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研究

中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研究

1星价 ¥19.3 (5.5折)
2星价¥19.3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6107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13-01-01
  • 条形码:9787511610775 ; 978-7-5116-1077-5

本书特色

     《中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研究》由李安宁所著,作者以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为主要对象,进行了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历程解析、区域格局比较、需求态势分析、发展目标预测和影响因素剖析,确定了影响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发展政策经验,提出了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方略和主要政策设计与建议。

内容简介

     《中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研究》由李安宁所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 《中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研究》作者以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为主要对象,进行了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历程解析、区域格局比较、需求态势分析、发展目标预测和影响因素剖析,确定了影响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发展政策经验,提出了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方略和主要政策设计与建议。研究内容与现实需要密切相连,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有关企业开展改革创新和农机服务组织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历程与格局研究 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述 2.2 我国农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分析与国际比较 2.3 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区域特征分析 2.4 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历程与区域格局 2.5 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历程与区域格局 2.6 小麦收获机械化发展历程和区域格局 2.7 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产品发展分析 第三章 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需求分析与发展预测 3.1 收获机械需求分析 3.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收获机械化的需求动因分析 3.3 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预测 3.4 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预测 3.5 小麦收获机械化发展预测 第四章 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 4.2 技术和生产供给 4.3 流通与售后维修服务体系 4.4 收获机械的经营方式 4.5 社会化服务 4.6 柴油供给 4.7 政策因素 第五章 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与发展方略 5.1 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主导因素分析的数学模型 5.2 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5.3 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5.4 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5.5 小麦收获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5.6 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方略与主要措施 第六章 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设计与建议 6.1 国外农业机械化政策的启示 6.2 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政策的主要目标 6.3 主要政策设计与建议 6.4 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政策工作的建议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粮食作物生产区域主要情况 附录2 主要粮食收获机械产品及生产企业 附录3 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发展水平影响因素专家评估表说明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安宁,男,1963年10月生。贵州省大方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长期在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和技术推广单位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与农业机械化。发表过《我国农业机械化政策的现状与思考》《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创新与政策》《中国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分析》等论文多篇。主编过《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政策汇编(2004~2011)》《农机专业合作社经理人》《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等书籍。 现兼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农业工程与装备分会副会长、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委员会农机化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机学会农机化分会常务理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