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全球仑的历史视角-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经济全球仑的历史视角-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1星价 ¥37.4 (7.8折)
2星价¥37.4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1025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9
  • 出版时间:2012-08-01
  • 条形码:9787308102520 ; 978-7-308-10252-0

本书特色

张丽编著的《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视角》把今天的全球化放到过去50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框架中进行考察,并把“全球化”的讨论与“大分流”的讨论联系起来,与“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一些国家贫穷”这一萦绕了学术界多年的问题联系起来。确切地说,没有1500年后的**次经济全球化,也就不会有所谓的18或19世纪的中西大分流,“中西大分流”正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内容简介

本书稿无敏感的、政治的或宗教的等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为: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本质和核心内容,认为经济全球化其实是“一个有中心和有边缘的单一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2)提出“两次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并对二者间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3)探讨国际劳动分工与国家财富积累和未来经济增长潜力之间的关系。4)对17-18世纪西方政府和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与商人之间的关系,政府税收、国家军事进行了对比,试图从中找出中西大分流的原因。5)对**次经济全球化中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探讨了明清商帮的兴衰,并具体讨论了16-19世纪中国丝织业、制瓷业和茶叶生产在世界生产技术和市场份额中的地位变化,通过和西方比较对照,探讨了中国是如何从一个经济发达和制造业生产技术先进的国家沦落成为一个落后衰弱,*后为西方国家提供生丝、桐油、大豆、烟草等工业原材料的半殖民地国家的。

目录

**章 “两次经济全球化” **节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及其核心内容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 第三节 两次经济全球化 第四节 两次经济全球化之对比第二章 全球化下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与国际不平等交换 **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劳动分工体系 第二节 国际劳动分工体系,国际不平等交换与国际资源财富的不平等分配 第三节 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 第四节 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与未来发展 第五节 面对全球化,是加入还是回避?第三章 比较优势与赶超经济:理论、历史与现实 **节 经济学理论中的比较优势与赶超战略 第二节 真实历史中的英国与葡萄牙贸易 第三节 比较优势?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体的发展 第四节 比较优势!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失败 第五节 比较优势与赶超经济:对中国当前经济战略和经济学理论的反思 第四章至第六章之概论从高端到低端的中国经济转变第四章 16—20世纪初中国从丝织生产大国到生丝出口大国的转变 **节 世纪前中国丝织规模与欧洲丝织规模之比较 第二节 欧洲商业革命与欧洲丝织工业的崛起 第三节 国际市场对中国生丝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第四节 从丝织生产大国到生丝出口大国的转变第五章 **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茶叶生产贸易的兴衰 **节 从海外到本土——中荷茶叶贸易之路 第二节 中国本土的角逐——鸦片战争前后的华茶生产贸易 第三节 国际茶叶市场瓜分——华茶欧美市场的丧失第六章 **次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瓷业的兴衰 **节 瓷器贸易与中国制瓷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力量 第二节 西方制瓷业的兴起——政府的力量 第三节 中国制瓷业的衰落——中西方的竞争第七章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商帮的兴衰 **节 16—18世纪海外市场对中国产品需求的大量增加 第二节 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长途贸易的扩张 第三节 明清诸商帮的兴衰第八章 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与中国国家虚拟实力的缺失 **节 广义虚拟经济学和商品虚拟价值 第二节 商业革命与“中国潮”之兴起 第三节 工业革命与“中国潮”之潮落 第四节 没有中国虚拟实力支撑的欧洲“中国潮”第九章 重新审视历史上中英政府经济作用——自由主义抑或专制主义? **节 传统的观点 第二节 政府收入的比较 第三节 债务 第四节 军费开支第十章 从—世纪中西国际贸易体系的差异看中西“大分流” **节 大分流与中西贸易体系 第二节 中西贸易体系差异的根源 第三节 两种体系中国家与商人的关系 第四节 建立和维持贸易体系的方式 第五节 结论:贸易体系差异与“大分流”参考文献索引
展开全部

节选

张丽编著的《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视角》把今天的全球化放到过去50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框架中进行考察,并把“全球化”的讨论与“大分流”的讨论联系起来,与“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一些国家贫穷”这一萦绕了学术界多年的问题联系起来。确切地说,没有1500年后的**次经济全球化,也就不会有所谓的18或19世纪的中西大分流,“中西大分流”正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作者简介

张丽,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史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系教授。研究领域:经济史、广义虚拟经济、中外经济发展比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国家政治、地理环境、资源获得、技术发展、制文化权和国家虚拟价值创造等方面对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