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音乐英文选读-音乐英文分类文选导读与专业术语-含MP3

包邮实用音乐英文选读-音乐英文分类文选导读与专业术语-含MP3

1星价 ¥24.4 (4.9折)
2星价¥24.4 定价¥4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044602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86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540446024 ; 978-7-5404-4602-4

本书特色

《实用音乐英文选读:音乐英文分类文选导读与专业术语》:音乐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海外留学必读材料,全面攻克音乐学生“恐英症”。

目录

**章 作曲技术理论**节 音乐的记谱01.音高的记谱02.节奏的记谱03.中世纪调式04.戈里高利圣咏05.当代音乐的记谱第二节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01.时值02.节拍03.速度04.音高及其记谱05.大调音阶06.调号07.临时升08.休止符09.连线与附点10.三连音与复合节拍11.切分音12.音程13.半音阶14.音阶级的名称15.重升和重降号16.大调音阶与五度循环17.视唱18.练耳第三节 和声与对位01.三和弦02.和弦03.和弦的布局04.终止式05.爵士乐中的和弦记谱06.泛音列问题07.对位08.三声部模仿09.赋格第四节 曲式——音乐的结构与设计01.音乐中的曲式02.三部曲式03.二部曲式04.乐节第五节 织体与配器01.单声部织体02.对位的手法03.音乐织体与听者04.音响来源与织体05.配器:为各种合奏写作总谱第六节 音乐分析01.作曲家的头脑02.展望音乐分析术语篇——与音乐技术理论相关的中英文专业术语音乐诗词第二章 西方音乐史论与风格**节 音乐风格第二节 巴洛克以前的西方音乐史01.欧洲远古时期02.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03.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第三节 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01.古典主义音乐02.良漫主义音乐第四节 20世纪以来的近现代音乐01.20世纪的精神02.一些当代作曲家的简介03.二战后的现代音乐04.今天的音牙05.20世纪音乐的主要风格浏览术语篇——与音乐史论、音乐风格相关的中英文专业术语音乐诗词第三章 音乐美学与评论**节 音乐的意义01.音乐作为符号02外延的意义03.音乐中的意义、情绪和信息第二节 音乐语言01.情绪的语言02.情绪的扬弃03.音乐作为不完善的符号第三节 了解音乐的传统01.什么是传统?02.倚音与其他装饰音第四节 现代社会01.现代社会02.艺术与智力03.艺术的*终价值04.现代生活中的音乐05.音乐的社会功能06.音乐的价值07.未来术语篇——与音乐美学、音乐评论相关的中英文专业术语音乐诗词第四章 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节 音乐化的音乐教育01.音响与音乐02音乐教育发展的8个模式03.音乐的发展与音乐教育04.音乐的概念和音乐的知识05.从理论到实践第二节 关于普通学校音乐课程内容的论述01.所建立的标准02.课程的发展及其履行的含义第三节 创造性与音乐课程01.关于创造性的定义和语汇02.创造的艺术03.即兴与作曲04.音乐欣赏中的创造性第四节 多元社会中的音乐教育01.超越文化02.变化与重新解释03.一种内部文化的态度04.内部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05.课堂以外第五节 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心理问题01.心理的感知过程02.对表情的反应03.音乐的结构术语篇——与音乐教育、音乐心理相关的中英文专业术语音乐诗词第五章 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节 表演论述01.作品与表演02.真实的表演03.表演与文化04.表演的技术要素……第六章 音乐音响、计算机音乐与通俗音乐附录一附录二
展开全部

节选

《实用音乐英文选读:音乐英文分类文选导读与专业术语》内容简介:你是音乐类院校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吗?你有在音乐上继续深造甚至出国留学的愿望吗?你面对浩瀚的海外音乐文献、音乐网站茫然无措吗?你为自己“三脚猫”英语水平而头疼吗?那么这《实用音乐英文选读:音乐英文分类文选导读与专业术语》就是专门为你量身打造的!《实用音乐英文选读:音乐英文分类文选导读与专业术语》从英语原文文献中截取与音乐专业相关的信息类文章,帮助学习者从完整的文章中体会音乐专业各个层面的知识及惯用语汇,从而能更直接更快速地得到外来信息,充实、健全知识结构。作曲技术理论,西方音乐史论与风格,音乐美学与评论,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音乐音响、计算机音乐与通俗音乐,海外留学。学以致用,100%地道原文阅读,内容涵盖乐理、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教育等各方面,在语境中轻松掌握2100专业词汇。海外高校音乐课程设置、考试内容,海外著名音乐期刊、音乐组织、音乐节、音乐比赛、音乐网站联系方式。

相关资料

插图:It is here that we can begin to look for the essential role of formal education, for the particular contribution that schools and colleges can make. The songs people sing, the tunes they make, the dances they dance stem only partly from extra-musical cultural requirements and conventions. Th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of musical instruments themselves fashion the tonal relationships ofcertain intervals and scales and particular rhythmic or timbre possibilities; in any culture musicians, given the slightest license, will go beyond the immediate needs of ritual or community function and decorate, elaborate, 'put bits in'; dancers will invent dance, not simply perform it, a fact evident even in discos.The secret lies in the human aspiration towards playful abstraction and the generation of symbolic forms, such as language, mathematical thinking, music, dance and visualart. To bring this out I need to return just once more to Karl Popper and especially to his concept of self transcendence.The incredible thing about life, evolution, and mental growth, is just this method of give- and-take, this interaction between our actions and their results by which we constantly tran- scend ourselves, our talents, our gifts.This self-transcendence is the most striking and important fact of all life and all evolution, and especially of human evolution.In its pre-human stages it is of course less obvious, and so it may indeed be mistaken for something like self-expression. But on the human level, self-transcendence can be overlooked only by a real effort. As it happens with our children, so with our theories: we may gain from them a greater amount of knowledge than we originally imparted to them.The process of learning, of the growth of subjective knowledge, is always fundamentally the same. It is imaginative aitidsm. This is how we transcend our local and temporal environment.

作者简介

姚恒璐,男,博士,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学位,连续四年获英国政府奖学金;1990年获作曲专业音乐硕士学位(Master of Music);1994年获得该院作曲专业的**哲学博士学位(Ph.D.)。在英期间曾多次发表新作品,其中**交响曲《升华》于1993年在全英作曲博士研究生新作品比赛中获奖。1995年8月回国,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开设“作曲”、“20世纪作曲技法分析”课,并继续从事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个人专著有《20世纪作曲技法分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主编《音乐必听曲目欣赏指导》(9册,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波兰作曲家鲁托斯拉夫斯基的偶然音乐作曲技法研究》(香港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2000年获选国家教育部第二批艺术类学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音乐类唯一入选人):2000年获美国科尔比科学与文化信息中心颁发的世界网络优秀论文成就奖。2002年得到英国国家学术委员会资助,到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与英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音乐界、音乐院校广泛接触。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70篇:音乐作品70多首(部),包括:室内乐《七重奏》、**交响曲《升华》(七乐章);管弦乐《虹》,大提琴与钢琴合奏《阳关三叠》;《追忆》,为大提琴与7位演奏者而作:六重奏《山曲》、弹拨乐合奏《一枝花》、钢琴组曲《琴韵拾遗》、《北京童谣5首》、艺术歌曲数十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