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痕迹研究-林语堂翻译文本解读

包邮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痕迹研究-林语堂翻译文本解读

¥15.0 (5.4折) ?
1星价 ¥15.0
2星价¥15.0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8630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10-04-01
  • 条形码:9787500486305 ; 978-7-5004-8630-5

内容简介

本研究主要以语料库语言学的工具和方法来描写、分析和解释翻译过程中的译者痕迹。译者痕迹指的是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翻译策略的取向、源语文本的选择或译者个人因素等,译者在翻译源语文本时留下的创造性并有别于原作的痕迹,依照这些痕迹便可以分辨出译者的目的、个性、风格以及其他特征。译者痕迹只是翻译研究者对译者所体现出的某些性质的总体期望,它是一个非绝对化的、具有一定弹性、并随着社会文化变迁而不断变化的概念。译者痕迹可以真实地反映译者在一个时期的翻译行为,并且可以对某个时期不同译者的翻译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内容包括:“译者痕迹”及其历史起点;“译者痕迹”理论、分析框架及解释机制;基于林语堂翻译语料库的“译者痕迹”分析等。

目录

导论
**节 翻译研究发展趋势
第二节 语料库翻译研究
第三节 翻译研究中的译者问题
第四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框架
**部分 “译者痕迹”及其历史起点
**章 “译者”与“译者痕迹”
**节 “译者痕迹”概念界定
第二节 “译者痕迹”与“译者身份”演变
第二章 “译者痕迹”存在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节 多元系统理论下的“译者痕迹”
第二节 解构主义翻译论下的“译者痕迹”
第三节 女性主义翻译论下的“译者痕迹”
第四节 后殖民主义翻译论下的“译者痕迹”
第五节 “译者痕迹”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 “译者痕迹”理论、分析框架及解释机制
第三章 “译者痕迹”理论及分析框架
**节 “译者痕迹”相关概念
第二节 “译者痕迹”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译者痕迹”分析框架
第四节 语言性“译者痕迹”分析
第五节 非语言性“译者痕迹”分析
第四章 “译者痕迹”解释机制及应用前景
**节 译者外部制约因素
第二节 译者个人因素
第三节 “译者痕迹”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第三部分 基于林语堂翻译语料库的“译者痕迹”分析
第五章 林语堂及林语堂翻译语料库
**节 翻译家林语堂
第二节 林语堂“译者痕迹”假设——糅杂性
第三节 林语堂翻译语料库的建立
第四节 林语堂翻译文本概述
第五节 林语堂翻译语料库的基本数据统计
第六章 林语堂翻译文本的语言性“译者痕迹”分析
**节 翻译文本的糅杂性
第二节 林语堂翻译文本的糅杂性
第三节 林语堂翻译文本的语言糅杂
第四节 林语堂翻译文本的文化糅杂
第五节 翻译文本的文化糅杂与译者人生经历
第七章 林语堂附加文本的语言性“译者痕迹”分析
**节 翻译文本中的译者姓名
第二节 翻译文本中的序言跋语
第三节 翻译文本中的注释
第四节 其他附加文本的使用
第八章 林语堂源语文本的非语言性“译者痕迹”分析
**节 林语堂翻译语料库的关键词表
第二节 林语堂翻译文本的两个主题
第三节 林语堂翻译文本与东方学
第四节 林语堂翻译文本与赞助人
结论
**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创新及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董娜,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翻译家协会会员,国际译联会员,曾担任第2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特聘专家;在《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图书评论》等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先后参加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项,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项 ,和校级项目数项。参与编写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定教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