构合成和含义生成的原理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诗歌含义的音义图式
**节 诗语中的音义关系
第二节 诗语语音的语义化因素
一 诗语语音的仿拟
二 情感体验因素
三 语音整合因素
四 语境与整体结构因素
第三节 诗语语音语义化手法
第四节 诗歌旋律的诗性功能
一 诗语语调的诗义化审美功能
二 语调的诗义化功能实例分析
第五节 诗歌含义主导下的语音凸显与语音让位
一 语音凸显
二 诗歌含义主导下的语音让位
第六节 余论
第四章 诗歌含义的形义互动
**节 诗歌整体构形的语义化审美构造与诗歌含义的生成
第二节 句法结构的语义化特征与诗歌含义的生成
第三节 构形中人称代词的诗义化改造
第四节 语义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限制功能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诗歌含义生成原理之一:陌生化
**节 “陌生化”诗学理论
第二节 陌生化与“前景化”
第三节 “陌生化”与“惊奇感”
第四节 余论
第六章 诗歌含义生成原理之二:等价原则
**节 等价原则
第二节 等价原则的认知生发机制
第三节 等价原则的等价范畴——作用于诗歌含义生成的因素范围
第四节 文本全方位的等价分析
一 格律音韵的等价表现
二 词汇语义的等价表现
三 文本外的等价投射
第五节 余论
第七章 诗歌含义生成原理之三:平行对照原则
第八章 诗歌含义生成原理之四:语义翻译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瑞敏,1968年12月出生,河南许昌人。199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并留校任教。2001年在河南大学获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中外语言比较专业博士学位。2002-2003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访学。现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学、俄罗斯诗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