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大课间实践技能培训——素质教育应用·学习行书指南
读者评分
5分

大课间实践技能培训——素质教育应用·学习行书指南

1星价 ¥9.1 (3.4折)
2星价¥9.1 定价¥26.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98334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4
  • 出版时间:2012-10-01
  • 条形码:9787539833446 ; 978-7-5398-3344-6

本书特色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才类型也是素质型人才,所以素质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各种科学的教育途径提高民族素质。这是一项长远的发展要求。为了使青少年增加知识含量,提高青少年动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编者潘秀英精心编撰了《学习行书指南(素质教育应用)》。行书是从楷书演变而来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行书特征是非楷非草没有一定的书法。书写方便,一般没有楷书那样“正规”,也没有草书那样潦草,字字独立,它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好的字体。

内容简介

  行书是从楷书演变而来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行书特征是非楷非草没有一定的书法。行书书写方便,一般没有楷书那样“正规”,也没有草书那样潦草,字字独立,它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好的字体。行书和楷书是几乎同时出现的两种字体,楷书书写较慢,只用于正式文章或公文。

目录

**章 行书应用练习基本技法和常识
**节 正确的书写姿势
一、正确的书写姿势是行书学习的基础
二、三种常见的书写姿势:坐势、站势、蹲势
第二节 正确的执笔方法
第三节 枕腕、提腕和悬肘的正确姿势
一、运腕的基本常识
二、三种运腕基本技巧介绍
第四节 行书起笔的四大技法
一、楷法入行的隶法起笔
二、篆法入行的藏锋起笔
第五节 行书间架结构
一、什么是间架结构
二、行书结构技巧
三、书事结体十法
四、书写行书时应遵循的结构原则
第六节 行书用笔与结构
第七节 行书笔法技巧
第八节 行书中间运笔技法拾零
第九节 行书转笔与折笔技法
第十节 行书笔顺的变化技巧
第十一节 行书笔势变化技巧
一、什么是行书的笔势
二、行书笔势的特点
第十二节 行书收笔的技法
第十三节 永字八法与九势
一、永字八法
二、九势
第十四节 行书、楷书的异同与关系

第二章 行书衍化简史
**节 行书的出现
一行书的诞生
二行书具有多种特征
第二节 行书的发展

第三章 行书的谋篇布局
**节 什么是章法
第二节 章法布局技巧
一、行书布局的形式
二、行书章法中的字距和行距
三、行间穿插
四、书法行气
五、字字意殊,笔笔不同
六、字形字势,活泼多姿
七、布局四原则

第四章 笔墨纸砚的基本知识
**节 毛笔基础知识
一、了解毛笔的分类
二、毛笔选择方法
三、正确使用毛笔
第二节 墨的基本常识
一、了解墨的分类
二、墨的选择方法
三、磨墨的技巧
第三节 书法用纸的基本常识
一、书法用纸的类别
二、书法用纸的选择
三、正确使用书法用纸
第四节 砚的基本常识
一、了解砚的分类
二、砚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名砚的收藏知识

第五章 临摹与创作
**节 临帖
一、选帖
二、临帖
三、《兰亭序》及临习
四、《祭侄稿》及临习
五、《行书千字文》及临习
第二节 书法创作
一、传统创作形式
二、传统创作的落款与钤印

第六章 墨法韵律与行气
**节 墨法
第二节 行书用墨技巧
一、用墨要宁胆毋窘
二、行书渴笔
三、行书用墨既要变化,又要自然
第三节 书法韵律
一、行气
二、学势基本
三、贯气十八法

第七章 钢笔行书
**节 行书的用笔
第二节 行书的偏旁写法
第三节 行书的临摹结合

第八章 行书名家介绍
**节 两晋书法名家介绍
一、王羲之
二、王献之
第二节 唐代书法名家介绍
一、颜真卿
二、李邕
三、杨凝式
第三节 宋代书法名家介绍
一、苏轼
二、米芾
三、黄庭坚
四、蔡襄
第四节 明清书法名家介绍
一、文征明
二、董其昌
第五节 现代书法名家介绍
一、叶恭绰
二、吴湖帆
三、溥儒
四、启功

第九章 书法欣赏
**节 书法局部审美标准
一、书法点画线条
二、书法空间结构
第二节 书法整体审美标准
一、神采意味
二、主观意识
展开全部

节选

  结构是笔法运用的结果,也是笔法运用的依托。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笔法来适应。赵孟頫云:“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日字形。斯二者,不可偏废。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不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语,始可与语书也。”若改“字形”二字为“结构”,松雪此语实为不刊之论。  历史上以结构为上的典型作品有两类:  一是篆书,它所以偏重结构,是因为该字体产生年代笔法尚处蒙昧阶段,系不得不然。  第二类以八大山人、弘一的作品为代表,这类作品因结构至上,结构反显得机械划一(因其用笔单调,缺少笔势往来的丰富性,更遑谈“八面出锋”)。  书法史上争论不休的笔法与结构之关系问题,其核心是用笔与结字孰先孰后、孰主孰次的问题。对此认识模糊的,并非少数,如清人张之屏便是其中典型,他认为“但工结构布白,即书法之能事毕矣”。“结构至上”论错误的根源在于,割裂并倒置了笔法与结构的辩证关系。  持此观点者,莫不以取消或减少笔法的丰富性为代价。弘一曾要人把自己书写的汉字作图案看待,可见他本人也未必视之为书法。潘伯鹰先生说得好:“字的结构一定是有的,也是必须用心的。如规定某种结构,便得阻碍了其余千千万万新的结构之发展……应该讲究用笔,应该在点画土用功。至于结字,可随各人在临习古碑帖中自行领会、自行组织。这样既不禁止援用已成的结构,也不阻止各人自己的结构。”  成功的结构,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都必须表现出宾主、虚实、开合、奇正、向背、疏密等形式节奏。这类形式节奏固然是在笔法运用过程中实现的,但它也是对笔法运用的要求,往往需要创作前进行充分的构思。不同的作品又必须表现出结构形态的变化,所谓艺术作品不可重复,这种变化同样需要艺术构思。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