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309967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113099671 ; 978-7-113-09967-1

本书特色

《城市道路系统编码方法及其应用》是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简介

本书从城市未来ITS相关应用在GIS基础信息平台进行整合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道路编码的基本概念、方法,国内外城市的典型道路交通编码及国内相关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道路交通网络特征及现有道路交通信息基础,提出了基于地理网格参考空间位置的道路网络元素编码体系和编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道路与城市的关系
 1.2 城市与交通信息化
 1.3 城市道路基础数据库
 1.4 城市地理编码
第2章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2.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2.2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2.3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第3章 地理信息编码方法
 3.1 概述
 3.2 地理空间信息的编码规则
 3.3 矢量数据结构及编码
 3.4 栅格数据结构及编码
第4章 典型道路编码方法分析
展开全部

节选

《城市道路系统编码方法及其应用》从城市未来ITS相关应用在GIS基础信息平台进行整合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道路编码的基本概念、方法、国内外城市的典型道路交通编码及国内相关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道路交通网络特征及现有道路交通信息基础,提出了基于地理网格参考空间位置的道路网络元素编码体系和编码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在北京市道路交通流预测预报系统中的应用,以推动我国城市ITS系统的发展。《城市道路系统编码方法及其应用》可作为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开发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及高等院校的辅助教材。

相关资料

插图:数字地球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延伸。建立数字地球所需的核心技术有地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遥感、遥测、信息技术等。航天和遥感等技术用来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识别;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用于完成数据的存取、检索、集成、融合、综合和分析,从而完成数字地球的核心功能;光缆、卫星通信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则用以完成海量空间数据的传输。数字地球的特点:①多源、多比例尺、多分辨率数据无缝集成的网络信息系统。数字地球所集成的数据是采用不同方式获得的,可以是遥感数据、航测数据、航空雷达数据、各种摄影的图像数据,还可以是数字化的地质图、地形图以及各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和其他各种专业图像数据。这些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和相应的文本数据显然是多比例尺、多分辨率的,但在数字地球中,这些数据得以整合,形成无缝集成的数据源,他们分布式存储在多个高速网络连接的数据库中,透明地为用户提供服务。②面向全社会公众开放的网络信息系统。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数字地球也不例外,它面向全社会公众开放,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下,从政府机关到私人公司,从科教部门到生产单位,从专业技术人员到普通社会群众,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获取、利用数字地球中存储的各种信息。③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多维网络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它通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传感技术、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生成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和嗅觉感受,使用户可以直观自然地体验虚拟世界并与之交互。在从数字地球获取信息的各种方式中,很重要的就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逼真的三维环境,由三维数据通过人造视差的方法,构造出虚拟的立体,实现具有真实感的交互式环境。

作者简介

隋亚刚(Yagang SUI),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总工程师。1975年以来一直从事科学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究工作,曾先后主持过国家“八五”、“九五”、“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北京交通管理现代化工程建设和奥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次,公安部、北京市科技进步奖5次,并先后被授予“全国公安科技英才”、“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首都信息化先锋”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