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丽缘(八品)
读者评分
5分

华丽缘(八品)

张爱玲经典散文集,精装典藏版,特别收录遗稿《异乡记》。

1星价 ¥15.5 (4.3折)
2星价¥15.5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二星用户)

非常喜欢的女作家,陪伴了我上千个日夜,文字悲伤又诱人

2024-06-21 04:09:1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021501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530215012 ; 978-7-5302-1501-2

本书特色

1、特别收录遗稿《异乡记》。读《华丽缘》,认识人生中途的张爱玲。
2、华东师大教授陈子善:张爱玲的文学生涯是从创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没有写过一篇小说,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跻身二十世纪中国ZUI YOU秀的作家之列。
3、评论家止庵: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她自己,这里有她一生的经历和感受。

内容简介

从一九四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张爱玲散文创作横跨半个世纪。《华丽缘》收录她人生中途的散文作品,随着生命进入另一阶段,张爱玲对世事人情的体悟更为清透,文字功力更为成熟。这本书里,有张爱玲《寄读者》《中国的日夜》《华丽缘》《忆胡适之》《人间小札》等散文篇目,并特别收录散文遗稿《异乡记》。张爱玲自言“非写不可”的《异乡记》,是一次从上海到温州深情远奔的情感纪行,更成为《小团圆》的灵感来源。读《华丽缘》,认识人生中途的张爱玲。

目录

异乡记 1
寄读者 56
中国的日夜 57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 63
华丽缘 65
太太万岁题记 76
年画风格的太平春 80
亦报的好文章 82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 84
爱默森的生平和著作 85
梭罗的生平和著作 90
忆胡适之 95
谈看书 107
连环套创世纪前言 148
谈看书后记 149
张看自序 177
论写作天才梦附记 182
关于笑声泪痕 183
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 186
人间小札 195
展开全部

节选

异乡记
动身的前一天,我到钱庄里去卖金子。一进门,一个小房间,地面比马路上低不了几寸,可是已经像个地窖似的,阴惨惨的。柜台上铜阑干后坐着两个十六七岁的小伙计,每人听一架电话,老是“唔,唔,哦,哦”地,带着极其满意的神情接受行情消息。极强烈的台灯一天到晚开着,灯光正照在脸上,两人都是饱满的圆脸,蝌蚪式的小眼睛,斜披着一绺子头发,身穿明蓝布罩袍,略带扬州口音,但已经有了标准上海人的修养。灯光里的小动物,生活在一种人造的夜里;在巨额的金钱里沉浸着,浸得透里透,而捞不到一点好处。使我想起一种蜜饯乳鼠,封在蜜里的,小眼睛闭成一线,笑迷迷的很快乐的脸相。
我坐在一张圆凳上等拿钱,坐了半天。房间那头有两个人在方桌上点交一大捆钞票。一个打杂的在旁观看,在阴影里反剪着手立着,穿着短打,矮矮的个子,面上没有表情,很像童话里拱立的田鼠或野兔。看到这许多钞票,而他一点也不打算伸手去拿,没有一点冲动的表示─我不由的感到我们这文明社会真是可惊的东西,庞大复杂得怕人。
换了钱,我在回家的路上买了毡鞋,牙膏,饼干,奶粉,冻疮药。脚上的冻疮已到将破未破的*尴尬的时期,同时又还患着重伤风咳嗽,但我还是决定跟闵先生结伴一同走了。到家已经夜里八点钟,累极了,发起寒热来了,吃了晚饭还得洗澡,理箱子,但是也不好意思叫二姨帮忙,因为整个地这件事是二姨不赞成的。我忙出忙进,双方都觉得很窘。特为给我做的一碗肉丝炒蛋,吃到嘴里也油腻腻的,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我把二姨的闹钟借了来,天不亮就起身,临走,到二姨房里去了一趟,二姨被我吵得一夜没睡好,但因为是特殊情形,朦胧中依旧很耐烦地问了一声:“你要什么?”我说:“我把钟送回来。”二姨不言语了。这时候门铃响起来,是闵先生来接了。立刻是一派兵荒马乱的景象,阿妈与闵先生帮着我提了行李,匆匆出门。不料楼梯上电灯总门关掉了,一出去顿时眼前墨黑,三人扶墙摸壁,前呼后应,不怕相失,只怕相撞,因为彼此都是客客气气,不大熟的。在那黑桶似的大楼里,一层一层转下来,越着急越走得慢,我简直不能相信这公寓是我住过多少年的。
出差汽车开到车站,天还只有一点蒙蒙亮,像个钢盔。这世界便如一个疲倦的小兵似的,在钢盔底下盹着了,又冷又不舒服。车站外面排列着露宿轧票的人们的铺盖,篾席,难民似的一群,太分明地仿佛代表一些什么——一个阶级?一个时代?巨大的车站本来就像俄国现代舞台上的那种象征派的伟大布景。我从来没大旅行过;在我,火车站始终是个非常离奇的所在,纵然没有安娜· 凯列妮娜卧轨自杀,总之是有许多生离死别,*严重的事情在这里发生。而搭火车又总是在早晨五六点钟,这种非人的时间。灰色水门汀的大场地,兵工厂似的森严。屋梁上高栖着两盏小黄灯,如同寒缩的小鸟,敛着翅膀。黎明中,一条条餐风宿露远道来的火车,在那里嘶啸着。任何人身到其间都不免有点仓皇吧——总好像有什么东西忘了带来。
脚夫呢,好像新官上任,必须在*短期间括到一笔钱,然后准备交卸。不过,他们的任期比官还要短,所以更须要心狠手辣。我见了他们真怕。有一个挑夫催促闵先生快去买票,迟了没处坐。闵先生挤到那边去了,他便向我笑道:“你们老板人老实得很。”我坐在行李卷上,抬起头来向他笑了一笑。当我是闵先生的妻子,给闵先生听见了也不知作何感想,我是这样的臃肿可憎,穿着特别加厚的蓝布棉袍,裹着深青绒线围巾,大概很像一个信教的老板娘。
卖票处的小窗户上面镶着个圆形挂钟。我看闵先生很容易地买了票回来,也同买电影票差不多。等到上火车的时候,我又看见一个摩登少妇娇怯怯的攀着车门跨上来,宽博的花呢大衣下面露出纤瘦的脚踝,更加使人觉得这不过是去野餐。我开始懊悔,不该打扮得像这个样子─又不是逃难。
火车在晓雾里慢慢开出上海,经过一些洋铁棚与铅皮顶的房子,都也分不出是房屋还是货车,一切都仿佛是随时可以开走的。在上海边缘的一个小镇上停了一会,有一个敞顶的小火车装了一车兵也停在那里。他们在吃大饼油条,每人捏着两副,清晨的寒气把手冻得拙拙的,不大好拿。穿着不合身的大灰棉袄,他们一个个都像油条揣在大饼里。人虽瘦,脸上却都是红扑扑的,也不知是健康的象征还是冻出来的。有一个中年的,瘦长刮骨脸的兵,忽然从口袋里抽出一条花纱帕子,抖开来,是个时髦女人的包,飘飘拂拂的。他卖弄地用来醒了醒鼻子,又往身边一揣。那些新入伍的少年人都在那里努力吃着,唯恐来不及,有几个兵油子便满不在乎,只管擎着油条东指西顾说笑,只是隔着一层车窗,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他们嘻嘻哈哈像中学生似的,却在灰色的兵车上露出半身,我看着很难过。
中国人的旅行永远属于野餐性质,一路吃过去,到一站有一站的特产,兰花豆付干,酱麻雀,粽子。

作者简介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祖籍河北丰润,1920年9月生于上海,1995年9月逝于美国洛杉矶。张爱玲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又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从而形成中西兼备的文学视野。她的作品多着眼于普通人的命运,洞察人性的幽微,又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写出了大变动时代下的众生相,意象丰富,创造了一种苍凉的文学笔法,在承续中国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文学世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